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1-11-27 04:41羊为付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1期
关键词:原材料工程质量管理人员

羊为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自身的安全和稳定就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也影响建筑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因此,应该积极提升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这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1.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

1.1 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上,其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在明确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设计。很多建筑设计所存在的问题,都是受到设计人员所影响,因为没有积极地做好提前研究,或者是设计人员对于研究结果不够了解,这样就可能导致所设计的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地形需求[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和设计人员积极沟通,进而导致在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很难迅速及时地找出问题并解决,设计图纸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或者是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实际需求并没有明确了解,没有能够及时把握建筑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在长期使用后,就很有可能出现变形,或者是建筑物的地基不够稳定,导致整个建筑物出现倾斜,这些都会影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较大的影响[2]。

1.2 原料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就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很多时候,如果对于施工的原材料没有严格管理,或者是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采购,那么就无法保证材料的质量,也就无法满足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要求。还有一些采购人员为了能够减少成本,片面地选择施工材料,这样就导致很多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在选择材料上,也与设计人员有着一定的关系[3]。比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周围环境和使用要求,或者是在计算材料的配比上存在着问题,这样就导致施工开展较为困难。此外,随着当前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施工单位会利用招投标的方法来将工程外包给其他企业,进而就导致质量无法得到统一。

1.3 基础工程存在缺陷

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建筑结构的关键内容。但是,在基础工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基础工程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破坏问题和常见质量问题[4]。常见质量问题是基础工程的施工要求虽然满足,但是在项目的其他地方出现质量问题,虽然这些质量问题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但是在后续会影响建筑结构稳定。破坏质量问题则是因为基础工程自身存在问题,导致建筑物的外壳出现变形,这一问题如果出现,会直接导致建筑物不能够正常使用。

1.4 主体结构存在问题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对于建筑物自身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管是建筑物的性能还是其使用年限,都直接和主体结构有着联系。主体结构可以对建筑上层的负载加以转移,所以就需要积极预防建筑功能缺陷,并需要对建筑中所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要严加控制,积极把控其施工范围,这样才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

2.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2.1 缺少专业管理人员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问题与施工管理制度有着直接联系,想要让制度能够更好运行,则就需要为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5]。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建筑结构工程施工阶段而言,每一环节在完成后都应该能够进行质量验收,这就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来对其管理。但是,从当前我国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上能够看出,其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不能够满足要求,进而就容易导致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2 施工技术水平较差

在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是直接影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从当前的建筑发展上就能够看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内容越来越复杂,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内容非常广,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这其中的施工技术水平较差,就会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6]。比如,混凝土搅拌不合要求、没有合理使用设备等等,这些都是施工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要求的体现,也是影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3.1 注重设计合理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是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以此保证所设计的内容满足要求,避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出现缺陷。首先,建筑企业应引进高水平设计人才,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基础。设计人员需对建筑物的周围环境进行合理分析,充分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从问题的角度来选取相应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质量问题[7]。此外,企业也应该重视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再次教育,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能够充分把握机遇,将最新的设计方法有效地运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

3.2 保证原材料选购环境安全

在选择原材料过程中,有着很多的不稳定性因素,那么管理人员就应该对原材料的选择严格管理,这是减少建筑结构质量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首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从建筑结构自身需求入手,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来选择建筑原材料。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较为特殊的地方,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环境温度,以此来选择适合的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美观需求。其次,还应该注意成本。因为原材料的成本投入较大,所以在采购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能够积极对成本的支出加以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浪费[8]。最后,在选择满足要求的原材料后,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要求来配比原材料,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才能够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3.3 加强施工环节监管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缺陷较大,只有通过对其监管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建筑项目施工环节的更好管理,才能够减少一些质量问题的产生,更好地提高建筑项目质量,让人们能够有效使用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首先,建筑施工环节中有着很多不能够控制的影响因素,管理人员就需要提高其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并且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明确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能够定期对其质量进行抽检,在抽检过程中,及时地发现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正确的解决对策。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能够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此基础上来优化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建筑质量缺陷。最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在质量管理上也可以对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以此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实现对整个建筑结构工程的动态化管理,更好地达到理想的质量管理效果。

3.4 注重日常防治

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日常防治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质量管理人员应该能够重视对原材料的日常检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能够积极对其进行检查和记录。此外,如果是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用到市场中的新材料,那么不仅要检查其质量,还需要进行记录,进而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2)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对设计、施工等等方案内容加以记录,这样才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找到相应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才能够尽快解决问题。(3)不管是哪一项防治措施,在具体应用时就应该积极审核,只有通过审核后,才能够正式地投入到使用中。此外,质量管理人员还可以将质量管理工作阶段化。在每一个阶段完成工作后,都要检查,合格后才能够进入到下一个施工环节中。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增加,所以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此来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能够满足要求,不仅仅要保证设计合理,而且还要确保所选择的施工原材料质量满足要求,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监管,注重日常防治,进而让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成,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原材料工程质量管理人员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