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玙君
(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材质,作为一种表现语言,在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师们常常会在对材料认知与感受的基础上,让材质介入作品,使作品在视觉和触觉层面得到更为强烈的延展与表现。我们的设计教育亦将材质语言教学作为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它是后续各阶段训练的基础,也是设计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
材料教学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出现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包豪斯学院早期的教学实践。在今天的设计教育中,对材料的认知、思考与应用依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在接触材料、感受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材料进行更有效的表达?如何将材质要素更好地融入设计教学?如何摆脱教学中的限定与塑造,让学生的内在力量得以生长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和研究更为合理有效、更符合今天设计教育的材质语言教学方法与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造型基础和形式基础,旨在对学生进行观念与思维上的引导与启发,为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材质语言的教学通常分散在各基础课程某些阶段的教学中,不会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出现。从前期的各基础课程到后续的专业课程,针对材料的教学内容从未间断。比如,造型基础课程中的材料教学,主要是对已有材料的拓展和新材料的应用,鼓励学生借助不同材质的材料丰富画面;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材料表达逐渐脱离绘画性,并往二维半方向发展;三维设计基础是基础课程中对材料、材质语言的挖掘探究最为深入的,需要在材料探究的同时用材料构建立体空间形态,寻找各种材料潜在的视觉与触觉的可能性,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分解、重构、形态提取等,进一步转化为设计语言并应用于设计。
从整体上来看,关于材料的教学在各基础课程中都涉及到一些,亦有逐步的深入和拓展。然而,这一部分内容在时间上还是相对较短,且较为分散。由于没有形成连贯而系统的教学,学生在材料领域的学习通常是点到即止,缺乏更为深入的延续。材质语言的内容在各课程的教学中,很容易处于一种从属的状态,不便宏观地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材质语言训练,学生的学习也仅仅是浅尝辄止。甚至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上的局限,对材料的探究常常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的思考与实践。如果学生在材料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仅仅停留在初步体验和感受的层面,缺乏深层次的延展,将无法在材质表意上有真切而深入的体会。
在今天的设计基础教学中,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是更为广阔的视野,材料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突破,向着更为生动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好的课程教学永远鲜活,不是被限定的固定僵死的教学材料,而是一个开放、动态和变化的过程。
材质语言作为设计基本要素形、色、质中的重要分支,在后续的专业学习及设计实践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学生需要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基本的材料知识,能够在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需要正确地选择与应用材料,让材料真正能够服务于设计。我们的教学目的,重点并不在于给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在材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和再创造。
设计基础课程中材质语言教学的目的如下:
第一、熟悉和了解各种不同材料的属性,加强对材料的认知与感受。材料的广度和深度一直都在不断拓展,设计师在材料的使用中也有着更多的选择。唯有在深入了解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选择和利用材料,用材质表意。材质语言教学借助一系列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材料的认知和理解,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第二、研究艺术作品中不同风格下材料的表达,对材料具有独到的鉴赏力和敏锐的感受力。设计师自身的感受力很重要,却并非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材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自身探究和思考的习惯,引领学生在思维上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创新。只有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才能在设计实践中有所突破、独树一帜,才能做出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来。
第三、在实践中丰富材质语言,在设计实践中借助材质要素进行灵活多样的表达和创造。材质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材质深入的分析以及一系列的材质实验,探究材料多样化的视觉表达。教师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拓展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将材质要素应用于设计,从而增强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通过实践,材质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各种材料的感知是材质探究的第一步,是对材料初步的观察和体验。材料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在选择材料之前,必须在实践中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只有对材料有足够的认知和感受,熟悉与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才能在材料的选择上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意义上将材质要素与设计的意图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创意的优秀作品来。从传统材料到相继出现的各种新型材料,材料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更为宽泛的可能。不论是传统的、现代的、天然的、合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每种材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成为设计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金属和木材,在视觉触觉上有着很大的差别,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尽可能地多接触各种材料,感受材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会每种材料独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能动的个体,参与到对各种材质的感知中。这是一个鲜活的、开放的、自由的过程,有着宽泛的空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在这一过程中被调动起来。在对不同材质的观察和思考中,学生会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材质语言体系。并且,不同的人会对不同的材料产生兴趣,并引发后续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这些材料有更为深入的探究。
