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茗
(江西省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江西 赣州 341000)
在阅读课上,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导性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一方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内的文章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回顾,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在课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是一项必须“从娃娃抓起的事业”,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下阅读教学的重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段,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一个班级当中小小的图书角,就能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课余活动的时候多一种选择。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基于班级阅读环境建设的需要,语文教师可以从班级的图书角入手,构建班级图书角项目,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带到班级来与其他学生分享,班级图书角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学生家长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不少家长专门给学生购买新书以供学生阅读,此外不少的家长还把图书角的理念延展到了学生自己的家里,在家中专门为学生设立课外阅读书橱,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口语交际活动变成故事大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民间故事,在课堂上以汇报人的身份进行汇报和讲解,看哪一位学生准备的民间故事更加具有吸引力,在讲解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作为评委为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点评和打分,最终评比出得分最高的学生成为故事汇报大赛的冠军,并为学生准备丰富多彩的奖品和纪念品,用录像的方式记录下精彩的故事讲解片段,让学生的家长也能够观看到自己孩子的参赛过程。在实践过程当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有的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和背景音乐来辅助自己的故事讲解,把民间故事讲解地极具有感染力。借助于幻灯片,一方面能够让听众了解故事当中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这一堂阅读课上,主要以学生汇报为主要形式,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从而充分将课堂时间交还给了学生,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阅读课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图书角当中准备一些便利贴,便于学生写读后感和推荐语,通过班级图书角能够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时,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来源,进一步推进他们的阅读习惯养成与激发阅读兴趣爱好。学生写图书推荐语的过程也是一次良好的锻炼过程,需要学生自己首先对这本图书有充分的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为什么喜欢阅读这本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的推荐语每一周评选出来一位“阅读之星”,并且为“阅读之星”制作专门的奖状,从而引导学生重视图书推荐语的写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争取更多的阅读时间与机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与学生一同进行讨论阅读。开展阅读技巧的教学时,需要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在教学当中明确“教”与“学”内在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开展阅读技巧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进行全盘授予,不能只讲解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开展阅读实践的机会。在阅读课上需要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阅读技巧学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自主选择阅读技巧,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来及时调整和改进阅读技巧教学的相关内容与教学方式。在阅读过程当中,略读和精读是两种最常见的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略读适用的文章类型和精读适用的文章有什么样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在开展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文本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2】
例如,在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借这一篇课文来向学生讲解精读和略读的不同之处,在课本当中《宝葫芦的秘密》这一篇课文,节选自同名小说,由于文章的篇幅比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可以首先简单地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明确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大致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后期阅读的时候快速找到关键词和情节的转折处,从而使阅读的整体效果变大。对于精彩的片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精读再精读的时候需要逐字逐句地对文章当中的句子进行分析和理解。比如说对于周围环境的描写,或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等都是可以进行精读分析的文本内容。在精读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仔细有耐心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而是要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从而做到通观全局。第二是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之后进行反思,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联想,在课本当中学生只能阅读到这部小说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可以让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情节。通过联想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在课下找到这本文学作品开展继续阅读。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思维,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开展情况培养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比如可以根据文章的重点内容和段落设置找出文章的中心主旨句,或者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将读后感落实到书面上,通过记录阅读文章中好词好句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回顾。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进行二次阅读的习惯,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学生的思路往往会被作者的写作逻辑影响,当第一次阅读结束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复盘和回顾,在这一过程当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带着疑问去进行第二次阅读,在第二次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作者的思路有什么优越性,为什么比自己的好。在第二次阅读中理清作者的底层写作逻辑,从而吸取作者的写作优点。
例如,在复习《海的女儿》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海的女儿》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美人鱼与王子相恋的爱情故事。在课本当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只选取了这篇童话的结尾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向学生简单介绍之前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得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分两步进行写作,首先要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转述与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写出自己对于这篇童话的理解以及阅读之后的感触是什么,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读后感中写出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最感触最深的地方是哪句话,并写出引发自身感触的原因是什么。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设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文章内容,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学科思维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自主开展阅读。在阅读课中中教师要多关注每个学生的阅读偏好,帮助学生养成善于阅读和广泛阅读的态度,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