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艳伟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六家煤矿,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矿井地质工作作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合理建设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工作质量会关乎煤矿整体生产效益。从工作性质上来看,矿井地质工作可贯穿于煤矿开发以及利用等全周期工作环节当中,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以及建设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近些年煤矿生产情况来看,因煤矿生产现场所面临的环境条件相对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煤矿生产现场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的统计调查,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绝大多数为冒顶、瓦斯爆炸以及突水等恶性事故,而这些事故的产生多与矿井地质工作存在一定关联。针对于此,煤矿企业方面应该全面加强矿井地质工作,规避煤矿安全事故问题出现,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矿井地质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煤矿生产作业安全,提高矿井生产现场质量,实现矿井建设高产高效目标。在工作内容方面,矿井地质工作主要可以围绕以下工作内容进行贯彻落实:
一般来说,矿井生产区域所涉及到的地质结构情况主要围绕水文地质、矿质以及矿层等地质数据信息进行动态研究与分析。工作人员可根据地质数据信息情况对当前煤矿生产所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提前识别,避免后续煤矿生产作业期间出现较大突发情况[1]。
科学开展矿井地质工作可以对勘探区域的煤矿储量现状进行合理把握。明确煤矿储量情况之后,利于工作人员判断煤矿储量级别,并为后续开采作业活动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现场工作人员实现对煤矿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煤矿地质情况对煤矿运作条件进行熟练掌握,高质量完成煤矿生产作业以及巷道布置工作。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煤矿地质数据情况,对周围伴生矿产进行合理勘探。并根据勘探结果对其潜在价值进行确定,避免出现煤矿资源浪费现象[2]。
地质观测基本上可以视为矿井地质工作的基础步骤,要求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已经揭露井巷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并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对井巷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记录测量、摄影等,以便可以为后续勘探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地址判断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相关地质标志,运用多元化方法如综合分析、研究对比等,对不充分揭露地质构造的性质以及规模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避免出现判断失误问题[3]。
地质预测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利用既有的地质理论以及现场所发现的地质规律,对不充分揭露地质构造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在预测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过于主观,而是应该充分借助先进测绘技术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实现科学的地质预测过程。
地质处理工作主要是指工作人员明确地质构造情况之后,可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或者措施方法对不良地质情况,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充分规避。虽然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地质构造的处理工作通常是由开采人员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过程中矿井地质相关人员必须协调开采人员,根据所获取的数据资料以及关键信息,合理规划地质处理方案,协助开采人员高质量完成地质构造问题的处理过程[4]。
真实可靠的矿井地质工作资料可以为煤矿开采设计以及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内在保障。一般来说,煤矿地质工作可通过重点分析煤层厚度以及构造特点等,对当前煤矿开采作业所面临的复杂条件以及风险因素进行提前识别。并通过准确记录与煤矿地质工作相关的数据资料,为后续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保障。鉴于矿井地质工作资料的重要性,建议从事于矿井地质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通过细致研究的探究生产环境以及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对生产区域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判断。与此同时,在进行矿井地质工作分析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借助先进的测绘技术,加强对矿井地质工作数据的动态获取,保障矿井地质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矿井地质数据的精确性与真实性。
结合近些年的煤矿生产事故情况来看,瓦斯爆炸以及冒顶基本上可以视为煤矿生产事故常见的问题表现。一般来说,大多数煤矿生产事故存在突发性特点,且灾害范围广泛,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有效防止煤矿生产事故出现,煤矿企业针对矿井地质工作内容进行了前瞻性部署与规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通过科学开展矿井地质工作,可以提前掌握矿井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安全隐患因素,工作人员可根据相关数据反馈情况,确立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减少安全生产问题出现。因此,为保障矿井地质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建议工作人员应该准确把握矿井地质工作要点问题,尽量从多个方面针对矿井地质工作内容进行合理贯彻与落实,减少煤矿生产事故[5]。
在正式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应该深入矿井开采区域,对矿井开采区域所涉及到的岩层现状、煤层产状以及岩石结构等情况进行重点把握。并根据数据反馈情况对现场开采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提前识别与科学规避,如可通过优化支护模式以及爆破工艺技术等方式,弱化风险。与此同时,在进行矿井地质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应该提前准备好矿井地质工作所需要的设备,避免对矿井地质工作效率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在工作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深度分析煤矿地质情况,并合理确定煤矿储量,根据数据反馈情况对煤矿开采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以有效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1.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针对GIS 技术、RS 技术以及GPS 技术而言,但并不完全局限于这3 种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以及网络GIS 等技术。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矿井地质工作体系的重要技术内容,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开展矿井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技术。从功能角度上来看,科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空间以及动态地理信息的自动获取与分析,可完成对地理研究以及地理决策等工作内容的优化处理。
在矿井地质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测量区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重点获取,如地质信息、水文信息、矿产资源信息等。获取完相关数据资料之后,工作人员可借助全站仪等设备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将矿山地质情况以图形方式进行展现,完成对矿山地形地貌以及矿产资源信息的直观分析。结合技术反馈情况来看,矿井生产工作通过合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高效高产建设目标,同时也可以推进矿井地质工作高质量开展[6]。
2.新兴测绘技术
矿山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情况多变,在开展矿井地质工作期间,可能会遇到多方面因素干扰影响而出现数据获取失败或者其他问题。近些年来,为进一步增强矿井地质工作质量与效率,行业内部人员主动运用新兴测绘技术如5G 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内容,实现对矿山地质工作内容的创新与优化。以5G 技术为例,该项技术内容具有速度快、低时延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在操作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远程操控的延迟问题合理控制在几十毫秒以内,有效规避了传统测绘技术存在的误差问题。与常规测绘技术不同,5G 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的实时获取以及协调联控。
同时,也可以从设备管理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等多个角度实现智慧化控制过程,促使矿山地质工作模式以及内容实现创新化发展。除此之外,当前社会正逐步迈入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时代当中。在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矿山地质工作应该消除传统理念带来的滞后性影响,积极运用新一代测绘技术,实现对矿山地质工作的升级改造。举例而言,工作人员可通过构建地质云计算平台,实现大数据中心与地质物联网之间的通信过程。该平台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其中,重点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矿井环境以及矿压等数据进行主动采集,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云计算平台当中进行过滤集成,完成对矿井地质工作的测绘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内容,判断矿井生产活动是否存在风险问题。
总而言之,煤炭资源作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其所涉及到的煤炭资源开采活动往往会对煤炭经济发展以及矿井开采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矿井地质工作作为实现矿井建设高产高效目标的重要内容,是煤矿开采工作必须予以重点贯彻与落实的基本工作内容。鉴于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煤矿企业方面应该加强对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期间,应该积极确立矿井地质工作的主体位置,根据地质工作要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确立科学合理的地质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主动运用新兴测绘技术以及工作方法,对传统矿井地质工作内容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此外,从事于矿井地质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坚持按照规范勘探要求,落实矿井地质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