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

2021-11-26 20:02:25吴东颖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服务

吴东颖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00)

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对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借书还书的地点,随着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于公共图书馆有了更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由于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公共图书馆不得不面临闭馆,这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今,面对信息发展,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丰富线上的读者活动和资源之外,对于如何进一步利用实体的公共图书馆空间来拓展读者服务范围,也是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意义

(一)符合读者服务的现实需要

2019 年习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复信中称道“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1]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不同,他的读者群体更为丰富,各个年龄层次均有涉及,文化程度也不尽相同,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对开展读者服务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的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是作为保存文献和查询、借阅文献的空间。现如今由于服务对象、方式、内容等多样化,简单的基于原有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难以开展更多更好的读者服务方式。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是符合读者服务的现实需要。

(二)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0 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在现代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适时获取信息,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读者可以在任何空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读者不需要走进公共图书馆就可以获得并阅读所需要的书籍,这使公共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陷入被动,没有办法满足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读者需求。从“十三五”时期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到2019年4 月22 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再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提升数字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首要责任。因此,更为智慧化的图书馆空间是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要求。

(三)空间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

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家庭的房屋为例,随着家庭成员数量、年龄的变化,家庭成员的需求也随之改变,而房屋空间的功能也会随之改变,使之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公共图书馆与之相同,不过由于服务群体、内容等的多样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也可能随之增减,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如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所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空间将不再单一,会不断寻求转型的机会。

二、公共图书馆空间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规划不完善,使用率低

国内的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基于传统的图书馆设计理念,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办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应该把读者放到第一位,争取到每一位可以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并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2]。而传统的图书馆设计可能导致图书馆的功能缺失,再发展过程中,更难激发读者走进图书馆的热情,使得图书馆的部分空间无法发挥其功能,使用率低。图书馆在前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就应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辅以灵活的空间布局,应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二)缺乏多元化空间,本地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导致部分城市建筑千篇一律,而在图书馆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与现代化城市景观一致,公共图书馆的设计也并不出彩。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格局较为单一且大同小异,不具备本地特色。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的文化中心之一,需要承担起市民的部分文化生活,多元化的空间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图书馆也不应该局限于馆内的空间再造,应与城市内景观相结合,打造本地特色,将公共服务空间积极打造成为一个多重性功能融合和方便快捷一体化的多元文化服务公共空间[3]。

(三)缺少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共享空间

由于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存在馆舍面积不足、资金短缺、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后续展开的读者服务工作、阅读推广活动等,继而导致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力下降等问题。伴随着读者对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难以满足,寻求创新空间,与其他社会组织展开合作是图书馆发展的必行之路。

文旅融合是公共图书馆实现共享空间的新方法,从2018 年3 月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各公共图书馆都在文旅融合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积极寻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可以消解社会矛盾、加快文化品牌传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4]也可以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活动。

三、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现状

国外在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方面比我国进行的更早,例如美国查塔努加公共图书馆的音乐实验室,利用馆内因场所难以发挥作用的视频设备,改造了一个专业的音乐实验室,将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室变为有教育功能的音乐实验室,为有音乐梦想的读者提供专业的空间[5]。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长滩市的BILLIE JEAN KING图书馆,除了传统的阅读空间外,会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在中庭空间进行研讨会、社交聚会、展览等其他活动,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6]。芬兰图尔库市图书馆在新馆的建设过程中,使已有100年历史的旧图书馆大楼与新馆相连,扩展了旧馆的空间,并在设计过程中将19 世纪的总督府经过改造成为新的咖啡厅和会议室,图书馆内采用灵活的布局原则,由可移动家具在空间内划分了功能,使得旧馆焕发了新的魅力并增加了服务内容,为后续的空间再造提供了方便[7]。

随着国内人民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的公共图书馆同样开始空间改造工作。浙江嘉兴图书馆的改扩建结合了老馆与新馆,在连接的过渡位置设计了内向庭院,使读者在阅读之余可以感受自然,新馆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增设了自然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健心客厅心理专题空间等,更注重多元化的空间融合[8]。陕西安康图书馆将旧馆翻新,增加了馆舍面积,新增了国学专题阅览室、汉水文化专题阅览室、党建专题阅览室等特色阅览室,让老城图书馆展现了新的活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阅读场所[9]。吉林省图书馆为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对馆内既有的空间进行再造,在吉版图书阅览室的基础上建立吉版精品图书馆,是吉林省图书馆与吉林出版社合作建立,以便向读者更多的展示吉版特色,打响吉版品牌。同样,在2021年4 月23 日开放的音乐图书馆,是将过去利用率较低的视听阅览室改建而成,划分为音乐鉴赏区和影视欣赏区,可以更方便地阅读音乐类等艺术图书和期刊。

四、基于读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

笔者基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和读者需求,对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进行可行性的设计,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增加与城市的多元化交互

读者来到图书馆,除了图书借阅外,同样希望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所以需要为其提供灵活的活动空间。公共图书馆除阅览室外,也可提供如咖啡馆、书店等休闲娱乐的区域,也可在空间再造时增加中庭或室外景观,使读者在学习之余,同样可以感受到轻松的阅读环境。随着我国国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大众对于美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也可适当开发展览厅等区域,为大众提供艺术欣赏的平台,利用展览厅进行阅读推广活动,让来到图书馆的读者有双重文化体验。

(二)增加合作共享空间

公共图书馆因地域限制或城市规划,无法将读者服务辐射到全城,特别是省级公共图书馆,导致部分读者不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带来的便利。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其他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共享其活动空间,并利用分馆优势,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效益。积极融合其他文化产业,丰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增加活动形式,使读者即时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如吉林省图书馆与长春太极禅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合作创立了太极禅分馆,让小读者体验传统文化艺术,突破了现有的空间限制,增加了新的服务方式。

(三)增加更具城市特色的创意空间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独有的文化韵味,这是独属于这个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是需要保留下来的珍贵财富。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地标,更应突显地区特有文化,所以更应加强本地特色空间的建设。如设立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展区,让来到图书馆的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本地区的文化;在建筑中增加具有本地特色的符号,或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空间内部,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空间;增加特色馆藏展示区域,展现图书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感受图书馆的厚重。

五、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无一不敦促着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如今读者的需求,因而空间再造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关注民生,寻求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倡行创新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读者服务,形成和发展以读者服务为动力机制的公共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馆空间服务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