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关于党代表履职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单从党代表履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研究,二是从完善党代表任期制的视角来探讨党代表作用的发挥。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和全面性还不够。有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思考,但分析还不够深入和透彻,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党代表的角色定位和特点是什么?党代表理论的历史渊源怎样?新时代对党代表履职提出了那些新要求,党代表履职有哪些现实困境?党代表在党代会召开期间以及党代会闭会期间要履行哪些主要职责?发挥什么作用?具体内容是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效果?新时代如何构建党代表履职的保障机制?这些问题正是笔者关心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批判资产阶级代表理论、代议制实践的过程中,从诸多方面思考了无产阶级代表理论的建构问题,并展开了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代表理论的探索。其一,明确代表是选民利益的代表者。党代表是选取党员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必须代表选取党员群众的意志、为表达党员群众的利益诉求服务。其二,强调选民有权罢免或撤换代表。如果代表不能按照选民的意志正确行使权力,选民就有权收回自己的权力,撤换或罢免自己选举产生的代表。其三、强化党代表权威必须树立党代会权威。列宁指出,党的最高机关应当是代表大会,即一切享有全权的组织的代表的会议,这些代表作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其四、以党代会年会制保证党代表发挥作用。其五,赋予党代表应有的政治权力。
代议制中代表的权威来自于选民的授权,代表在会议上的言行必须忠实于选民的意志诉求,由此,选取代表的标准,只考虑其忠实性即可,不需要顾虑其素养和能力,但是会议本身具有议事和辩论功能,它需要代表们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和判断力。于是,在忠实性和独立性之间,代表这一角色存在内在的冲突。这一冲突同样存在于党代表这一角色之中。这种内在冲突性提醒我们关注以下问题:在选取代表的过程中,党内选民与代表之间的知悉程度和沟通途径如何,代表在党代会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选民的意志;要把党内选民诉求整合成具体表达形式且在党代会上进行论争需要代表具有学识修养和能力水平,但同时应该为代表划定权力的边界;代表角色不应该仅仅限于党代会召开的时段,代表履职应该贯穿于会前、会中和会后的整个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面临的任务和使命更加艰巨,对党代表履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党代表必须明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积极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能力;必须深入实践调研、加大与党员群众的联系,了解人们经济、政治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如对地区或单位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党务的公开、对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对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期望、对党内制度反腐的期盼等等。党代表要主动了解这些需要,在党代会期间要为党员发声、为百姓建言,认真参与讨论,以利于科学决策。在会议闭会期间,要联系广大党员群众,行使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为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那么,新时代党代表履职过程中又存在着哪些现实困境影响党代表履职作用的发挥呢?主要包括:其一,党代表的产生方式和结构不够合理。党代表的产生缺乏十分清晰明确的程序性、公开性和竞争性,造成其获得权力合法性不足,可能得不到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同时也带来党代表产生后缺乏联系群众的主动性,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党代表中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偏大,不利于党内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充分反映,同时部分领导干部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行使党代表的权利与职责。其二,党代表的职责不够明确。目前对于党代表闭会期间党代表职责没有具体的文件规定,尽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任期制暂行条例》对党代表职责做了规定,但这种规定只是宏观性的,显得很泛化。其三、党代表的履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表现在党代表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党代表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可,党代表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等。
新时代对党代表履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党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又面临着现实困境。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构建党代表履职保障机制是治本之策。那么,如何构建新时代党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优化选举机制。首先逐步扩大党代表直选的范围,其次在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再次,改革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介绍方式,建立和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党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最后,票决制应该成为选举党代表的必经程序。同时必须适当改变党代表的构成,提高基层党员在党代表中所占比例,适当减少党员领导干部的比例。要根据现有社会阶层状况合理调整党代表的职业构成,优化党代表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第二、培训学习机制。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来源于党代表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些素质一方面是自身具有,同时也必须通过系统、专门的培训来提升。所以培训内容首先应该包括政治学习,如对党代表进行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和民主集中制等理论的教育,培养党代表的民主意识;业务学习如学习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党代表作用发挥的途径和方式,党代表如何进行调研、写作提案等知识;文化学习如进行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第三、作用发挥机制。党代表履职主要包括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以及闭会期间。要通过一些制度构建明确党代表在开会和闭会期间的职责和作用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发挥作用。要促使党代表积极主动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工作,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可以就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党的决议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基层单位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应邀列席党委员会全体会议等会议,发表意见;参加对本地区重要干部的民主推荐和对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民主评议等等。
第四、激励推动机制。其一,可以表彰优秀党代表,授予他们荣誉,并进行宣传公布。其二,可以拓展党代表的发展空间,如明确规定一定数量履职优秀的党代表可以在下一届换届选举时优先列为党代表候选人,可以按照一定程序把他们纳入党的后备干部序列等。其三,建立党代表关怀机制,及时了解党代表心理需求和思想情绪,关心党代表遇到的困难,让党代表有畅通的渠道表达想法。
第五、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对党代表履职工作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如建立党代表定期向党员汇报履职情况制度,党员对党代表的工作进行测评,同时也可以对其询问质询。根据测评结果可以建立党员对党代表的罢免制度。通过具体机制建设,把党员群众对党代表的角色期望转化为对党代表的压力和动力,促使其尽力履职,发挥更多作用。
第六、基础支持机制。要提供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以支持党代表顺利履职。一是组织平台支持。目前多地普遍建立了党代表联络办,但其职级、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等仍不是十分明确,有必要提升和进行规范。二是权力支持。要明确规定党代表的权利,规定党代表可以做哪些事情,同时应赋予党代表以司法保护权等权利,明确党代表的监督性权利受党的纪律保护。建立对妨碍党代表履职的责任追究机制等。三是时间支持。要鼓励党代表处理好行使代表职责和本职工作的关系。如结合工作特点有侧重的开展党代表工作,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党代表工作等。四是经费支持。党代表活动经费应由中央进行规定,包括数量和来源,明确是列入财政预算还是在党费中进行专项列支。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梳理党代表理论发展演进的历史渊源,研究党代表的相关论述,在理论上明确党代表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运行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通过分析新时代对党代表履职提出的新要求和党代表实际履职中的现实困境等情况来分析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现状,针对实际状况提出改善党代表履职动力不足现状的建议,多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有助于党代表履职的保障机制。
中国共产党是致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百年大党,要完成历史重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重中之重。毫无疑问,新时代党代表履职保障机制构建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梳理和探讨新时代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对党代表履职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同时探讨影响党代表履职的因素和方面有哪些,思考如何构建党代表履职保障机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