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及实践

2021-11-27 09:06:19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岗位技能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民用航空运输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产业定位和国家战略地位,伴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航空港安全检查则是保障民航运输产业全过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保障。高等职业院校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作为向全国各民用机场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受到关注[1]。而实践性教学是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围绕实践教学环节,依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探索及实践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2]。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紧迫性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民航安全检查专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很强的专业,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做铺垫,也需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排除所有可能威胁航空安全的隐患。同时由于安全检查的强制性与面对普通旅客时安全检查的服务性,更决定了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应当具备处理工作现场多变性、突发性的能力,这需要从校内学习实践再到校外学习实践不断反复的螺旋上升式“工学结合”以协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二)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急切需要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需要。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依托于地理区位临近的民用航空机场及相关单位,且由于民用航空机场自身性质和上级单位要求,安全检查核心部门和岗位禁止对外开放,仅对通过单位内部考核的员工和检查单位开放,能够开展对应实践教学的内容较为有限,导致教学内容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补足的需要。专业指导教师自身岗位一线工作经验较为缺乏,通过适时安排指导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学工作经验,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对岗位现场的理解和认知。

(三)岗位对人才技术技能水平要求的需要

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需求,通过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内容比例,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并相应延长实践教学的学时,不断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以满足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向坚持立足自身特点,以岗位能力和行业标准为导向,以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不仅在校内进行一系列教学管理体系加以完善[3],也将实践教学课堂搬到校外,接受岗位检验,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工学结合。

(一)校内措施

1.方案引领、行企标准为标杆,完善培养过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引入行业、企业标准,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步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人才培养中注重职业能力提升,同时兼顾职业素质教育,以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始终坚持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育培养理念,教学内容全面覆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通过现场模拟环境,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反复训练、独立操作的形式提升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会技能、形成技巧、能力提升,这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内容的基础。

2.职业技能鉴定,助推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能力行不行,技能鉴定来检验。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行的“1+X”模式,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在校教学培养内容的联系和衔接,将技能鉴定与学科考核相结合,让在校教学内容始终保持活力,也能够避免与技能鉴定相对应的课程内容重复考核的资源浪费,就此调整基础课、核心课和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立体式、具体化的考核目标。

依托学校设立的民航二十一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优势,民航安检一线专业教员对参加技能鉴定的学员进行实操考试的指导。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对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信心,也同时具备基本行业准入资格,是学生未来从事专业岗位就业的基础。

3.技能竞赛促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学生以实践操作技能为基础,与其他校内外同台竞技的交流平台,也是学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关系的互动平台。通过竞赛将岗位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课堂,提升教学内涵[4]。在组织上,形成自上而下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三级”竞赛机制,由校内指导教师通过研究竞赛规程,指导参赛团队,制定参赛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接。校赛主要面对全体在校学生,着重锻炼和选拔个人单项技能和各项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省赛、国赛则侧重于专业能力、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团队意识方面的提高。在备赛上,采用校内训练与岗位训练相结合,校内教师指导与企业教员指导相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也促进了专业教师更新行业前言知识。以技能竞赛项目指南为引领,推动和完善教学改革,以技能竞赛的命题作为明确导向和驱动,以竞赛促进专业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担任赛事评委,项目设置、设备采用、技能评判标准等代表着岗位技能实际要求和先进水平,每年定期举办的校内技能竞赛是在校学生技能水平极好的试金石。每年校赛、省赛获奖选手,都是毕业后各自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凭借卓越的职业技能在单位业务大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争得荣誉,赢得自信。这也印证一系列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实施的有效性,体现民航人职业精神,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5]。校内实践教学成果直接面对生产一线岗位的检验,实现学校、企业、产业发展联动,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4.教学保障体系构建。首先,对于实践教学机构设置,由学校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和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构成的二级互有侧重、分工的管理模式。由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的职能单位对综合型实训项目的开展进行质量监督和考评,并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组织计划、资源调配和优化。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则负责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相关教学文件资料和最终实践教学项目的考核。组织管理工作互相配合,合理衔接。其次,对于实践教学模式,摒弃理论、实践两部分分开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合并授课,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模块,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综合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结构性改革。最后,对于最终考核评价,采取分段式、过程性、多次考核方法,以任务项目为基础对实践教学环节在一个教学周期内进行过程性考核,通过学习、考核、总结、提高四步骤阶梯式进行,确保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形成的考核结果。

5.师资配置优化。首先,对自身师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调整师资结构,以专职教师为抓手,完善培养和考核机制,在重视职称评定的基础上做到岗位等级证书在专职教师中的全覆盖,全面培养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其次,通过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学术研讨、专家讲座、学者访问等形式接触行业前沿咨询,提升专业素养。最后,定期安排教师赴企业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吸收和学习生产一线岗位经验,将优秀经验带回课堂,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结构上,校内专职教师人数全覆盖,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持证上,所有在校专职教师统一实行教师职称加岗位技能等级“双证”上岗,所有专业课程教师均具备讲师以上职称且持有相应岗位资格等级证书,其中包括岗位资格高级证书和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在教学上,不拘泥于教材的知识结构,以一线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和素质为基础,在企业核心岗位不断深入、了解行业知识技术,积累岗位一线所发生的案例事件,将知识技术充实到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提高知识新鲜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校外保障

1.发挥地方经济优势,助推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海南省的区域地缘优势,截至2019年,已连续二十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安保志愿工作,多次收到海南省公安厅、海口美兰机场对安保志愿工作的感谢信,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对社会服务。将实践教学课堂搬上国际舞台,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全面锻炼学生的业务技能,提升自身对于岗位能力水平的认知,同时也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检验。此外,同样在海南举行的其他大型会议,比如,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2016年“G20财政及央行副手会”等,均是我校学子接触国际舞台、展现自我风采、提升自我的绝佳舞台,是校外实践教学的中心环节。

2.工学结合开展实战性岗位实践教学活动。与三亚凤凰机场开展候机楼入口防爆检测的岗位认知实践,能够实地作为一名安检工作人员参与到空防安全保障体系中,能够真正零距离接触到服务的旅客,与其他同学共同组成工作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民航安检员的工作,共同克服困难,积累实践经验。岗位认知实践真正为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水平提供了适应的环境与平台,推动个人水平的提高,是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3.顶岗实习基地遍布全国各地,有效夯实专业能力。顶岗离校实习,完成在校期间的全部学习,赴用人单位真正走上安检工作岗位,开始为期数月的实践教学。为此,我校不断扩大实习基地范围和数量,帮助学生投身一线工作环境中进行检验,了解和发现自身不足,进一步在实践岗位中不断学习、提高、突破,养成理论联系实践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促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民航安检员,是校外实践教学的最终环节。

三、结语

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以岗位能力为标准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健全和完善,依据双方特有优势进行互补共赢,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行并进;将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实际,提高职业核心竞争力;将道德培养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已逐步形成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参照,以行业企业标准为指引,“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践教学措施交替协同进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质量,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岗位技能
高级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