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焱华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甲状腺结节指人体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的组织结构异常团块,该病属于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且病因复杂,与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具有相关性[1]。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随着结节体积的增加,其气管、喉返神经将受到压迫,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医护人员多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前者因创伤大,且术后复发率高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而后者具有创伤轻、出血量少等优势,术中可充分暴露甲状腺结节,提供清晰视野,确保结节被彻底清除,使患者取得预期疗效[2]。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4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手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参照组男14例,女28例;年龄25~60岁,平均(45.81±4.64)岁;病程4~15 个月,平均(9.36±1.50)个月。研究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5~60岁,平均(45.78±4.60)岁;病程4~15 个月,平均(9.40±1.55)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②患者具备手术治疗指征;③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者;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其他内分泌疾病者;③无法正常沟通者;④合并肿瘤者。
1.2 方法 参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首先,患者呈仰卧位,使用软枕垫高背部,充分暴露颈部后实施全麻。于胸骨上切迹上方3 cm部位做弧形切口,将皮下组织、颈阔肌缓慢切开,并于颈阔肌后方分离组织;其次,切开甲状腺前肌群,在甲状腺充分暴露于视野后,以右叶为起点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向内上方牵引甲状腺,沿外缘分离至下级,向前内侧翻开患者甲状腺;最后,切除甲状腺结节部位,但避免对甲状旁腺造成损伤,且术后予以患者抗感染处理。
研究组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呈仰卧位,行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在显微镜引导下沿皮肤纹理方向做4~6 cm 弧形切口于胸部上两横指部位,依次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充分游离甲状腺腺叶后处理下级血管分支,阻断甲状腺腺叶。以此游离患者腺体,随后阻断腺体并切除结节,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切口,在出血点做压迫处理,依次缝合切口后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估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7 d 甲状腺素水平变化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甲状腺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与声音嘶哑)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估标准: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已消失,且颈部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已改善,且颈部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功能较治疗前好转,为有效;治疗后达不到上述两项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甲状腺素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甲状腺素(T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检测方法: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3 mL 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采用UniCel DxI800 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检测TSH、TT4与TPO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参照组的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甲状腺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甲状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 d,两组TSH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两组TT4、TPO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甲状腺素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甲状腺素水平比较(±s)
注:TSH,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T4,血清甲状腺素;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IU/L)121.06±20.67 92.47±5.01 3.394 0.007 121.23±20.42 85.54±5.24 2.782 0.010 0.016 0.685 2.535 0.010组别参照组(n=42)t值P值研究组(n=42)t值P值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值治疗前组间P值治疗前组间t值治疗后组间P值治疗后组间TSH(mIU/L)2.33±1.34 6.47±1.65 5.803 0.005 2.40±1.20 8.97±1.25 10.433 0.001 0.101 0.567 2.939 0.010 TT4(nmol/L)100.64±5.29 94.41±2.31 2.315 0.010 100.48±5.12 90.62±2.16 3.788 0.007 0.058 0.598 3.149 0.007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参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目前,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均为常用术式。以往在不明患者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普遍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患者治疗,因该术式彻底清除甲状腺肿瘤组织效果欠佳,若结节最终诊断为恶性,可导致局部复发,患者需再次接受治疗,从而增加手术难度与患者身心痛苦[3]。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操作简单,术中应用显微镜为各项操作的实施提供指导,有利于手术医师对患者甲状腺结节进行定位,全面观察其甲状腺结构,并分离甲状腺四周正常组织与包膜部位血管,准确切除结节,实现预期治疗目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参照组的69.05%(P<0.05),说明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可取得理想成效,分析原因为该术式在实施过程中做切口于患者胸部上两横指部位,该切口部位不存在血管,能保证甲状腺的充分显露,显著提升术野清晰度,方便医护人员的切除操作,避免遗漏甲状腺结节[4]。与此同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以离断甲状腺真假包膜及血管分支为首要遵循原则,加之术中无需游离患者大范围组织,一方面可保护患者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其术后康复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7 d,两组TSH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两组TT4、TPO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可改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其原因与患者结节彻底清除有关[5]。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切除结节的效果更佳,有助于促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反馈作用的恢复,使垂体在刺激下诱导THS的分泌。同时,TPO属于人体潜在抗原,研究发现其活性可随着患者结节的切除而显著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T4的分泌与形成,为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高于参照组的28.57%(P<0.05),说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虽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操作过程中可对患者甲状旁腺、喉返神经造成损伤,但在手术医师熟练操作且全面掌握局部解剖结构的情况下,可减轻对患者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造成的影响,减少诱发并发症的不良因素[7-8]。同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实施过程中可保证术区视野清晰,在腺叶提起的情况下,有利于手术医师准确把握喉返神经走向,有效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手术操作对患者甲状腺组织造成损伤而引发并发症[9-10]。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疗效理想,安全性高,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