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永祥
所谓主题纪录片,就是以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去真实、深入地传播一个特定的主题,以形成对这一主题的认知和评价。这里,我们所说的主题纪录片,更多的是指由某一宣传主题延展出的主题纪录片。可以说,这类纪录片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宏大叙事主导和主观表达过强的主题宣传片的窠臼,而纪录的事实则成了主题灌输的附庸,因此这类主题纪录片的创作往往难以引发共鸣,进而难以在全媒体视阈下“出圈”传播。
浙江卫视的3集纪录片《东向大海》对此则有所改变。该纪录片在浙江卫视首播后,广受观众好评,全网播出量近亿。2021年7月底在浙江卫视晚间时段重播时,第2集《探海》,仍在全国各卫视晚间各类自办节目收视排名中位列第一。在新媒体端的传播则更加亮眼,第1集《瞰潮》在全网上线后,腾讯视频给出了9.2的高分。2021年元旦这天,《东向大海》分发的短视频在“快手”的播放量超过了各大卫视跨年晚会短视频的总播放量。
《东向大海》是浙江卫视投拍的以海洋经济为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将创作重点从海洋经济的意义宣教转向对海洋经济的新知传播,着眼海洋这一国内纪录片少有涉及的硬核题材,以高科技手段为墨,从细微之处入手,生动讲述了新时代东海人勇立潮头,积极参与海洋经济开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可以说,在互联网视频环伺的全媒体视阈下,《东向大海》的传播创新,不仅仅是内容的转向,更是基于全媒体传播平台的语境创新、影像创新、关系创新和叙事创新。
全片的主题非常鲜明,即立足中国经济战略带的第一高地,在绿色发展理念下,看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生。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主题纪录片”,但正如总导演黄小裕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主题传播,“就一定要落入套话空话的巢窠,也不一定非要通过赚人眼泪来表达思想。我想做的,不是主题先行的议论文,也不是以情感人的记叙文,而是一篇不带情绪的‘好看的说明文’,真实记录,理性表达,客观呈现。同时,它应该是有着国际视野的纪录片,面向不同语境的观众,都能做到‘没有一个字夸东海好,却讲好了东海的故事’。”[1]
不同于传统电视纪录片时代,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代受众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有较高文化水准及审美能力,并和新媒体相生相长,因此创造和他们共通的语境显得尤为重要。
语境对纪录片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语境决定着传播和交流,也决定着观众的理解,以及双方意义的达成,从而使语境提供的情境和具有的意义不断被意识、接受和分享。这也是社交内容平台的逻辑。
正如该片导演所言,表现海洋题材,离人间烟火比较远,关注度低;同时也容易做“大”,陷入老虎吃天的境地。原来该纪录片按照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现实经济和未来蓝图6大集进行表现,后来经过编导团队反复调研优化,才浓缩成“瞰潮”“探海”和“乘风”3个部分。不难看出,这个变化无疑强化了观众第一视角的代入,这也是为全片语境定的调。
比如,每一集的先导片都从“你认识东海吗?”这一句起首,既让观众对东海的新知充满好奇,同时也形成了彼此交互的语境。不仅如此,编导还在先导片中启用女性配音,让硬核激情的大海显得温和克制,这是更深层次的情感设定,而不是浅层的渲染和煽情。
同时,《东向大海》采用了现在进行时的语境。第一集《瞰潮》的“开场戏”,就是引航员魏铭君对一艘42万吨超级国际巨轮“马琳快航”在大潮汛下的引航。这艘巨轮即将停靠宁波舟山港这一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水域,需要面对港口复杂的航道条件和水文条件,这是一个不容闪失的艰巨任务。全片以这次领航切入东海,可谓别具匠心:
“中国东海,北起江苏启东角,南至广东南澳岛和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7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绵延着22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每天,穿行于宁波舟山港19个港区的船只在这里编织出全球最密集的轨迹。它们一头连向大海,联通世界,另一头,对接公路、铁路、内河航道,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广袤的中国内陆腹地。
梅山港区,一号泊位,在岛礁的分割下,水域宽度仅仅只有500米,水手们称这里是整个宁波舟山港最难停靠的码头。
经过2小时航行,‘马琳快航’迎来最关键的时刻。此时的水文情况,要求长达305米的货船在宽度仅有500米的水域进行180度的调头,以实现‘顶流靠泊’。305米,也几乎是梅山港区一号泊位所能承受船只调头的极限长度,魏铭君将接受这次终极考验。”
纪录片从引航员领航切入,既产生正在发生的共时语境的代入感,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对东海进行重新认识,从而获得对东海新知的语境框架。
