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严重脓毒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21-11-26 07:29肖华亮陈宗耀邹彦矫袁成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革兰菌落

肖华亮,陈宗耀,刘 晓,邹彦矫,袁成良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德阳 61800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是一种革兰阳性杆菌,常引起新生儿、孕妇、肿瘤患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可导致菌血症、脑膜炎等疾病[1-2],国内有关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感染该菌的报道较少,现将1例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合并LM血流感染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因“发热乏力2 d余”于2020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腹胀、发热(未监测体温),伴乏力、食欲减退,未予以重视,入院前1 d患者于院外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体温正常,透析下机后患者自觉乏力加重,伴行走不稳,测得体温40 ℃,遂至本院行进一步治疗。入院后行胸部CT提示:双肺散在少许钙化灶及纤维小结,左肺上叶尖段少许肺大泡;左心增大;所见左肾萎缩。患者2型糖尿病病史7年余,平时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每日3次,每次7 U)控制血糖,血糖平时未规律监测。4年前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Ⅴ期,开始规律血液透析,目前患者每周3次透析治疗。诊断高血压4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10 mm Hg,平时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日2次,每次5.0 mg)、美托洛尔(每日1次,每次25.0 mg)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患者生于四川省,偶有吸烟,已戒酒7年余,平时有食用剩饭剩菜的习惯。

入院时患者无腹痛、腹泻、咳嗽等症状。体格检查:体温37.0 ℃,脉搏9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7/81 mm Hg。营养尚可,体型正力型,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右上肢可见动静脉内瘘,未闻及血管杂音,可扪及血管震颤,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生化及体液检测结果:空腹血糖(GLU)17.16 mmol/L,尿素(Urea)13.84 mmol/L,肌酐(Crea)747.6 μmol/L,大便隐血定性(OB)弱阳性;血常规结果:血红蛋白(Hb)111 g/L;术前感染性疾病筛查、肝功能、电解质、凝血检测等未见明显异常,其余相关炎性指标检查结果见表1。微生物检查结果:入院当日即送血培养(双瓶双侧送检),入院后第2天(2020年11月18日)4瓶血培养瓶均报阳,报阳时间分别是18.3、18.6、18.8、20.7 h。将4瓶血培养瓶血液直接涂片镜检显示:革兰阳性杆菌(图1),并转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郑州安图),置于5% CO2孵育箱、35 ℃培养24 h,2020年11月19日血平板出现圆形、光滑、有狭窄β溶血环的灰白色菌落(图2),而巧克力、麦康凯平板未见细菌生长,挑取血平板上单个菌落行革兰染色镜检显示:革兰阳性杆菌(图3)。手工辅助生化显示:动力、乳糖、葡萄糖、触酶、麦芽糖、蔗糖、七叶苷、甲基红、VP试验、CAMP试验阳性,甘露醇、靛基质、硝酸盐还原试验、木糖试验均阴性。

图2 血培养瓶转种血平板上培养24 h后菌落形态

图3 血平板上菌落为革兰阳性杆菌

表1 炎性指标检查结果

续表1 炎性指标检查结果

注:箭头所指为革兰阳性杆菌。

根据革兰染色结果及菌落形态特征,选取单个菌落调制成0.5麦氏浊度菌悬液,使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GP卡上机鉴定结果为:LM(可信度≥95.0%)。并用清洁竹签挑取单个纯菌落抹至靶板,加入1 μL 70%的甲酸水溶液,室温干燥后,加入1 μL基质液,然后放室温干燥,最后用德国布鲁克MALDI-TOF MS系统分析,多次鉴定结果为LM(MALDI得分2.26,作为鉴定到种),此菌的蛋白指纹图谱见图4。同时由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一步鉴定,使用BLAST软件将所测分离菌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均显示为LM(图5)。根据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标准,2020年11月20日使用纸片扩散法(K-B法)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美罗培南、红霉素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

图4 分离出的LM蛋白指纹图谱

图5 分离出的LM系统进化树

患者入院诊断为“脓毒血症、慢性肾脏病Ⅴ期、肾性贫血、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患者炎性指标高,但感染原发灶尚不明确,暂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2.0 g/8 h静脉滴注)覆盖革兰阴性菌及部分革兰阳性菌抗感染治疗,仍然以赖脯胰岛素(每日3次,每次7 U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并完善血培养等检查,继续规律透析。2020年11月18日完善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超显示:肝囊肿、胆囊壁息肉样病灶,双肾测值小,请结合肾功能。前列腺稍增大。余未见明显异常。2020年11月19日患者感浑身乏力,睡眠较差,血压174/81 mm Hg,虽然该患者既往合并高血压病史,但此血压高于平时检测值的30%,且患者自入院以来血小板一直低于100×109/L,急查降钙素原(PCT)为77.66 ng/mL,故修正诊断为“脓毒血症(重度)”。2020年11月20日由于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乏力、头昏等症状,考虑有颅内及其他部位迁徙性感染的可能,完善颅脑CT显示双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炎症,余未见明显异常,同时患者无头痛、呕吐、嗜睡等明显的神经病理症状,暂时排除神经系统感染,密切观察。鉴于血培养回报:LM,根据《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4版)》及药敏试验结果,故调整抗感染方案为:氨苄西林(4.0 g/8 h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并维持该治疗方案。2020年12月3日患者无发热等感染征象,相关炎性指标持续好转,复查血培养未见异常,故停用静脉氨苄西林,改口服氨苄西林(4.0 g/8 h)继续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随意加餐,导致血糖波动较大(5.4~30.9 mmol/L),故调整为优泌乐25 (早20 U、晚18 U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相关炎性指标持续降低,最终于2020年12月5日出院。出院后患者继续口服氨苄西林抗感染治疗1个月。1个月后随访患者无发热,相关炎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2 讨 论

