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沛伦
新闻记者必须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因为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采访是重要环节,影响着作品的最终质量。记者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好的文笔去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受众,这样才能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价值。也就是说,记者应该具有独辟蹊径的写作视角,要善于从独特的角度去看待新闻事件。
新闻角度是记者在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过程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
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应找到合适的角度切入,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思考。
记者在采访写作时要善于选取新闻场景和人物,让新闻有更多的看点。比如在进行火灾报道时,可以通过镜头语言和事件知情人的讲述,去还原灾情,这样受众才会了解火灾原因和防火常识,这一新闻才会发挥真正的社会价值。
1.主题不够鲜明。一般情况下,在新闻采访结束后,记者都应该针对写作内容提炼写作大纲,选取写作角度。但是目前大部分新闻采访写作内容并不突出,主题不够鲜明,没有凸显出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这种新闻是无法感染受众的。
2.稿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一些记者采访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马马虎虎,获得的材料不够翔实,甚至因为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让采访陷入尴尬境地。有的记者在没有深入了解新闻事实的情况下,总是相信自己的主观臆断,在这种情况下所写出的稿件也会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很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3.容易陷入思维误区。有些记者的思维不够灵活,比较呆板,容易陷入思维误区,不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新闻传播的主要任务是向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作为传播人员必须了解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需要采取什么方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采访写作是极其重要的。
1.坚持真实性原则。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显然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无论是播报哪一则新闻,都要确定其真实性,弄清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
2.坚持实时性原则。新闻写作极其讲究效率,基本上采访、写作都是和时间赛跑的。只有新鲜才会有价值,如果时过境迁,那么这则新闻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坚持客观性原则。新闻记者应该从受众视角出发去构建新闻,而不是从自己的个人喜好出发,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认知也存在差异性,因此纯客观的新闻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也要做到能够全面、准确地传播新闻,尽最大可能还原新闻事件原本的面貌。
1.创新写作视角。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写作视角是被不同观点决定的,这就意味着记者应该有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一观点必须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创设性地提出,还需要结合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记者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视角,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这里的独特是指求异思维,主要是指和常人不太相同的看法。具有求异思维,意味着记者思维比较活跃。一旦思维受到阻碍,就容易陷入误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迅速转换思维,尽可能地拓展写作思路。
2.追求不同的风格。记者写作要努力追求不同的风格,树立创新意识,在确保新闻真实性前提下,采取多种写作手法,尽量形成特色。在细节描写中,更需要应用求异思维,只有采取个性化的语言去描述细节,才会让新闻更具亮点。
3.站在全局高度选取写作视角。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角度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发现事实,还是挖掘与表现事实,都要选择合适的角度。选角度的技巧有二:一是大处着眼,站在全局高度;二是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找到独到的视角,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写出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文章。大处着眼,就是要有宏观思维,要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新闻是社会舆论的“晴雨表”。新闻报道要高瞻远瞩,反映时代重大主题,奏响时代主旋律。正式采访前,要仔细思量和确定采访什么样的对象、确立什么样的报道主题等。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和选择采写主题,依据主题选择采访素材,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小处着手,就是不能笼统地、干巴地、枯燥地讲大道理、喊空口号,这样显然难以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要有效彰显新闻作品的价值,还必须从小处切入,从一个具体事物说起,实现以小见大。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知道新闻采访写作独特视角的重要性,面对同样的新闻题材,如果角度选择得好,就可以产生一篇佳作;相反,如果没有选择最佳角度,就很难挖掘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对新闻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与众不同的观点,注重应用求异思维。记者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善于挖掘新闻独特视角,写成具有传播力和吸引力的稿件来提高新闻传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