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芳 于文静 郑晓晔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2)
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而基层党组织作为宣传、组织、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体,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还能够发挥出它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根基,是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绝大多数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同的,并用来启发和感染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以及在价值观统帅下形成的行为规范、制度规定以及物质表征,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如果将企业比作船,那文化就是帆,党建工作就是舵,三者共同联动发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坚定不渝地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持续推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这一要求贯穿于国企改革全过程。
近几年,石家庄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形成了一些好经验,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时,石家庄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有声有色,品牌示范效应凸显,带动了全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和主阵地,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取得1+1>2 的效果?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探索实践路径者则更少。因此,深入研究石家庄市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模式,既是石家庄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石家庄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推进的新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本文通过深入石家庄市国有企业调研,总结先进国企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对标国内大型央企的标杆示范,比如,国家电网、中国邮政等,结合石家庄市国企实际,提炼概括了石家庄市国有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融合新模式-----“三对接”“四融合”“五强化”。
近年来,石家庄市国有企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建设强有力的国有企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展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达标工程和创先争优活动,培育、选树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党员先锋岗,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引领,推动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质量整体提升,使党的旗帜在国有企业高高飘扬。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厚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石家庄市国有企业开展了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企业文化示范点、精神文明示范岗培育创建活动,有力地带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对于统一员工思想、协同组织行为,对内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助推战略落地实施,对外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实现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接”就是要着力发挥石家庄市国有企业党建的独特优势,找准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实现党员先锋岗和精神文明示范岗对接、支部示范点和企业文化示范点对接、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和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对接。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将党员先锋岗和精神文明示范岗有效结合,在培养党员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的同时要求其不断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管理中去,运用到工作中去;其次是将支部示范点和企业文化示范点对接,将企业文化贯穿于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另外还要将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和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对接,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在推进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建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方面有显著成效,起到较好的标杆示范作用。
随着石家庄市国企党组织工作的日益发展,国企党建发展研究已经在当前企业管理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作为企业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机融合与发展对企业整体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国企党建与文化工作者根据石家庄国企思政环境特点,开展了两者融合与合作的发展研究。
目标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存在普遍的联系。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一致。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为企业改革发展与生产经营服务的。
在石家庄市国企管理体制中,党建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都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两项工作也是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同步发展的。“党建+文化”共同发展的全新模式,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能。特别是在国有经济体制下,当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时可以更大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效益。特色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党的各项建设融入文化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特征。这一特征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也是国企精神精髓的体现。
组织融合:统筹谋划抓创建。国企党组在全系统内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和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起到了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局,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促进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实、入心入脑,提升基层党建和企业文化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积极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共同发展。究其根本,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党建工作,要从人民群众抓起,企业要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发展的。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出发点,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一个团队的集体精神和集体意识。基层党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带动群团:群团组织是企业联系职工的重要平台,通过关心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职工正当的权益,关心青年的成长进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培训等,培养职工群众的主体意识,广泛参与企业的管理,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党员带动群众:一个企业里面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不仅要靠员工自身的努力,更要靠企业中模范人物去示范,去感染,去引导。
阵地融合:习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阵地建设作为企业党建和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和文化宣贯阵地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拓展企业党建的渠道,丰富党建工作,从而达到党建和企业文化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效果,打造党员和员工的学习平台、工作交流平台、风采展示平台。
活动融合:把党组织的活动与企业文化组织的活动二者有效结合,以员工为核心,深入党员群众,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与员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从而激励员工斗志,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活动策划时要遵循思想性、时代性、行业性、群众性和创新性等原则,融入党建和文化的元素进行系统化、模块化的设计,使活动更好地实现传承理念、弘扬文化的作用,同步推动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它反映了企业特质,对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掌握企业文化的特点及企业文化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并做好企业文化构建,对提高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企业文化在推动党政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强化提升学习能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能力。围绕中央、省委专题学习部署,系统性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巡讲、竞赛等活动。注重新媒体学习工具的运用,以博大的胸怀向竞争对手学、向兄弟单位学、向基层员工学、向周围同志学,注重学习的互动性、学习效果、学以致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强化完善服务规范:以完善的服务规范,突出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公益。
突出榜样作用:为了更好地突出基层先进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达到内树标杆、外树形象的效果。建立全省劳模梯队,完善劳模资料库,打造有社会影响力的劳模工作室;设置先锋书架,编印强企先锋故事汇;注重对基层老黄牛式的先进表彰和宣传;年轻员工创业创新典范选树;注重榜样选树过后的持续学习、培育、提升;提倡、尊重基层一线员工、党员在经营发展、服务实践中的首创精神。
浓厚廉洁氛围: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全面提高。开展常态化廉政主题教育,在企业建设中突出廉洁专题。举办“德廉文化”道德讲堂;建设廉政宣传长廊、书吧等新阵地。从而推动企业廉政建设,形成廉洁自律的企业氛围。
营造和谐环境:以传承“用户至上、员工为本”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和睦团结、积极向上的内部发展环境及和谐顺畅、互助共赢的外部发展环境,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内加大对员工的投入、培训等;开展职工文化节和职工小家建设;组织员工家访活动;实施暖心工程(比如:困难补贴、慰问外勤员工、员工退休座谈、纪念等),党群“谈心月”活动;加强与政府沟通,积极参与各种社区公益活动,培育维护客户关系等。企业内部协作高效,干群关系融洽,职工收益不断增长,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企业外部环境和谐,企业形象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