学生前期对材质的接触和感受是宽泛的,在对各种材料有初步的接触和感知后,对材料的丰富性、材质的多样性有了真切的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某几种或某几类材料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引导他们对感兴趣的材料做进一步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和思考。
这一阶段的材质探究的内容,包括材料的物理属性、文化属性、精神联想等,还要分析用这些材料做的艺术作品、设计作品及相关的艺术家。比如,铁钉这种材料,除了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物理特性,还有深层的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属性,这是材料研究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此外,用铁钉这种材料来做作品的案例和艺术家也要一一找出,并做相应分析。对材料属性的深入探究让学生明白,在艺术设计和创作中,材质的应用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材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与该材料相关作品的分析则让他们通过材质应用的实例,接触到材质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以此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后续的设计做好铺垫。
对材料的思考要回到材料本身,以格物致知的态度去探寻材料的本质。倘若没有这一过程,我们对材料的应用就容易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意义的生发。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与材质相关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调研、集体讨论、教师深入讲解分析等形式进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就材质语言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与学生,都应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教与学的双方互相参与。伽达默尔曾将“游戏”描述为理解的基本方式,在具有开放性的材质课程教学中,学生当是在“游戏”过程中全神贯注并自发地发现、思考与自我表现。我们的课程并非僵硬、固定的教学材料,而是一种开放的状态。教师完全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在材质领域自发的、能动的思考。
这一阶段对于材质的思考将会非常深入,学生对材料的思考不至于停留在简单的感观层面,而是深入到材料的内在本质。对大量艺术家或设计师作品的分析亦能帮助他们将材质和表达联系起来,打开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更多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的探究,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学过程不再是受限制的构造,而是一种开放状态下的生长与创造。
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在对某种材料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提炼材质语言要素,进行材质实验,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在之前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对某种材质有深入的了解,在材质语言表达上也会形成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设置各种练习,让学生积极地尝试用各种方式利用或改变材质的原有特性,进行表达和创造。比如,“同质”表达练习,用一种材料进行多种语言的表达,以及用两种不同材料组合的“异质”表达练习。这类练习可以从材质实验开始,学生凭借自己对材料的认识进行实验,在实践中寻找材质的各种形态语言,体会材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呈现,构造新的形态,为材质赋予新的活力。
材质形态语言的重构与再创造,是材质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所有前期对材料的认知与感受,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验材质的魅力,并最终将材质的语言融入设计。
“语言能让某种东西显露出来和涌现出来,这种东西至此才有存在。”(伽达默尔)当“游戏者”专注于他自身时,才会有不断的生发、生长。教师的教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具有开放、生动特指的课程教学不会局限于教学内容本身,而是在学生和教师双向积极地参与和互动中得以生长,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因而,对材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当是建立在思维转换、真正理解和感受基础之上的学生内在动力的迸发。
其一,宽泛的视域、大量的积累
在材质课程的各个阶段,要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实践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开阔的视域和大量的积累会在潜移默化中打开学生的视野、丰富它们的表现语言、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同为一棵树提供养分,这种不断积累的内在力量会促使他从各方面生长和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材质领域有持续的研究和思考,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
其二,生动、开放的教学过程
在材质教学的过程,不再是被动的局限的知识传授与获取,而是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自由的生长空间中得以发挥,在自主性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这是一种建立在理解和对话基础之上的积极主动参与和投入,而不是学生被动地、简单地接受与学习。例如,对材质语言的深入思考、材质语言的拓展等,一定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我的探究与思考。如同约翰.密尔提到的,“像一棵树”那样“生长”,并“从各方面发展起来。”我想,倘若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生动而开放的意义生成的过程,学生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更新自身,在对话中得以丰富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