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谈导游词的英译

2021-11-27 09:06:19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游词英译译者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一、引言

我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的游客,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青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优秀的导游词不仅介绍了景区的基本信息,完成了信息功能的传递,同时具有美感功能和诱导功能,激发人们旅游和参观的兴趣,带给游客美的感受,增加国际游客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本论文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对导游词的英译进行研究,探讨了导游词的文本特点、英译原则,对于导游词的英译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在理论上,从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和三维适应性选择理论,对导游词这一文本的英译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译原则,并总结出导游词在英译中应该遵循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够对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导游词的英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地信息符号地转变,还涉及译者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比如风土人情、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导游词属于应用文本下的旅游文本,是导游解说的依据,目的在于将旅游景点的信息和内涵完整地传递给游客,起到宣传旅游景点的目的,内容涉及景点所在的风俗文化、美食特产、历史古迹、民族风情等。导游词的英译,从本质上看是译者适应和选择其生态环境的过程,是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适应性选择,契合了当下翻译生态学的研究视野。

二、生态翻译学概念和核心内容

翻译生态学最早由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提出,他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与选择”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联系起来,并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通过展现原语、原文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也即以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整体,将译者置于译生态环境之中。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就是强调译者主体对客体的关联和整体统一。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似性,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即两者之间存在适应与被适应的关系。译者的适应可以看成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翻译生态学中所展现出的译者在语言、文化、交际三元维度中的适应与选择,是一种“翻译-语言-文化-交际-自然”相互关联的整合性的翻译研究模式。[1]

翻译适应选择论强调以译者为中心,强调译者的主体作用,但是译者也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选择相应的行为策略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在翻译中虽然是主体的作用,但也要参照原文,但是基于原文的创造性改写是一种必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灵活而变通的翻译,也是译者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翻译生态学对于发挥译者的主体地位,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改写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变通翻译对于应用文体的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三、三维适应性选择及其在导游词英译中的体现

翻译的选择在不同维度,包括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度的层面上操作的,并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译者只有在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进行较为充分的多维度整合性选择,才能获得导游词的最佳英译。翻译首先是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表达,也是文化的载体,需要保证译文在语言层面的准确理解与通顺地表达。[2]译者根据翻译生态环境需要对构成原文本语言的词素、单词,句式、语篇进行适应并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进行选择,实现语言维适度的整合性适应性选择。由于中英思维的不同,对于导游词英译要熟悉中英两种语言系统,译者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功底,做出词汇与语体的正确选择,否则就会出现误译的情况。

根据选择适应论,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同时还进行着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导游词是一种应用型文本,在传递基本信息的同时还要将景点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游客,就必然要进行文化维的适应和选择。导游词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很广泛。我国各地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等不同,导游词也很具地方特色。要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游客,就要注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才能跨越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达到文化和内涵的完整传递。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强调语言维和文化维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交际维的适应选择。在对景点的介绍中,导游需要通过导游词的解说达到交际的目的。在导游词的英译当中,势必要进行一定的省译和改写,这种变通性的翻译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进而实现宣传旅游景点的目的。在导游词的英译中,只有从交际的维度出发,译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才能使游客获得与中文读者相似的审美感受和反应,才能被外国游客所接受。

四、导游词的文本特点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在向游客展示旅游景点时使用的文本,直接关系到导游的效果。导游词除了为游客提供直接的向导服务以外,还要向游客展示旅游景点丰富的审美内涵。导游词既具有文学特点,又具备较高的实用性,语言风格灵活。导游词属于呼吁型文本类型,用词短小精干,富有创意,句式简洁易懂,整体具有吸引力,翻译时尽量做到富有感染力,拉近和游客的距离。[3]

导游词是讲给游客听的,口头表达形式是导游词的基本形式。因此,导游词的用语要做到口语化,具有亲切感。在句式上,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表达简洁精炼。为调动游客的观赏兴趣,导游词的语言还要讲求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更好地吸引游客。另外导游词词汇专业性强,含有很多专业的术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文体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涉及历史、天文、文学、地理,建筑、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产等。为了增强吸引力,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常常引用诗词、使用四字格结构。

五、生态学视角下导游词翻译的原则、标准

整体性、联系性是生态学的研究原则,译者需要适应的翻作生态环境需要从整体上来衡量,由于译者与其周围环境间的复杂关联,译者的选择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选择,译者要在多维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文化、交际三元维度去适应和选择。导游词的英译同样遵循整体性、联系性的生态学原则,体现语言、文化、交际三元维度。从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看,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胡庚申,2004:144)。对于“整合适应选择度”的评价和测定指标,适应选择论主要采用三个参考指标: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和译者素质。导游词的翻译标准同样可以参考这一标准。常见的导游词翻译技巧包括增补、删减、直译、释义、音译加注、意译加注、改写、归化、异化等。

六、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导游词翻译策略

常见的导游词翻译方法包括增补、删减、直译、释义、音译加注、意译加注、改写、归化、异化等。地名和景观名的英译,通常可以音译为主,适当意译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别的地名和交际功能的要求,翻译时采用音译、意译、和音意双译三种不同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译者做出恰当的选择。比如,对于起地理位置标识作用的地名以及人名,翻译时采用音译的方法。一些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以及人名,通常采用直译的方法。比如,文化负载词是某种文化中所特有的词,文化负载词可以关于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等。比如说导游词中很多的四字格成语就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然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而这些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十分重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词汇冲突,中文导游词中的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英语中的对应语可能会缺失。在翻译时往往采用音译、释义或添加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又能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我们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使用音译法,将这些传统事物用相近或相同的拼音来表示。武术(martial arts),豆腐(bean curd)这是考虑到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可接受性”,译者采用英文中相近的词语来替代,这属于归化策略。导游词文本中常会出现一些中国传统俗语,在英译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做到意合,符合英文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旅游景点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内涵,许多自然景观都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诗词,反映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导游词中,引用这些古诗词,不仅能生动地描述自然景观,而且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景色中的文化意义。例如:“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孔子登泰山后的感叹。对于导游词中诗歌的英译,是导游词翻译的难点,因为汉语的诗歌虽短,但是文化内涵丰富,为了传递导游词的音美、形美和意美,可以以诗译诗;但有时也需要在交际维度上做出适应和选择,采用自由体或白描方式。

七、小结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的过程与自然界相联系,从自然生态的运作规律建立译者-语言-文化-社会-自然的整体关联,提出了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生态活动规律。翻译的过程是译者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连续过程,对于译者来说要顺势而动,选择变化,才能够适应社会和生态环境。翻译过程可以划分为“译者话应”和“译者选择”两个阶段,适应中包含着选择、选择中也包含着适应,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进行游览观光时的讲解词,作为一种旅游应用文体,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导游词的英译可以帮助涉外导游在引导游客观赏风景名胜时,揭示旅游景点的旅游价值和美的特质。导游词文本的英译应该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去翻译,在导游词的英译中,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方面去考虑翻译,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并做出适应和选择。从宏观角度看,在导游词的英译中,译者需要考虑翻译的整体性问题,来决定采用归化还是异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需要处理导游词文本中的细节文体,比如地名和景观名的英译、导游词长句的处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及四字格、修辞、诗词的处理等。通过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进行导游词的英译,希望能够更好地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潜在游客来我国游览参观,体验中国民俗文化,更好的弘扬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导游词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莫把游记写成导游词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黄山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学写导游词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