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军
在人们的生活中,民生新闻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影响民生新闻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所以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采取解决措施,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从民生新闻策划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策划对节目制作来说非常重要。通过策划能够明确新闻主题,筛选符合主题要求的素材,让民生新闻显得新颖而独特,从而突出节目的特点。因此民生新闻应加强策划,以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
民生新闻节目类型多种多样,数量逐渐增多,节目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有些内容属于老生常谈,使观众感到厌烦。为了增强民生新闻的吸引力,我们必须采取新的策划方式,突破发展困境,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使民生新闻焕发新生机,获得观众的认可。
做好策划工作,有助于明确民生节目的定位,使民生新闻更具贴近性、服务性,帮助百姓尽快解决民生难题,同时让受众在节目中获取自己真正所需的内容。
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推动民生新闻的发展,必须重视策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我们要把握住民生新闻的传播规律,深入基层了解人们生活,观察什么内容是百姓最感兴趣的、最关注的,整合不同渠道的新闻资源。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更多有效的传播手段,突显民生新闻节目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主动出击,寻找节目亮点,完善不足之处,实现创新突破,才能把民生新闻节目做得更好,满足受众需求。民生新闻需要紧跟民生热点,这样才能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给人们提供更多帮助。
比如,河北广播电视台《非常帮助》是一个大型公益调解类节目,定位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以“帮大哥”“帮大姐”在民间调解为切入点,关注普通人的婚姻家庭、情感困惑、生活纠纷、寻亲诉求等。《非常帮助》省、市网收视份额位居河北所有可视常态电视栏目第一,成为河北全省最知名的电视品牌。作为节目中核心的“帮大哥”志愿服务队,义务为全省的父老乡亲提供调解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调解成功率80%以上。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往往也隐藏在看似普通的家庭、邻里纠纷之中。如果这类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民事纠纷也会演变成刑事案件,“帮大哥”志愿服务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把民事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帮大哥”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把法律法规生动灵活地应用到调解矛盾的过程中,让当事人客观认识矛盾产生的根源,积极引导当事人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得到心灵抚慰和道德感召,对生活观、价值观有新的思考和认识。
《非常帮助》是伴随很多人长大的节目,它之所以获得良好口碑,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解作用,同时满足人们的收视欲望。“帮大哥”后援团成员调解矛盾,《非常帮助》节目选择典型事件在电视上播出,结合具体、实际的案例说法论理,进行最直观的普法教育,探索一条媒体参与法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模式。“非常帮助调解室”及“帮大哥”后援团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2016年“帮大哥”志愿服务队被河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河北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帮大哥”荣获2016“中国网事·感动河北年度人物”;《非常帮助》栏目入选河北省2016年度十大法治成果。
我们要不断进行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思维,改变人们对传统的民生新闻的固有印象。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民生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压力也非常大,给民生新闻工作者带来更多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节目特点,把握观众需求,提高民生新闻的娱乐性、新颖性,吸引人们主动观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娱乐化是社会更包容、更多元的表现,是一种进步。从参与娱乐的公众个人讲,娱乐化满足其放松、参与、表达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娱乐化要把握适当的度。娱乐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令信息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味,利于传播;另一方面娱乐化容易片面、夸大,导致失真,甚至形成谣言。经过娱乐化包装后的新闻有可能转移受众对新闻的关注重点——只是从新闻中获得娱乐,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新闻本身的信息价值。
近年来国内某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以及方言新闻,似乎呈现出这样的娱乐化特点,观众以围观的心态观看新闻中的各种奇闻怪事。民生新闻节目要处理好真实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以显著性、重要性、影响面、利益相关性等作为选题遴选指标,而不是单纯以是否吸引眼球、是否够娱乐作为标准。在新闻稿件撰写和表现形式上必须忠于事实,不可为了“好看”而片面夸大细节,要尽量还原事实的全貌。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对表现形式进行适度娱乐化包装。
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做好策划和创新工作,根据受众需求来完善节目内容,使民生新闻贴近人们的生活,做到新颖、有趣、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