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英
(甘肃省陇西县教育局,甘肃 定西 748100)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校园欺凌事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的报道使其更加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就我国校园危机现状而言,校园欺凌事件最为突出。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健康对其认知和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校园欺凌问题无法改善,那么青少年成长环境无法得到提高,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几年,由于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校园欺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校园欺凌问题严重侵蚀着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探究校园欺凌问题及其对策刻不容缓,而明确校园欺凌的概念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十分必要。
“欺凌”一词的含义,学术界没有做出统一的概念界定。1978 年,挪威学者DanOlweus 最早提出欺凌(Bullying)一词,认为欺凌就是:“受害者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有意地、反复地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导致受害者身体或者心理上某种程度的伤害。”[2]1991 年,英国学者Smith认为:“欺凌就是力量强者对弱者的攻击,主要表现在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等。”[3]2006 年以前,日本文部科学将欺凌定义为:“对自己弱小的人,在身体上或心理上实施单方面的连续攻击,令对方深感痛苦的行为。”[4]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对“校园欺凌”做出如下定义:“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5]尽管各地区对于“欺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都赞同欺凌行为是:“故意地持续地以及角色间的权利是不均衡的”。作者认为,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及其校园周边环境下,由于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力量的不同而产生的以强欺弱的特殊行为。
1.不良的社会风气
经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中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会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初中生的价值观无法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且无法通过法律知识辨别行为后果,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与他们平时在校园里所接受到的积极文化相碰撞。而且在一些暴力文化的冲击下迫使许多青少年产生信任危机,怀疑他人背叛自己,从而欺凌他人。[6]不良的社会风气给校园欺凌问题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2.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网络布局的优化有效提升了社会交流的时间和效率,但是网络的发达同时为欺凌者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网络中的暴力镜头和各种欺凌视频不仅给中学生提供了各种欺凌手段,而且还会引起中学生的模仿欲,青少年的辨别是非能力低,在网络中看到的欺凌行为,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模仿起来,对同伴进行欺凌。
3.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首先,未成年人缺乏相关法律常识,他们对于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了解并不多,大多数还依赖于学校的法制教育;其次,关于校园欺凌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现有的法律涉及到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但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立法的空白使校园欺凌不完全受法律的约束,当欺凌行为比较隐晦时,欺凌者会因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屡教不改,而被欺凌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极其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1.学校教育体系的不完整
学校教书育人应当德育与智育双管齐下,但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大多数学校只重视智育培养,教学生学好各种文化知识,却忽视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及法律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情况严重时则会选择以欺凌同伴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其次,虽然学校都会开设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老师们往往也是只重教育灌输,而缺乏道德锻炼。
2.学校缺乏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视
学者徐久生发现,初中生在学校过去一年内发生过被抢(勒索)的比例最高,约为68.1%。[1]校园欺凌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正常开展,甚至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校园对于欺凌事件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由于学校常以“冷处理”方式对待校园欺凌事件,使被欺凌者在遭受欺凌时大多选择逃避、沉默,这种当事者态度是校园欺凌事件滋生的主要原因。
3.教师对德育教学的忽视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传道解惑者”,而且是他们生活中的“知己”。在学校,有大多数任课教师着重关注新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却不够重视,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不影响教学进度就可以。更有甚者,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由道德与法治教师与班主任负责,与其他任课教师无关,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
1.家长忽视青少年成长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启蒙教师的角色,但由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缺位,父母很少主动去关心孩子内心的成长是否健康,他们内心成长的需求,而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由于缺少交流,当孩子真正面临心理压力或者受到心理创伤或者情绪方面的发展有障碍的时候,他们极少去主动寻求父母援助,父母也缺乏合理的处理方式。近年来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也发生变化,父母利用电子设备减少与孩子的交流,孩子同时也通过电子设备寻找新乐趣,使得父母与子女间的有效沟通更加难以保证。
2.不完整的家庭结构
原生家庭有缺陷的孩子,往往会有一些暴力倾向,研究发现,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家庭暴力倾向比例高于原生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容易与他人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相关研究显示,家庭结构失能容易导致中小学生社会化主体缺失,进而导致校园欺凌现象事件频率增加。[7]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导致青少年脾气暴躁,性格敏感,情绪忽高忽低,形成畸形的心理状态,他们常常把对家庭的不满,压抑的情绪发泄在同伴身上,导致产生更多的欺凌行为。
3.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尚秀云法官发现,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子女长大以后也有暴力倾向,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他们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和懦弱的性格。由于长期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暴力攻击,所以与父母的隔阂较深,易于服从以避免惩罚,这种现象导致青少年在校园里也会变得被动、压抑,常常成为被欺凌者。另一方面,他们容易形成易冲动、情绪化的性格,导致青少年抵抗父母,利用逃学,离家出走等方式来对抗父母,这类群体在学校打架斗殴,惹是生非,通过欺凌弱小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懦弱,发泄自己的情绪。
1.学生自身不良情绪的影响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在冲动的时候做出出格的事。对于欺凌者而言,他们情绪容易激动,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以强欺弱的方式解决问题,宣泄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会体会到被欺凌者当时的恐惧和害怕;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他们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情绪往往平静消极,常常被同学孤立,同伴关系紧张,被欺凌时由于孤立无援也会选择消极应对,久而久之对被欺凌行为习以为常。如此看来,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由于他们的情绪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学校和家长也缺乏在这方面的疏导,才会使校园欺凌不断发酵。
2.受不良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当这种群体多以消极被动的状态存在时,则会对他们群体中的成员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美国学者J.R.Harris 曾经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对儿童个性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的并不是家庭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处的环境,尤其是同辈群体。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高质量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乐观积极的性格,还可以让他们保持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但低质量的同伴关系不仅会形成一些不道德行为,而且有时会接触一些不良社会青年,形成一种“集团化群体”和所谓“称兄道弟”的友谊,当发生欺凌时,他们往往是群体性地展开欺凌,而且以一种冷漠无视的态度观看这场欺凌时,对被欺凌者的伤害则更大。
3.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
中学生成长过程处在道德心理形成阶段,道德认知不够明确,对道德意识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观,对错误的道德规范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也不知道如何达到社会初始期望。[8]因此,初中生对某些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偏差,他们往往会把欺凌别人的人看作是“真英雄”,是学生中的“榜样”,对被欺凌者的态度大多是“活该”“他罪有应得”,而旁观者大多是看热闹的心态,把它当作课余生活同学间的小乐趣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