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华裳
——浅议古诗词中的中华衣裳之美

2021-11-26 20:02:25薛伟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服饰诗词色彩

薛伟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中华传统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历经朝代的更迭,其形制样貌产生着诸多的变化,却又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为本源万变不离其宗,形成了独特而深邃的脉络体系,成为整个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表征。对服饰文化的研究除去相关的文献记载,陶俑壁画等的内容,那些吟颂传唱历久弥新的诗词歌赋以优美,婉转的形式记录了历史长河中那些经典迷人的服饰形貌,至今读来,心旷神怡,意犹未尽,“云想衣裳,花想容”“粉胸半掩疑暗雪”“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些优美的诗词歌赋让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魅力,也让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服饰形态。然而,中华诗词博大精神,中华衣裳精彩纷呈,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在此,我们仅遴选日常耳熟能详的具有代表性的个别诗词,从色彩、形质、材质三个方面进行浅略分析,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一、绝色华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服饰早已失却了应有的色彩,而这些诗词里却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的青色的衣领,让我们看到数千年前让一位女子思念的男子的衣衫的色彩,“青”色有多种说法,一说为介于蓝与绿之间的一种中国特有的颜色,一说为靛青色,一说为黑色。较之第一种说法,靛青和黑色更具说服力,犹以靛青更为妥贴,靛青是一种深蓝色的染料,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蓼蓝草更深,这是一种比较容易获得颜色,也是传统服饰中较为多见的色调,表现以稳重、内敛。李渔《闲情偶寄》有云:“无论少长男妇,皆衣青矣”,年轻人可着艳丽色彩,但无论男女老少均可服黑(青),且“青之为色,其妙多端,不能悉数---”黑(青)色作为一种最为中庸的颜色,不似其它色彩的艳丽张扬,是人们日常的一种普遍选择,且秦朝之前,崇尚黑色,认为黑为水德。对于黑(青)色的使用,可以看出古人内敛,追求中庸之道的重要思想内涵。

当然,诗人对那些美好女子的描述也多喜用美好的服饰来衬托她们的美,除了中庸“青色”女孩子们更喜欢搭配一些明亮的色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中描写了一位穿着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的女子,年轻的女子穿着紫色的小袄黄色的长裙,对比色的搭配讲究面积,明度纯度的巧妙配比,短与长的搭配,有花纹的浅黄色与紫色的搭配,由此来看古人不乏配色高手。陈祚明(清初诗文选家)言:“写罗敷全须写容貌,今止言服饰之盛耳,偏无一言及其容貌;特于看罗敷者尽情描写,所谓虚处著笔,诚妙手也”。辞中通过服装的描写衬托年轻女子的美,特别是通过明艳的色彩对比获得了良好的衬托手法。再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蓝色的衣衫,杏黄色的裙子,又是一组强对比色,通过蓝与黄的色彩描绘,衬托穿着者的年轻与美丽。

唐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一种石榴裙的描写很多,“红裙妒杀石榴花”“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血色罗裙翻酒污”“不信比来长一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山石榴花染花染舞裙”。这些诗句中所描述的石榴裙就是指唐朝时期极为流行的一种鲜艳的红裙,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就可以看出石榴红裙在当时有多么风靡。而至宋代,则崇尚一种被称为“天水碧”的色彩,相传这是一种误染,却意外得到了一种青碧如天空的颜色并成为流行色。“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双头莲子一时化,天碧秋池水如镜”。都是描绘这种色彩的名字,单是这“天碧色”的名字就能想象古人是何等的浪漫,这如天空一般的颜色是多么美丽。

二、形美华裳

历经朝代更迭,传统的服饰形制从简窄到宽博再到清俭,善变而未离其踪,其中不乏词藻形容。“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张衡的《四愁诗》中提及襜褕,所指为两汉时期的一种宽博下垂的直裾之衣,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摆部分裁剪为垂直。两汉时期曾流行两种深衣,一为曲裾,一为直裾,深衣因“被体深遂”而得名,其服饰形制有着深刻的寓意,首先,从深衣的裁剪形式上,深衣属分裁后再缝制在一起,因此上下分裁意味着两仪,上衣分成四幅,是四季的含义,而下裳用分为十二幅,则意为十二个月。因此,深衣裁剪形式告诉人们要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而深衣的形式来看,其袖宽肥,而至袖口收拢,象征天圆,即为天道圆融,领口处呈现直角相交,则意为地方,地道方正。深衣背后有一条由上至下的直缝,寓意人道正直,平齐的下摆寓意权衡。此为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由此看来,深衣所体现出的古人天衣合一,包容万物的思想美德。早期由于曲裾层层围裹身体起到很好的遮蔽作用,广为流行,直裾相对宽松不能为正式场合穿着,后至东汉末年逐渐成为男子广泛穿着形制,并被视为定情信物,此一名美人赠我貂襜褕便可窥一斑。

