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7 07:13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词法古汉语古代汉语

陈 跃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古汉语通论涵盖内容广,是古汉语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偏差,因此对古代汉语通论教学及其整改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古代汉语教材通论内容

古代汉语的教材非常多,我们就以王力主编的为例,教材中通论内容有:(一)辞书的查验;(二)古代词义现代词义之异同;(三)词的单音、复音及同义;(四)本义的探求、词的引申以及引申的线索;(五)汉字造字方法;(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七)判断句;(八)叙述句;(九)否定句;(十)疑问句;(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十三)介词、连词;(十四)语气词;(十五)《诗经》韵例;(十六)双声词、叠韵词;(十七)古书注解(上);(十八)古书注解(下);(十九)天文、历法、乐律;(二十)地理、职官、科举;(二十一)姓名、礼俗、宗法;(二十二)宫室、饮食、什物;(二十三)古文文体;(二十四)古书的句读;(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二十七)赋的构成;(二十八)古汉语的修辞;(二十九)诗律(上);(三十)诗律(下);(三十一)词律;(三十二)曲律。一共有三十二个小单元。我们可以将这些小单元分成几个知识模块:

(一)字和词的教学

关于字方面的教学内容:古汉语学习中常用辞书的介绍,字的查验方法,汉字的造字方法,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的区分。词方面教学内容:词的发展,古代词义与现代词义的异同,本义的探求、词的引申以及引申的线索,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以及同义词;《诗经》的用韵;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这一部分内容设置主要是教导学生了解辞书及使用辞书,掌握文字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语法教学

语法由词法、句法两个部分组成。古汉语中词法的知识点有: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词类的活用等。句法的知识点有:叙述句、判断句、疑问句、否定句等。词法与句法关系密切,学习句法功能时有时要联系词法才能达到目的,有时词法学习需要结合具体句子便于理解。教学中,两者结合非常重要。

(三)文体、修辞和音韵教学

关于文体方面的教学内容有:姚鼐的十三类文体分类、特点以及缺陷。修辞方面的教学内容有:古代汉语的修辞类型及鉴别。音韵教学内容包括:《诗经》的用韵、中古时的音韵,以及诗词曲律等。学生因为从小就开始学习,到大学都有一定古文诗词方面的积累。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素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检验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作品,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应用文体、修辞和音韵知识进行独立创作。

二、古汉语通论教学中的问题

(一)对古汉语通论教学不够重视

通论与文选,二者相辅相成。通论重理性,文选重感性。通论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古文学习具有工具作用。学生掌握通论后,能够较好地理解文选内容。

1.古汉语通论教学中的“教”重视不够

古汉语教材一般分为三大块,文选、通论和常用字。常用字部分,多数教师让学生课外阅读。剩下的两块文选和通论,教师们在分配时间上出现很大不同。一些老师认为古汉语课文选很重要,要讲清楚文选中的重点篇章,通论里的语法不是重点。有了这样的观点,分配在通论上的时间就很少了。这也导致了古汉语不知有通论,只知有文选、有常用词。也存在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论与文选对立起来,讲通论时讲通论,讲文选时讲文选,不能融会贯通。通论的工具性没有发挥其作用。

2.古代汉语通论教学的“学”重视不够

不少学生不喜欢古代汉语。在古代汉语各个部分组成中,通论与文选相比较,学生不喜欢通论的会多些。他们普遍认为古汉语中的通论缺乏趣味性,文选有意思一些。所以他们非常被动地接受古代汉语教师教授的通论知识,只是作笔记但不去思考,课堂中尚且如此,可以窥见课前课后应该更难主动了,一定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为了学分考前抱佛脚,忙乱中进行温习,至于课外拓展更无从而谈。

(二)古代汉语教材通论利用上出现偏差

1.教师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内容选择上的尴尬

王力主编教材通论有32个小单元,没有课时全部讲完。哪些该讲,哪些不讲,各位教师做法不同,由此出现了偏差。文字部分、文字理论要不要讲,要对几种造字法对古汉语语法从词法到句法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也很难实现。那词法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句法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老师们很难拿捏。还有那些学界存在争议的内容,教材里没有选,教师讲还是不讲,讲到什么程度,各位讲师处理不尽相同。

2.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教材通论内容上的尴尬

学生普遍认为教材中通论部分的讲解较为零散,整理具有一定难度。在课堂中,学生往往依据教师讲解进行笔记。记笔记这种辅助手段,对某一个问题能做分条目、系统的记述,便于日后复习、查验。但对于绝大多数知识点来说,过于分散,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于发挥,不便自学,不便预习。教材的通论部分的课堂讲解在知识点分散的情况下,对学生帮助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课本通论部分的利用率低。

