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高职对接培养现状与策略分析

2021-11-26 10:56彭艳飞
江西教育C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策略

彭艳飞

摘   要:近年来,江西省中高职对接培养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在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随着对接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不断突出,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从中高职对接培养现状出发,针对中高职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顶层设计、招生政策、教育管理、保障机制四个层面提出相关策略,优化中高职对接培养的质量,让中高职对接培养科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中高职对接   培养现状   策略

为大力推进江西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江西省教育厅于2013年7月制定并颁布了《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历经八年,我省中高职对接培养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中高职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高职学校的办学知名度,另一方面直接打通了中职学生上升就读的渠道,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中职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中高职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随着对接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优化中高职对接培养质量的策略。

一、 中高职对接培养的现状

(一)转段就读率低,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截至2021年,经江西省教育厅审批开设的中高职对接培养的专业共有19个,但是中职学生毕业后转段就读的人数与对接培养的录取人数差距很大,转段人数达60%以上的专业只有学前教育、护理、药学等,其他专业转段人数不到20%,甚至有的学校个别专业转段人数为0,后面两年学习很难成班,造成教学及管理上的困难。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对与中高职对接培养的学生没有做入学硬性条件限制,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各中职学校办学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转段时也不需要经过考试选拔。因此,中高职转段学生生源素质难以保证,存在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达到的特定要求。中职和高职培养层次不同,在对接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缺少直接沟通和统筹协作容易造成课程设置相互脱节、交叉混乱的问题。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对接培养中参照“五年一贯制”培养目标,部分采用“3+2”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教学计划不清晰,定位不准确,“3+2”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三年制中专并无明显差异。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对接培养工作起步早,对接培养学校多,一直备受学校领导重视。学校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安排专人管理负责,与各中职学校无缝对接。但很多学校在科学指导、互动、监督、反馈、评价与纠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中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另外,一些教师对中高职对接培养缺乏了解,未能深入把握中高职对接培养的内涵,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给中高职对接培养造成不良影响。并且,相当一部分中高职教师缺乏对专业前沿技术的了解,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容易造成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三)中高职学校重对接轻管理

推进中高职学校对接是为了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样化成长。很多中、高职学校对推进中高职对接培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中职学校热衷于与高职对接,把它作为招生的一个亮点;高职学校希望与中职学校对接,将之作为一种生源储备的方式。很多学校对对接后的教学管理不够重视,投入的精力不足,学生得不到高质量的培养。

二、优化中高职对接培养质量的策略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江西省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让中高职教育的对接培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对我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指导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专门性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西省教育厅随之出台《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为我省中高职教育衔接指明了发展方向。但这些政策相对宏观,缺少具体措施和操作细节,如招生考试具体实施方案、招录比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等。中高职学校要根据江西省中高职对接培养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具体实施方案与策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反思总结,认为中高职对接要做到以下两个“明确”:

一是明确中高职教育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不断探讨中高职对接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才能使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对接时具有可操作性。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养。中高职教育人才对接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次的衔接,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应该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提升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能力。

二是明确高职学校在中高职对接工作中占主导地位。高职学校要建立与中职学校的协调督导机制,定期对对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和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协调和督导;中职学校要对对接专业的教学资源配置予以倾斜,努力提高对接专业的教学质量,将对接专业打造成学校的优势品牌。

(二)改革招生录取政策,提高中高职对接生源质量

由于我省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对招录学生的条件未做限制,各中职学校招收中高职对接培养的生源中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且中考分数相对比较低的学生,还有不少部分都是往届毕业生,基础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三年中职毕业后不需要经过考试就可以直通高职,因此许多学生在后期的高职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学习上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中高职对接培养招生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中职要提高学生的入学门槛,由省教育考试院直接划定录取最低控制线,并且让学生明确就学前景,提高转段就学率;其次,学生中职毕业后,需参加由高职学校根据专业采取的不同形式的选拔,如“笔试+面试”“知识+技能”等,择优转段升入高职学习。这样的改革一方面给学生在中职学习时形成一定的学习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中高职对接的生源质量。

(三)优化教育管理,实现中高职课程精准对接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对接培养的关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具有相似性,但是在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要求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既要把握两个培养阶段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又要体现课程设置的递进性,从而保证中高职对接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教材是联络中高职对接培养教学内容的关键和纽带。中高职对接培养的教材应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出发,按照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的规律进行各板块的编写。学校要牵头合作职业学校、相关行业及教育专家,根据对接专业特点,结合社会需求,编写“3+2”一体化教材,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四)强化保障机制,实现中高职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

有些中职学校由于硬件投入不足、教学理念不清晰、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学生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给高职学校的分类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中高职对接培养院校虽然各自承担相应阶段的人才培养任务,彼此之间存在相对的独立性,但二者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应是一致的。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与沟通,高职院校也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给合作的中职学校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中高职学校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秉持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做好顶层设计。中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一體化教材、实现师资共享等方式,实现中高职对接培养科学、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财商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