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欢
(新疆库尔勒市第三幼儿园,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愈发注重强化小班幼儿的审美情趣与感性经验,确保幼儿逐步具有创造性与个性化表达的能力,帮助其懂得享受并欣赏生活的乐趣。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避免开展标准化的教学活动,不可过分注重讲授技能技巧,应更加注重调动并激活幼儿的兴趣。近些年,针对小班幼儿所开展的绘画教学活动出现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兴趣;而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调动幼儿兴趣,持续强化绘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生动性。基于此,围绕依托游戏活动强化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幼儿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年龄特点均直接影响着幼儿阶段的绘画教学难度。在此背景下,教师应选取幼儿具有浓厚兴趣且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游戏活动并将其融入到绘画教学活动中。通过深入挖掘幼儿的潜能,使其直观感触多样化的游戏题材,确保幼儿的各项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引入“车轮滚滚”“娃娃吃饭”等游戏活动;上述游戏与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年龄特征较为符合。在选取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着重选取趣味、新颖的绘画内容。比如,在围绕有趣的泡泡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吹泡泡,引导其观察泡泡的大小与形状。通过引导幼儿感知游戏活动中的泡泡变动,强化其对于泡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抽象派画作《圆之舞》展现给学生,明确泡泡的具体空间、位置、大小、色彩,强化幼儿对于泡泡的深刻认知,为后续绘画泡泡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愈发注重强化小班幼儿的审美情趣与感性经验,确保幼儿逐步具有创造性与个性化表达的能力,推动小班幼儿逐步懂得享受并欣赏生活的乐趣。因此,小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游戏化元素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深入玩家游戏活动中的教育元素;其中,游戏化的语言可推动幼儿主动参与绘画活动,切实有效地增强幼儿绘画教学效果,提升幼儿的绘画素养。游戏化的教学语言有助于引导幼儿感知绘画活动的独特魅力。在日常的绘画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班幼儿对于与动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拥有浓厚兴趣。在此背景下,笔者将故事引入到绘画教学活动中,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推动其从无意识涂鸦转变到有意识涂鸦。在围绕竖线、横线进行练习时,教师可讲解黑猫警长的故事,持续强化小班幼儿的责任心、正义感,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多数小班幼儿在听完上述故事后,极易产生强烈的正义感、责任感,主动绘制捉老鼠的笼子。基于此,教师也应呵护幼儿的爱心与责任感,帮助其绘画捕鼠工具。
再比如,在绘画学习活动中。部分小班幼儿无法把控树与横线之间的间隔,对于上述问题,教师也可引入游戏化的教学语言:你看过宽的笼子缝隙很难关住老鼠,你需要将铁丝夹在中间;若斜线、横线之间存在缺口,那么老师很容易从洞里面钻出来,你需要快快把缺口补上。部分幼儿可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绘画活动,甚至还会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简而言之,游戏化的教学语言可营造身临其境之感,使幼儿明确绘画并非是为自己,而是为故事情节,进而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学生关系,可使幼儿可无拘无束地进行创作。
在组织小班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手段,则可充分尊重幼儿的特点,帮助教师明确、清晰地了解小班幼儿。小班幼儿易受外界影响且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肌肉发育不完全,无法准确地运笔。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依托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与游戏操作工具,强化幼儿的探究精神;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年龄特点,选举易于操作、易于掌握的游戏工具。比如,教师可选取以下的游戏用具:
第一,又粗又短的油画棒,其有利于小班幼儿拿取,还可帮助其了解绘画方法。
第二,彩色水笔,大多数小班幼儿极为喜爱彩色水笔,该种绘画工具可将清晰的线条、鲜艳的色彩涂抹在画纸上,便于幼儿进行涂鸦。部分幼儿经常在椅子桌子脸上手上进行绘画,能够给其带来快乐与满足感。
第三,海绵画与手指画,幼儿可以运用海绵或手指制作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绘画作品。若小班幼儿在年龄因素的影响下,不善于运用相关工具,则可用手创作画作。
第四,剪纸与撕纸相融合。通过剪、撕等操作,有助于锻炼幼儿的灵活性,强化其肌肉协调感,锻炼大脑、眼睛、双手的协调性。