丹尼贝尔曾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影像是纪录片的灵魂。新知通过视听影像表现给受众,可以高效唤起受众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体验,并“使受众能够看到产生认同感的机会”(李普曼语)。
作为一部大屏首播、大小屏联动的纪录片,《东向大海》在追求影像的大片感、代入感和作品感上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首先,追求大片感。《东向大海》既有对东海的广角拍摄和上帝视角的拍摄,也有运用微拍、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下的黄鱼叫声、紫菜生长过程等新奇镜头。比如第一集《瞰潮》,开创性地以航拍镜头作为全篇主镜头,展示了超级工程史诗般的壮美画面。第二集《探海》则运用微拍、水下摄影、Gopro全景等技术,生动记录东海生物种群的繁育和资源修复历程,精心打造了海洋生物的视觉盛宴,也创造了新的观看海洋的方式。
不仅如此,《东向大海》还运用国内最顶尖的VR、8K等高科技手段助力纪录片创作。其中,每集片头的3个先导片,以全新的VR技术,全景航拍东海各个地标,每一帧画面都用24个镜头进行360度甚至720度的拍摄,后期采用先进的光流技术拼合,原始画质达到8K,为观众营造了沉浸式的观赏效果。
其次,追求代入感。代入感是新媒体视频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代入感,让受众身临其境,和节目中的人物和环境产生神秘的关联。
东海之上的跨海连岛工程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东向大海》着力表现的一个内容。纪录片编导不是就事论事讲述工程的伟大,而是将此聚焦于西堠门大桥的一次全面体检。西堠门大桥是舟山跨海大桥连岛工程的重要枢纽,它地处高盐度、强对流的灰鳖洋海域,主跨长度1650米,曾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悬索桥。
纪录片首先展示了距离海平面212米的南塔塔顶,此时3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开始登上塔顶,踩着直径仅有85厘米的狭窄湿滑的主缆进行养护作业。这时镜头并没有一味以上帝视角表现大桥的恢弘气势,而是以养护工程师的第一视角颤颤悠悠地表现其塔顶养护的工作场景,犹如工程师们的Vlog,让观众看后不由产生“高处不胜寒”的眩晕,既表现了工程的伟大,也体现了工程师的艰辛。
再次,追求作品感。在表现全球最大连岛工程——舟岱大桥一块主箱梁的安装和东海最大风电工程“嘉兴1号”第一片叶轮的缝合时,《东向大海》用大气磅礴的精美画面,细致入微地呈现了海上超级工程建设情况。而通过记录彻夜蹲守录得的黄鱼叫声、颠簸十几个小时拍摄的非遗项目延绳钓作业场景、历时8个月记录的紫菜“一生”等珍贵镜头,为观众“解锁”众多海洋知识点,大大提升了纪录片的含金量。
纪录片作为一种小众的节目,很少被安排在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然而新媒体时代,这种小众节目通过移动互联分享连接却可以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也改变了视频的制作理念,在新媒体视频传播上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根据格拉德威尔提出的“流行三原则”,流行潮如同传染病,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与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优质的硬核纪录片天然具有动人心弦、令人过目不忘的高附着力。当大批自带社交属性的年轻用户成为纪录片粉丝,当一个又一个中小型圈层被引爆,纪录片的风口也随之来临。比如,第2集一则介绍东海非遗延绳钓的短视频,在“快手”上线3天,播放量就达到2200万,许多网友表示新鲜好看,大开眼界。
年轻一代被称作“网生一代”,他们受益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受教育程度,同时也是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原住民”。在娱乐化和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一方面年轻一代展现出对于真实世界的了解欲望,纪实内容的需求上涨;另一方面,这种对于纪录片的需求不会是“教科书式”的单一说教,而是贴近生活、人本主义的硬核表述。
笔者曾经将《东向大海》纪录片的视频转发给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让他们发表观后感。结果,学生们几乎一致的评价都源于其中的硬核科技和“海鲜”奇观,这也和他们受到社交媒体和b站等互联网视频的熏陶不无关系。恰恰是这些视频,年轻人参与传播的热情很高,而《东向大海》将这些元素充分展示,大大提升了年轻人的兴趣关联和情感关联。
比如,那些身着工装在西堠门大桥高空作业的桥梁养护人员,基本都是理工科出身,“直男”属性让他们面对镜头不善表达,但用全部的热忱和激情投入到一线工作中。《东向大海》第1集的气质就与他们这些群体相通。再比如,纪录片系统介绍了很多海鲜“冷知识”——“东海四大鱼”指哪些?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一条带鱼不是野生的?为什么几乎没人见过活带鱼?东海非遗延绳钓是怎么样的?等等,让年轻人在乘风破浪的画面中,在饕餮大餐的美食回味中意识到东海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和年轻人产生传播的关联,《东向大海》还采用了短视频化的结构,通过创意性的拼贴再塑,在新媒体碎片化、移动化传播的当下,呼应受众新的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
