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精堂 吕 楠 刘德宝 陈业峰
(山东港口青岛港应急救援中心,山东 青岛 266500)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性,闪点低、挥发性强、有毒害性,一旦发生事故,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随着危化品装卸货种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国内外危化品事故频发,促使我们要高度重视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规范危化品应急处置响应流程,运用智能化、现代化装备,不断提升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检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协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战能力,2020年11月1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在董家口港区联合举办了“山东港口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燃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此次演练由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山东海事局、青岛市及日照市相关部门等32家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山东港口集团公司、青岛港集团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细化方案、靠前指挥,确保了此次演练工作的统筹推进。
青岛港会同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管理局、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出动10支队伍、27辆消防车、6架无人机、6艘拖消船、3艘缓拖消三用船、8部灭火机器人,共计300余人参加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港口某液体化工码头进行苯乙烯装船作业时,因涨潮期间缆绳调节不及时,在潮汐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后倒缆断裂,船舶位移,造成复合软管受力扯断,码头、船方出现物料苯乙烯泄漏,大量入海。
在初期处置泄露过程中,现场发生闪爆,码头作业区发生燃烧,造成1名职工受伤。海面苯乙烯扩散约500 m2,随后,泄漏到海面的苯乙烯被引燃,火势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燃烧。为避免受火势波及,靠泊码头的作业船备车断缆,紧急离泊避险,在行驶到港池口外时,甲板上的苯乙烯突发起火。应急船舶采取营救措施后,发现1名船员失联。
1)企业自救——工艺处置,控制燃烧。事故单位在发生事故后,现场职工迅速采取工艺处置措施,关阀断料,启用固定消防设施,对码头及罐区进行灭火冷却。单位职工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作用,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及器材装备采取初期处置措施。码头作业船舶迅速采取紧急离泊措施,并使用船只和码头固定消防设施对泄漏危化品进行稀释控制,避免灾情扩大。事故单位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报警,并组织现场人员疏散。
2)初期处置——侦察为先,救人为主。青岛港应急救援中心第一时间出动,指挥员到场后首先询问知情人,了解事故情况,并派出侦察小组采取侦察措施,明晰现场风险,全面掌握事故情况。随后,命令现场应急人员做好自身防护,组织攻坚队员在水枪的掩护下,抵近火场,解救受伤职工,并用气防车运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陆域救援根据侦察结果和数据反馈,综合分析研判现场情况,针对现场危险源做好防控措施。通过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充分发挥消防机器人、无人侦察机等智能设备作用,避免战斗人员贸然进入事故区域,减少近战人员数量。
1)码头前沿——堵截蔓延,两面夹攻。部署2部灭火机器人在着火点东西两侧进行夹攻,控制火势,进行泡沫覆盖,控制火势;另外部署2部机器人在东西两侧对着火点上方管廊进行冷却保护,防止灾情扩大。
2)管廊——冷却保护,防止爆炸。部署2部机器人、4台移动炮,对管廊进行冷却保护,形成隔离水幕,阻止热辐射,防止对相邻苯罐造成影响。同时对火点形成三面夹攻态势。
3)苯罐——自上而下,漫流冷却。部署3部高喷车、2台移动炮,从高处对两座苯罐形成漫流式冷却保护,防止苯罐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4)LPG球罐——冷却防控,防止扩大。部署2部机器人、2台移动炮对罐体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影响范围扩大。
5)火场供水——快速准确,科学合理。强化现场供水保障,确保连续不间断。水是火灾扑救中最常用的灭火剂,在火场上消防水的供应,直接关系到整个灭火救援战斗任务的成败。在扑救危化品火灾的情况下,从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来讲,保证火场用水持续供给,是决定灭火战斗行动科学有效完成的关键。
1)密切协同、救人第一。在海域应急处置中,尽快将事故船舶转移至安全海域,避免作业船和码头火势相互影响。部署无人机和消防人员利用红外线测温装备进行不间断侦察,对数据研判,判定事故危险程度,抓住有利时机,按照“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部署拖轮顶靠到相对安全的事故船尾部,将被困船员转移至拖轮。
2)准确迅速、攻防并举、逐片消灭。发挥船载消防设施“水源充足、流量大、射程远”的优势特点,应急船舶呈扇形堵截包围火势;将事故船舶与码头脱离,形成2个独立的战斗区域,避免相互影响,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部署拖消船对海面流淌火进行控制、消灭,防止火势蔓延。
3)三面包围、上下合击、交替掩护救援。充分考虑事故船舶危险性和海上风向、潮汐等因素,在安全位置部署灭火力量,发挥海上应急船舶消防系统优势,合理部署战斗阵型,采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指导思想和三面包围、上下合击的战斗阵型,在安全距离控制火势。消防人员做好登船准备,指挥部调动无人直升机,抛投灭火弹,打通救援通道,消防员抓住有利时机,迅速登船营救被困人员,在无人直升机的配合下,运送被困人员至安全区域。与传统救人方式相比,利用无人直升机救人反应迅速、机动灵活、风险性小。
1)构建火场分级指挥系统。构建火场分级通信模式,快速高效完成指令传递。采用分级通讯模式,陆域、海域指挥员联系沟通使用800兆对讲机,陆域作战力量使用400兆对讲机,海域作战力量使用150兆对讲机,在此基础上,陆域作战力量再按照战斗小组分用不同的多个频段进行指挥沟通,确保指令下达高效通畅,互不干扰。
2)海陆空协同配合作战。拖消船迅速消灭海面流淌火,配合码头前沿机器人对火点进行夹攻,无人机实时传输现场画面至联合指挥部,指挥员根据现场画面发现事故船甲板着火,同时收到事故船报告,立即调派海域力量参与灭火,指战员登船,协同作战,共同处置。部署消防指战员携带红外测温仪等先进专业装备,迅速登上拖消船赶赴指定海域进行事故处置并对船员进行撤离,清点有无失联船员,并通过无人机侦查,确定被困人员位置,指挥员立即调派无人直升机抛投灭火弹,精准灭火,打通救援通道,消防员迅速登船营救,无人直升机配合解救被困人员至安全区域。
3)无人机监控救援协同作战。利用无人机机群进行消防灭火救援,降低消防人员现场侦查危险,提升现场救援效率和质量。海域、陆域利用无人机进行侦查,同时将现场实时画面传输至指挥中心及输出终端,为联合指挥部决策部署提供依据。海上投弹灭火,搜救失联船员。
此次演练贴近实际、立足实战,情景设置合理、应对处置得当、现场指挥到位、程序流畅、场面震撼,全程呈现陆海空立体作战过程。这是山东港口成立以来第一次大型综合性应急处置演练,也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安全生产事故演练,呈现了7个创新:
1)创新完善了船舶靠泊期间事故的处理流程;2)创新形成了危化品船舶泄漏及火灾的处置流程和方案;3)创新了海上人员疏散和救助人员的救援模式;4)创立了海上危化品船舶拖离、救援的准则;5)理顺了邻近港口之间联动、海边消防力量联动的机制;6)明确了化工码头事故处置中加强智慧消防建设的思路,最大限度减少救援人员伤亡;7)创新了陆海统筹处置应对的指挥及协同作战体系。
对于此次演练,现场专家给予了大力称赞,各级领导都高度肯定,为港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积累了经验,为全国沿海港口陆海同发火灾时的统筹协同指挥处置打造了模式,提升了港口突发陆海事件应急处置水平,确保港口平安稳定,助推了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