第五,实物印画、纸团印画、棉签画、泡泡画等多样式的绘画模式,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可强化幼儿的探究欲望,使其始终对绘画活动保有充足的兴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主管单位愈发重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目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玩始终是第一要务。因此,教师可将美术工具转化为多样化的绘画模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玩的核心主旨,进而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也可对材料的多种画法进行深入挖掘,调动幼儿探究欲望与好奇心,强化其创新素养,使绘画能够始终给予幼儿新鲜感。
比如,在使用油画棒时,多数幼儿只是用油画棒竖着画。由于小班幼儿不具有充足的耐心,其很难耐心、有序地进行创作并用油画棒将色彩填入图画的轮廓线内。而长时间下去,小班幼儿很可能会产生索然无味之感。因此,教师可引导幼儿撕掉油画棒的外包装,将油画棒横着进行涂色;这有助于提升油画涂色的效率与速度,带领幼儿运用油画棒的多个部位进行涂色。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引入海绵引导幼儿在海绵涂抹油画棒,用海绵将纸上的印迹擦除,这能够产生多种绘画效果。简而言之,上述教学策略可引发耳的赞叹与惊奇,使其了解到绘画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其对于绘画的学习兴趣。
当前,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幼儿处于高度愉悦、舒适、开心状态下所创作的,但这也会使得幼儿的绘画作品较为凌乱。尽管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大多为简单的线条,而成年人或许承认无法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但在对绘画游戏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严格依照鼓励、肯定的基本原则,对幼儿的劳动成果予以充分赞赏,不可打击幼儿的信心,积极肯定幼儿的各项绘画成果。同时,教师可依托游戏化的语言帮助并点拨幼儿,增强幼儿对于绘画创作的信心,使其积极融入于多样化的绘画活动当中。
比如,在绘画花园时,教师可扮作蝴蝶。哪名同学画的花园更漂亮,则可以到他身旁夸一夸。诸如“我好喜欢这里的花园啊,这里的花真漂亮。”上述游戏化用语可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其能够认真仔细地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在对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巡视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将不同样式的印章奖励粘贴在作品旁。班内部分幼儿兴奋地相互交流,认真地数着自己所获得的奖章。部分小朋友会相互比较:“我比你多两个,我比你多三个。”当然,也有部分小朋友没有获得充足的印章,对此,教师可告诉他,若你能够画出漂亮的花,我明天可以多给你一个奖励印章。简而言之。趣味、生动的游戏评价方式有助于调动幼儿兴趣,使其对绘画活动产生浓厚的期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游戏化的评价活动时,教师不能过度注重作品是否好。而应注重调动幼儿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其绘画技能,使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具有充足的迷恋与向往。
在完成集体绘画活动后,教师也可在班级内设置专门的美术展区域,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绘画技能,维持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室内设置的美术区域并非是单一的游戏投放区域;相应地,教师还应将绘画与手工相融合。
比如,在《苹果娃娃》绘画任务中,教师可运用废旧较厚的塑料袋制作苹果型贴纸,在硬纸板上用夹子固定带有镂空图案的苹果塑料纸;在海绵上用油画棒进行绘画。一旦遇到镂空区域,则小班幼儿可运用海绵擦除;借助油画棒绘制娃娃的五官表情。在制作撕贴画时,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绘画狮子的五官,用贴纸制作狮子的毛发。在制作《快乐的小鱼》油水分离画时,教师首先可引导幼儿绘画海洋里的海带与小鱼;用笔描绘出蓝色的海洋。在制作《漂亮的围巾》弹珠滚画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幼儿绘画围巾的外轮廓并将其放入盒子内;用沾满颜料的弹珠滚动图画;再将图画晾干剪切即可得到弹珠滚画。
在美术延展区域,教师可融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实践,使其主动参与绘画活动。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绘画教学活动中,若教师可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则有助于走进幼儿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强化绘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小班幼儿充分感知绘画艺术的美感与乐趣。此外,教师还应对幼儿所展现的创造力予以肯定,借助美术延展区域丰富绘画教学内容,将绘画与手工相融合,深入挖掘小班幼儿的艺术潜能,强化其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游戏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游戏化的元素融入于绘画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游戏化的绘画内容,确保幼儿想要玩;依托游戏化的教学语言,推动幼儿愿意玩;运用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喜爱玩;引入多样化的绘画方法,确保幼儿乐意玩,对幼儿的绘画成果给予鼓励与肯定;设置拓展类型的美术游戏区域,保障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进而从多个维度增强绘画教学与游戏元素的融合度,切实增强幼儿的绘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