LM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包括水、土壤、乳制品、肉类、海鲜、变质的食物等,是人类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感染潜伏期较长,中位潜伏期为8(1~67)d[3]。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若大量(通常是106个)摄入LM时可被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4]。欧盟委员会建议将食物中LM的水平保持在100 CFU/g以下[5]。对于伴有糖尿病、肝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即使少量摄入LM也可出现侵袭性感染。

本案例患者糖尿病病史长,血糖控制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胃酸分泌减少、胃pH值升高,从而导致食源性病原体由于在高pH水平的胃液中不能被有效杀灭而存活[6-8]。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小肠自主神经病变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6],更使得LM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研究表明,LM通过侵袭蛋白内质B与宿主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从而感染不同种属的哺乳动物,并且通过侵袭蛋白内质A特异性结合器官组织的E-钙黏蛋白侵入肠道上皮细胞,然后通过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到达靶器官、肝脏、脾脏等,导致脓毒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9]。虽然此患者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而且通过多项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感染灶,但患者有食用过夜剩饭剩菜的习惯,加上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抵抗力低下,因此可能存在LM由胃肠道感染的途径。

脓毒血症一般伴有发热、气促、精神状态改变等临床症状,同时WBC、PCT等炎性指标明显升高,本例患者入院前反复高热,入院后相关检测指标达到重度脓毒血症的标准[10],入院当天根据临床经验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但抗感染效果较差,PCT、hs-CRP水平不断升高(PCT水平最高达77.66 ng/mL),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自从入院后未出现明显发热,相关炎性指标却不断升高,这可能与该患者年老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反应差有关,临床也有相似病例报道,因此有一定的迷惑性,应当引起警惕[11]。入院后第2天患者4瓶血培养瓶均报阳,因此排除污染可能,经质谱鉴定为LM并立即通知临床,临床治疗该菌的首选方案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且要足量足疗程(至少3周)直到完全根除[12],而氨苄西林疗效明确,无肝肾损害等副作用且价格相对便宜,根据指南《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4版)》同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最终更换为氨苄西林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病情重、免疫力差,故住院期间总共进行了17 d静脉及口服氨苄西林抗感染治疗,病程中积极控制血糖、规律透析,患者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出院后继续口服氨苄西林1个月加强抗感染治疗,回访显示患者预后良好。此外本例患者抵抗力差,需警惕颅脑感染,但完善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神经病理症状,故排除颅脑感染,文献指出LM能够侵袭神经元细胞造成严重颅脑感染,病死率为20%~50%,而氨苄西林联合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肾损伤的原因还存在一定争议[12]。最新的研究显示,头孢曲松联合氨苄西林能增加氨苄西林的体外活性,因此可能是治疗LM侵袭性感染的另一种有效选择[13]。对于像本例患者之类的血液透析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用量应个体化掌握,同时权衡疗效与副作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例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病程经过及治疗方案与卢兴兵等[14]、张丽等[15]、王珊等[16]的报道均不相同,但治疗过程大体都可概括为:经验性抗感染失败→病原菌检出、更换抗感染方案→治愈。已有相关研究证实针对LM不适当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17]。一旦证实或高度怀疑是LM感染,应当尽快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对LM的快速鉴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技术对实验室及检测人员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成本高,目前较难在基层实验室普及。而相较于传统生化表型细菌鉴定技术及细菌自动生化鉴定仪器,质谱鉴定技术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细菌库广等特点,相关研究显示了MALDI-TOF MS系统可对LM进行有效检测和鉴定,能使临床医生至少提前24 h获得准确的鉴定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支持[1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总结:(1)感染性疾病要重视病原学的搜寻,积极运用血培养、PCT检测等手段来提高临床工作者的诊疗准确度,基层医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2)病原学的鉴定要重视时效性,微生物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灵活运用各种检查技术及时准确地鉴定出病原菌;(3)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若检出少见菌、罕见菌要及时主动通知临床,积极地参与到临床疾病的诊治中,结合患者病史资料、临床症状等共同判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革兰菌落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浅谈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基于细菌菌落优化算法含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