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权益保障研究

2021-11-26 20:02谢美娟谭华勇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宿舍学校管理

谢美娟 谭华勇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中国高等教室也在因势而新,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因此,高等院校的学生权益保障发展也应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而进行改革穿心,通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大学生主体意识,从而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一、查寝中对学生隐私的侵犯

高校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对高校的管理能力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一般而言,高校宿舍楼的电路比较陈旧,承压力较弱,所以无法承担大量的用电压力。同时,学生缺乏自我监督的用电习惯,容易在使用电器时,忘记关电,从而导致出现火灾等安全事故。为保护学生楼宿舍安全,防止学生违规电器使用而引发的火灾等安全事故,高校一般都明确指定了哪些电器是违规电器,禁止学生使用,否则进行全校通报批评。

但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少商家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主要群体,生产出许多方便高校宿舍生活的小电器,因此,学生们在使用违规电器受到批评与使用违规电器带来的“幸福感”相比,宁愿通过偷偷摸摸地藏着使用,承担被通报批评的风险。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为了躲避宿管人员的安全大检查,或者学校相关部门的检查,直接将电器等相关设备锁进自己的柜子里,因此,学校要有效地开展宿舍安全检查,往往没有成效。对此,宿舍管理人员会在学生上课或学生不在宿舍的时候开展突击检查,甚至直接翻查学生的私人空间和物品,这直接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从而爆发宿舍管理员与学生之间的冲突。

二、勤工助学学生的基本劳动报酬无法实现

因为历史、现实等原因,高校招生的学生来个全国各地,必然会有一批生活较为拮据的学生。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体验生活,赚取零花钱,也选择参与勤工助学。为解决学生的生活压力,学生们可以选择校外兼职,但是校外兼职,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导致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压缩,导致学生成绩出现问题。因此,一般高校为缓解学生的生活压力,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但是勤工助学的岗位没有被高校高度重视,觉得只是给学生以缓解生活的压力,加上经费有限,所以给学生开具的月工资较少,而又因为学生时间较为零散,学校工作量也时有不同,所以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的工时进行明确的规定,甚至出现挤占学生的空闲时间。但是学生又因为是学校提供的岗位,知道学校是为学生考虑,本身也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无法提出保障自我权益的诉求。

三、忽视学生组织中学生平等关系的建立

大学的学生组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一般,都是品学兼优比较突出的同学担任主要负责人。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高校对学生组织一般采取指导为主的培养模式,缺乏必要的监督模式,所以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高校的学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官僚化的趋势。普通学生在大学的社交、社团活动基本上都由学生组织负责。在学生组织出现服务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组织中的“学长学姐”、“部长”等对普通的学生干事出现颐指气使、随意谩骂的情况。而普通学生遭受了不公正地对待时,因缺乏维权意识,或者本着不想惹事的态度,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去申诉自我权利,但也慢慢地对学生组织,对学校产生误解,感到失望,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四、忽视师生冲突中的学生诉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法制宣传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法制的了解逐渐深入,对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增长,因此不像传统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是言听计从,而是会提出自我的诉求表达,如果教师无法适时加以改变,就容易产生师生冲突。师生冲突不仅在教师与学生的情绪、角色和文化等因素的互动中酝酿,而且在学生与教师的冲突解决中,因为社会构建中的学校制度和教师的实际行为,使得学生处于被隔离、被言说的客位,而无法顺畅地表达自我诉求,从而导致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对立。

目前高校比较关注高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建高楼、建立大型的活动场所,注重对科研的投入和师资的培养,以争取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高校应该在关注高校硬件软件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应重视学生是高校主体的地位,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对高校管理的感触与诉求表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是人的教育,对此,高等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学生的权益保护。

首先,强化学校法律法规管理。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以来我们也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所以导致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学生对教师只能尊重和服从。受这个观念的影响,教师缺乏对法律的尊重,没有树立法治至上的观念,这个观念在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学生已然不再接受,所以容易造成冲突。所以,推进高校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途径。学校一是要完善学校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立”和“修”的科学发展,二是要从不同的角度指引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次,科学管理进日常。学生安全是学生教育的底线,维护学生安全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能因为目标的合理性,而忽视过程的合法性。进行宿舍安全用电管理过程中,除了政策宣讲、案例展示等日常活动让学生入脑入心,但同时也应该提升高校对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如引进科技加强对宿舍用电的监管,通过检测宿舍电压的起伏,明确学生用电的模式,从而精准地发现学生用电器的情况,实施精准的管理,避免地毯式地对学生的生活空间进行侵犯。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涉及学生日常的生活各方面也应该予以提升,应该了解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方便的电器设备,而不是执行一刀切。如学生喜欢用吹风机、小火锅加热食品,宿舍完全可以进行宿舍的电器改造,在每层楼设置专门的生活角,让学生可以自主地使用小电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从而提升对学生的归属感。

再次,以人为本落实处。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度性地保证管理教育的实施,在制定事关学生各个方面的政策的时候都能够以人为本,切实地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法制法规的政策的引导下,对学生实施管理和帮扶。勤工助学是学校暖人心怀的一项阳光政策,但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与社会大局相适应,而不是用以做好事的心态去要求学生应该回报识趣和感恩。如每周只要是没课的时间都必须到老师办公室帮忙处理基本的文印事物,帮忙老师在各个办公楼之间奔跑传送文件,但是工资确实以月计,只有一两百元,报酬无法与学生的付出得正比,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食堂饭菜也在时不时地涨价,学生可能通过勤工助学来减轻自己的生活负担,但是花费的时间却让自我学习时间流逝。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就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重点是“一切为了学生”,将人类社会的进步充分降临到学生本身,提升高校的人性发展,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把管理观念转变为服务观念,在给予学生关怀的活动中,应该积极地进行科学的制度配置,要配合学生的真实理想和实际诉求,把学生的日常真正迫切和真实的需要纳入制度考核的范围,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基础,强调学生管理中的主体的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和管理,而不是将学校理应给学生的关怀绑架学生行为。

最后,监督制度需完善。“如果管理者仅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使系统具有既定的方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的主观角色被隐藏和具体化。”1关注学生诉求的表达,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将学生的建议纳入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既可以帮助高校拓宽思路,增强制度的可行性,也提高了制度在具体日常中的真实操作性,从而提升整个制度的科学性。

除了将学生的实际诉求纳入高校学校政策的制定,但通过也必须赋予学生监督学校制度落实的权利,通过制定固定的诉求反应渠道,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这不仅有助于学校管理的改善,还有助于学生参与管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管理,也有利于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系统缺陷。

在依法治国基本原则持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发展,以及大学生法制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高校应该增强学校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和提升依法治理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应该增强学生的权益意识,让学生对自身的人身权、隐私权、人格权等有科学的认知。而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高校一定的行政职权,高校就更应该严肃认真合法高效地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科学化学生的管理机制,实行依法治校,才能够确保学生权益的实现同时也通过提升学生群体的法律意思,这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宿舍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学校推介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