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晨 解 华
(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公共英语作为医学生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需要完成医学生日常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更需要承担为医学生今后开展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任务[1]。因此,通过对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对国内医学院校医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探讨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积极提出可行性对策,对于规范医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强化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多对国内部分医学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无论部属医学院校或是省属医学院校,均能够按照教育部《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等文件要求,统筹规划学校各学院(专业)课程建设,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许多医学院校更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不仅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大规模有关医学课程整合、PBL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等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更是针对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特点[2],开展了专门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进而构建了更加多元化、前沿化、国际化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不仅为公共英语教师授课提供了坚实基础,更为医学生开展公共英语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统筹规划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同时,各医学院校也均能够按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规范开展公共英语的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保证医学生公共英语的学习成效。此外,有超过90%的医学院校专门聘用了外籍教师作为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承担部分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任务,更协调学生社团开展由外籍教师参与的公共英语相关的社团活动,将公共英语的日常学习由课堂延伸至课外,进而提升医学生公共英语的实际运用与日常交际能力。此外,部分医学院校还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原声电影赏析》《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等课程,对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予以拓展,综合提升医学生的公共英语素养和学习兴趣。
当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均成立了以学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教学管理部门为组织实施机构,资深教授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对全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反馈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督促各二级学院、教研室(实验室)与授课教师予以整改。而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部分医学院校还在原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成员基础上,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作为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成员,不仅对教师公共英语日常课堂教育过程进行督导、评价与反馈,更对授课教师在公共英语文化背景、日常交际、口语俚语等方面予以指导,进而达到全面监控、反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学校层面,鼓励教师更新公共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并倡导教师将优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反哺日常教学,做到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协调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医学院校设置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也单独设立了医学人文专项及英语教学专项,不仅鼓励教师开展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更鼓励教师开展基于公共英语的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通过对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医学院校均能够根据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在高年级医学生群体中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而部分医学院校更是根据不同专业学制间的差异,在大二年级医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初步开展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工作,使得医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专业英语,并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够初步涉猎国外医学研究前沿文献,拓展医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医学的科研兴趣,为今后开展医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3]。
尽管当前医学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均较为健全,能够满足医学生公共英语日常教学需求。但总体看来,大多数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或多或少地存在独立性较强、缺乏学科融合、缺乏人文元素等问题。因此,医学院校在今后开展有关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因根据《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构建“通识教育+医学人文教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尤其是在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方面,更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在公共英语课程中增加《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医学英语经典阅读教程》等富含医学人员元素的课程,并逐步将低年级医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为“综合英语+人文修养类课程”的模式,将医学人文课程与公共英语课程有机融合,形成特色课程教学体系,在开展医学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提升其医学人文素养[4]。
在师资队伍方面,部分医学院校公共英语师资队伍还存在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工作(晋升)压力较大,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等相关问题。而在今后提升公共英语师资队伍素养方面,医学院校应先在学校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积极吸引英语专业高层次人才加入师资队伍,进而达到优化师资结构、强化科研团队、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通过对国内医学院校教学督导结果进行调研,发现普遍存在教学督导覆盖面不够全面、教学督导结果缺乏区分度、不同二级学院间教学督导反馈差异较大等情况。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医学院校必须进一步推进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督导结果,实现日常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5]。而在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督导方面,更应及时结合公共英语的课程性质及覆盖范围,建立院、校二级信息交流平台,教学质量信息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教师集中反馈,而教研室和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质量信息反映的问题,认真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纵观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开展情况,仍普遍存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局限于单一学科、课题总体完成率偏低、缺乏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等问题。在今后开展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必须指导教师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前沿,不断更新教学方式理念,不断规范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过程,并充分发挥公共英语的桥梁纽带作用,综合协调相关学科(专业),做好基于公共英语的多学科(专业)综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培养优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并进行大规模推广,最终达到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反哺公共英语日常教学的目的[6]。
第一,通过公共英语课程让医学生们了解英、美、加拿大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让学生初步学习这些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力和辨别力,培养英语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7],进而达到提升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第二,兼顾医学专业英语特点,通过医学专业英语的习得和应用,进一步培养医学生外文文献阅读习惯,提升医学生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医学生科研能力与兴趣,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国际医学活动与交际能力的目的。
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周期较长,覆盖面广,不仅直接影响着医学生日常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效果,更需要完成与专业英语衔接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相关调研数据及研究结果不仅能够帮助解决(缓解)当前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更能够为培养医学生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思维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