“慢束罗裙半露胸,脸似芙蓉胸似玉”周濆的《逢邻女》描写了唐代女子的时尚形象。传统服饰的形制以上下连属和上衣下裳为主,上述襜褕即为上下连属,而襦裙则为典型的上衣下裳,至唐代襦裙,裙高至胸部,裙腰之上,粉胸半露,胸下束锦带,另有外着广袖大衫,大衫为轻薄纱罗,手臂胸部若隐若现,正是所谓“薄罗衫子透肌肤”,展现给我们的是包容大气的唐朝服饰气象。对唐代服饰的宽博之象,描述甚众,孟浩然的《春情》:“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再如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裙拖六幅湘江水”;曹唐《小游仙诗》:“书破明霞八幅裙”----至中晚唐时期,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开放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服饰的宽博程度达到了一定高度,女子的裙子以六幅为尚,而六幅相当于现代的三米,至后期达到了七幅,八幅之广,用料之多可见其奢靡,以至于影响了行动,不仅如此,唐代还流行披帛,坐时衣带萦纤草,披帛是一种长窄的巾子,以纱罗制成,披于肩背,搭缠两臂,可以想象唐代女子披着长长的披帛,裙长曳地,宽博飘逸,婀娜多姿,如仙美眷,可想而知。至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儒家思想禁锢,宋代女性服饰不再奢华艳丽、雍容华贵,取而代之的是清丽灵动、简洁淡雅,“白襦女儿系青裙,东家西家世通婚。”这句诗展现给我们的则是宋代女人的素雅清俭之美,无论是色彩上,还是款式形制上,都是简洁淡雅的。黄机《浣溪沙》云:“墨绿衫儿窄窄裁。”一千多年前宋代深闺女子的形象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她们清丽婉约,一如那个时代流行的宋词。

三、质感华裳

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入月雈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诗经》中早早出现了关于养蚕制丝的记载,在当时已是劳动人民的普遍生活状态,老百姓穿着精布衣料为达官贵人养蚕织布。先秦时期,我国的纺织技术就达到了很高水平,《楚辞》作为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此多有记载,且楚人好华丽服饰,《九歌·大司命》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能营造出如云朵飘逸的衣服的面料必然是灵动轻薄,而当时“绢、罗、纱”这一类的华美面料,屈原喜用花草为衣裳,“华采衣兮若英”“荷衣兮蕙带”“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里的“芰荷”“芙蓉”不可能是真的花草,更不可能是葛麻,那就只有像“罗、绮、锦”这一类的精致面料,这些面料在当时都已出现,在一些楚葬出土中可以得到证实。

谈材质之美必要谈唐时衣裳,“绮罗丝缕见肌肤”唐代的丝织工艺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在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就描绘了穿着大袖罗衫的仕女形象,而值得一提的是所描绘的一些女子是不穿内衣的,而是以纱层层包裹身体,讲求身体皮肤在纱中若隐若现之美,纱薄如蝉翼。

传统服饰多有装饰,尤以刺绣为多,刺绣精美绝伦,变化万千,是传统服饰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诸多诗词关于面料纹样刺绣也多有描述,杜甫《丽人行》:“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身着华贵的罗衣的美丽女子,罗衣上有用金银色线绣成的孔雀和麒麟,在薄暮的春色中闪烁着炫目的光芒。在西安法门寺地宫发掘的丝织物中,就有蹙金绣的织物,包括半臂、拜垫、袈裟、案裙等。这些服饰品大都以红底上绣金色纹样,历经千年而不朽。所谓蹙金绣,其所用绣线外面是捻金丝线,中间加一根蚕丝线,外面缠绕金丝强捻而成的复合线,每米蚕丝上绕金箔三千捻回,且所用捻金线的最细直径仅为0.06 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如此看来,当时的工艺水平之高,着实令人叹服,可以想像这些金银丝线所绣成的服装其华美程度。

除了描写精美材质的诗词,也有描述纺织工序的诗词,如李煜的《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捣衣也称捣练,如张萱的《捣练图》,所谓捣衣是指在古时候有些衣服原料,像罗纫、缟练等。属于生料,需要用木棒进行敲打,使之平贴柔软,有时是在衣服制成之后进行捣锤。皆称为捣衣。

结论

《九歌·山鬼》一篇有云:“若有女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描写的是山中女鬼的形象,身披薜荔,腰束女萝,凡诗词歌赋写人者,多以服饰为衬托,故诗词与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服饰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诗词之美,通过诗词我们可以了解服饰特色,不止于服装,诸如服饰品,妆容,仪态都多有涉及,不仅是服装的色彩、材质和形质,还有内涵的深层文化思想理念,都是我们对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华诗词以完整系统脉络反映出服饰的发展历程,这些流传千年,经唱不衰的诗词歌赋是我们生活的丰富滋养,也是作为服装工作者了解服饰发展,启发现代设计的有效途径,读古诗而晓华服。对于古诗词中服饰文化还需要继续不断深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整理文献资料,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体系。

猜你喜欢
服饰诗词色彩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4
雪人的服饰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