和之前体量宏大且主题厚重的纪录片相比,现在社交媒体中所传播的纪录片体量较小,主题也更与人们的经验性相关。和传统纪录片通篇铺排故事的“纵向结构”不同,《东向大海》都由一个一个小故事构成,以此关联,串起整个主题。比如第1集《瞰潮》,几乎都可以切片成为独立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被冠以“活带鱼居然长这样:通体发光,你敢信?”“古老捕捞技艺‘延绳钓’”等浅层化、娱乐化、新奇化的标签,自带话题,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为受众呈现了一种小而美的记录,并通过多媒体渠道的互动交叉式传播“出圈”。
海洋经济,和传统主题宣传类纪录片权威、亢奋、激进的调性,以及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不同,《东向大海》在宏大叙事中努力追求人间气象。
如前所述,作为新媒体主力的“网生代”群体生长的环境物质条件丰富,关注自我,追求个性,是一群不容易被讨好的观众群体。可以说,任何说教式的宏大叙事模式对于这部分群体显然难以奏效。
这带来的变化必然是:新媒体视阈下的纪录片必须日益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通过消解中心思维和权威话语,打破常规叙事,对观众的“期待视野”进行陌生化的处理。
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在谈到纪录片的叙事时,提到他一位朋友的观察和研究,他说:“我们每一个社会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掩盖真相。当你接近一个人的时候,实际上是逐步走近他的过程,你会剥开笼罩在他身上的层层迷雾,从而获得本质。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产生故事的过程。”[2]
《东向大海》第1集导演左言彬在其手记中,特别强调了不断逼近本质细节的故事化叙事策略,并对东海领航这一桥段的拍摄作了如下细致的描述:
“赶上8月的大潮汛,此时的东海虾峙门锚地正是一年中涌浪最大的时候,我和2位摄影师还有引航员,站在引航快艇的甲板一侧。快艇正迅速地逼近一艘十万吨级的巨型货轮,颠簸的海浪让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护栏才能勉强保持平衡。等到巨轮贴近,我们要记录下引航员面对颠簸的海浪,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爬10余米的绳梯登上巨轮主甲板的过程。这是《东向大海》第1集的第一个场景,也是整部纪录片的‘开场戏’。
早在此次拍摄前的1个月,摄制组找到宁波大港引航站沟通引航员的拍摄事宜,对接此事的引航站负责人非常好心地建议我们挑一艘已经停靠港口的巨型货船,这样可以毫无风险地登船拍摄。或者选一艘吃水很深的小型货船,我们能轻而易举地登船。再或者避开八九月的大潮汛。负责人告诉我,他接待过很多媒体的拍摄,基本都采纳了他的建议,因为这样的拍摄更安全可控。我听完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但仍然拒绝接受……《东向大海》要真实记录下引航员高难度高风险的作业场景。
增加拍摄难度也意味着增加了拍摄中的风险。导演要先做表率,我打头阵攀上绳梯进行登船,技巧只有一个,‘不怕脚踩风,就怕手抓空’,这是引航员反复向我们强调的,双手要死死攥紧绳子,剩下的只能依靠肾上腺素的分泌去战胜恐惧,并祈求不要有突如其来的强风和海浪。一旦跌落坠海,那么结局就只有一个,最坏的那一个……
最终我跟2位摄影师的登船都很顺利,拍摄也一气呵成,我们在快艇和货船上,设置了4组摄影机位,1组航拍;在货船靠泊的港口,同时预设了两组摄影机,2组航拍,1组延时。摄制组精准计算出了最佳的拍摄位置和时间,完成了一次无法重来又摄人心魄的拍摄。”[3]
被称为美国编剧之父的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说,故事往往始于有困境、有叙事落差,它能给我们带来叙事的动力,能让我们说的事情更有驱动力、更吸引人,更能让人舍不得放下。
在第3集《乘风》中,编导用充满时代感的笔触,记述了数个东海儿女因潮而生、因潮而兴、因潮而变的故事。玉环坎门镇渔民林召永曾经从事海货运输保鲜生意,后因沿海工厂环保不过关被关停,事业一度停摆。经过一番探索,林召永变卖家当,投入巨资打造了一艘巨型海上加工船,采用深海捕捞、海上加工的方式,仅需26分钟就能完成海货生产,既保证新鲜度,也避免二次污染。在温州洞头区鹿西岛,郑祥武、石福明等人创制的“大黄鱼智慧网箱”自动清淤排污,既保护了生态,又让传统水产养殖插上了数字翅膀。纪录片将普通劳动者因势而动的故事与东海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奏出“每一朵浪花都澎湃”的新时代交响曲。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国人的审美需求、求知欲望不断提升,技术在飞速发展进步,传统“宣传观念中的道德取向逐渐被技术工程取向所取代”[4],传播手段也在不断演进迭代中朝向多元化发展。因此,主题纪录片的创作,不能再固守成规、故步自封,必须要有新的语境、新的影像、新的关系、新的叙事,才能在全媒体视阈下,为历史留下弥足珍贵的真实记忆,也为时代留下启迪人心的深刻思考。
注释
[1][3]黄小裕,左言彬.《东向大海》导演手记——一部纪录片是怎样炼成的?”.“浙江卫视”微信公号,2021年1月4日
[2]陈晓卿.观众、故事、流程、传播、作品感,纪录片传播的5关键词”.“腾讯媒体研究院”微信公号,2018年12月5日
[4]刘海龙.《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