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1-11-26 20:02牛艳丽张丽娜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责任事业单位

牛艳丽 张丽娜

(运城学院审计处,山西 运城 044000)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的过程中,对特定的审计事项提出了不恰当的意见和评价,而产生了相应的资产损失,导致国有资产无故流失。在新经济背景中,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从严进行,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审计法的有关规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责,能够对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职期间的决策和经济活动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对于领导的失职和渎职也要如实陈述,从源头上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点分析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全程贯穿,因为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如果审计数据缺乏真实或者相对片面,都会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全面了解事业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间的具体财务收支管理情况,因此就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直接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审计风险,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一定客观性,在原则上来说无法完全规避,只是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预防,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与其他的审计风险相比,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几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首先,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因为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审计人员很难精准预测在哪个环节会引发风险,复杂程度更高;其次,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上下之间的联系,因此很难划分具体的责任,而且审计项目的时间限制较为严格,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评价,因此他们很难及时发现隐蔽的风险,进而导致评价失真;最后,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事业单位的领导负责人多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他们所做出的决策也直接关乎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如果审计结果失真,不仅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为事业单位的职业调整提供错误参考,这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建设极为不利。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并未在单位内部成立单独的审计部门,有的是将监察部门与审计部门合二为一,有的是让财务人员代替审计人员工作,导致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严重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审计工作举步维艰。[2]因为不受领导的特别关注,所以就很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受职位所限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公平性,甚至部分领导为了达到自保的目的,会对审计人员施加额外压力,这也会严重干扰审计工作的公平开展,并对审计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审计风险也由此产生。

(二)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中,事业单位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正在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但是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未做出及时改变,导致现有的审计工作程序已经不再满足事业单位高速发展的具体需求,现有的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工作环境的限制,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的风险。[3]很多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重心大多放在财务管理上,并未对审计工作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有的领导简单地认为审计也就是事后检查,与财务审核相类似,因此并不注重审计工作的环境和队伍建设,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环境相对贫瘠,领导的不重视、审计人员的不作为将直接增加审计风险。

(三)领导者的经济责任难以界定

在界定事业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时,按照政策要求管理者和领导者必须积极配合,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权力拥有者会对审计工作施加一定压力,限制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并非完全清正廉洁,而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经济问题,利益角度的不同导致他们与审计人员处在对立方向,因此不仅不会为审计工作铺平道路,反而会百般阻挠,这也导致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存在着很多变数,很难界定领导者的经济责任。

(四)其他外部因素

一是会计信息失真。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财务人员为了掩盖漏洞而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而没有被审计人员及时发现,那么这将会直接增加审计风险概率;二是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相对混乱,无法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完整材料,导致审计数据不完整,不全面。

三、事业单位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完善审计人员结构

为了降低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在事业单位内部就应该建立完善的审计机构并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同时赋予审计机构一定的职责和权利,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并交由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如此才可有效保证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这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4]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还要强化他们的政治立场和职业道德,确保他们能够在发现重大问题时能够不畏强权,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取证调查,同时不被违法犯罪者的糖衣炮弹所侵袭。审计人员要正确行使审计的监督职责,做到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做好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帮助审计人员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新经济背景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要求,同时强调以财政收支审计作为审计的基础内容并保证财务资料完善真实,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也要合理利用已经生成的项目审计结果,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合理规避。

(二)创新审计手段与方法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中,审计人员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落后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事业单位也要强化审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例如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更加及时全面地获得所需要的相关资讯,并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各项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从源头上降低审计风险。同时审计人员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审计方法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并通过对相关信息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具体把握风险导向,从源头上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最大程度的规避经济风险,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范审计操作

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新出台的审计法律法规,同时对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制度进行完善,确保事业单位法人能够做到上行下效,一言一行都谨遵法规的要求,实现国有资产配置的合理化与公开化,所有经济活动的操作规范化,每一环节都经得起监督和检查。[4]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要不断完善审计人员的工作权限,为他们的审计之路扫清障碍,确保审计工作能够独立高效开展。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国家审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强化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建设,确保所有的审计工作和操作程序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坚决避免行为随意而导致出错,对于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法现象,一经发现要立即严惩,充分保证我国法律的威严和震慑,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任何人都不可知法犯法、不可亵渎法律、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威严之风。

(四)构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举措,事业单位的领导在任期内做出的所有决策都必须符合我国法律,都必须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考察。所以必须在事业单位内部架构起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因为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至关重要,审计人员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同时按照一定的量化与细化方法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要严格区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前任责任和现任责任等,在评价体系的约束监督下,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五)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化

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安排,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开展具体的审计工作,同时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开化处理,并对审计结果进行深度挖掘和多层面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化有助于在单位内部形成一股严肃的审计之风,同时也能保证审计问题的及时整改,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的规范化管理,能够在单位内部形成强有力的职工监督和舆论监督合力,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使得事业单位的体制建设更加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审计措施整改的具体落实。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整改措施的实施力度,事业单位也可以在内部成立整改工作小组,对审计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做到有问题及时整改及时落实,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全面公开,从源头上降低事业单位的审计风险。

(六)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

制度是所有工作开展的依据,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才可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在制度的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与特点,确保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同时明确相应的审计标准,对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评价。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要对领导的准则进行细化并明确违规细则,合理界定他们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在完善制度体系的支撑下,审计人员无需按照经验主义,而是充分尊重完整的体系确保每一部审计环节的有序落实,同时不断规范自身的审计行为,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规避审计风险。

(七)紧抓关键环节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科学评价事业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间的决策行为和履职行为,利用审计结果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浓厚的廉政之风,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具备一定的政治色彩。[5]这也就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能够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紧抓关键环节,能够对相关领导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公正的评价与分析。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需要在报告中详细描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公款使用情况,并对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环节进行重点描述,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二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一定要坚定政治立场,秉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公正看待问题,降低人为因素影响,避免出现公报私仇、以点概面的情况。

综上所述,与常规的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难度更大、程序更加复杂并且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根本无法完全规避审计风险,只能依靠审计人员的不断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得风险概率被进一步降低。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确保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公平性,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决策和资产分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责任事业单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责任(四)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