(三)古汉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通论讲的是理论,内容枯燥,古汉语中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一部分。如果教师只是将书本内容做成课件,然后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而且缺乏教学方法上的改良,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会加大学生的厌学心理,古汉语别的部分的讲解都会受影响。

三、解决古代汉语通论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内容上要整合

三十二个通论全部讲完很难,须对其内容进行整合。

1.补充内容

(1)关于某个知识点有几种观点的,应在原有课本基础上作补充。如:定语和名词之间的“之”,多数专家认为是助词。王力先生认为是介词。介词“之”字的用法是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的”。[1]

(2)课本中不成体系的,找资料让其体系化。关于副词的用法,王力的教材散见于各个部分,我们可以借鉴郭锡良主编教材进行补充。

2.一笔带过或略讲的

相似的知识点,讲一类,别的可以一笔带过。如诗律,教师会讲诗的用韵、平仄、对仗及句式特点,后面的词律和曲律可以略讲。

3.让学生课外完成的

杜甫有首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诗中的“参”与“商”,星宿名。一在东,一在西,永不相见。诗人与卫八在安史之乱大动荡时期像两星宿那样很难相见。了解了这些天文学知识,对于理解诗的意思很有帮助。教材里的天文学基础知识,内容较庞杂,但难度不是很大。除天文知识之外,历法、科举、地理、什物、职官、车马、衣饰、饮食等,都会是和天文相类似的情形。它们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学完成。

(二)改良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怎样做到通俗易懂,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就关涉到方法的问题了。

1.教学时结合方言

李世民《冬宵》:诗中韵脚字“侯”“浮”“遒”“忧”,押尤韵。赣方言保留了唐时的音,“浮”读fóu,尤韵。普通话“浮”音fú。比较可以看出语音的发展。

2.教学时结合成语

成语多数是从古代汉语继承而来,学生喜欢成语,利用成语教本义和引申义,学生不会产生古代与现代的“时间差”。

兵,本义“兵器”。“秣马厉兵”“短兵相接”“兵不血刃”,这些成语中的“兵”用的是本义。引申义有(1)“军事、战争”,如“兵荒马乱”“兵连祸结”“纸上谈兵”。(2)“士兵、军队”,如“兵临城下”“草木皆兵”“兵多将广”。(3)“用兵”,例如“兵不厌诈”。[2]

3.词汇教学时密切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教词汇,学生兴趣陡增,比较容易接受教的内容。

讲“婚”这个词时,可以提问这个词的意思,学生都知道“结婚”的意思,如果进一步问,该词的本义是什么,就不一定有人知道了,这个时候联系东莞婚俗,学生都知道大部分东莞当地人晚上结婚,然后延伸讲解上古抢婚的传统,由于常常是黄昏的时候“抢亲”,所以结婚的“婚”这个词也就用“昏”来表示了,“婚”这个词是后来出现的。这样,学生不仅理解“昏”“婚”古今字,而且理解“婚”的本义——在黄昏中嫁人,还能理解从字的形体结构寻找本义的方法,“婚”由“女”和“昏”构成。

教古代汉语词汇,还可以联系生活中别人因为没有弄清词义导致错用的例子。电视剧《正者无敌》第28集中“把zi重全部扔下,等八路军的向导到了,我们就出发”。字幕显示“锱重”,实应“辎重”。我们先要指出这是错的,再分别解释“辎”“辎重”“锱”“锱铢”,甚至联系成语“锱铢必较”。学生会记得非常深刻。

(三)突出实践教学

古代汉语既然是一门工具课,它的鲜明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技艺,从而熟练地加以运用。[3]

1.预习

在讲文体类别之前,可以布置学生预习。题目列出一些文章或书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按照姚鼐体裁分类进行归类:《孟子》《韩非子》《艺文志序》《论积贮疏》《段太尉逸事状》《钴鉧潭西小丘记》《赤壁赋》。

如果学生做得较好,预习效果好,老师可以很快讲完这一部分内容。如果学生哪一类错得较多,教师授课时可分配多一点时间。

2.课后实践

多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生活,我们在身边非常多的语言现象可以用古汉语去解释,因为现代汉语是古汉语的延伸,很多古汉语知识还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反过来,学古汉语可以在生活中应用古汉语。讲完词类活用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找一篇多处使用了词类活用的现代文,要求学生指出文章中的词类活用,如《纪念白求恩》。经过训练学生不仅容易在古文字中找到词类活用,在以后现代文写作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所学进行写作。

猜你喜欢
词法古汉语古代汉语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乐府指迷》中沈义父的词学观点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