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江苏省沛县敬安镇文体站,江苏 沛县 221636)
引言:广场舞与其他舞蹈相比,对场地要求宽松,基本有空地就行,另外其动作更加简单易学,符合大众的审美,带有其独特的热情,对人们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对舞者的年龄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上到退休老人,下到走路踉跄的孩童,都能够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因此成为广受喜爱的群体活动之一。在建设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广场舞可以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使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断增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得以实现。
在所有舞蹈艺术中,广场舞可以说是系统最为庞大的舞蹈体系。我国广场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对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传播,广场舞在时代的需求下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的表演性与娱乐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1]现阶段,广场舞的组成部分仍然以退休老人为主,随着城市中文化广场的建设,对广场舞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广场舞的快速崛起,不仅为退休老人提供了更多的休闲途径,与其他娱乐方式相比,能够增强老年人的活动量,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使其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场舞的人群组成结构开始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通过广场舞进行压力释放以及锻炼身体,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无疑广场舞的出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广场舞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行的不断加速,人们缺少一定的锻炼时间以及锻炼欲望,广场舞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化,舞蹈具有较强的律动性,歌曲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参与方式较为简单,没有专业的标准,无需进行特殊的准备,因此对人民群众具有较强的吸引性。在进行广场舞锻炼中,人民更够更加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肢体活动,进而完成情感的表达,不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纠正,因此具有极高的自由性。更是没有年龄的限制,所有居民都能够参与到广场舞建设当中,以达到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目的,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受到广泛的欢迎,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的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从事本职工作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人民群众为群众文化的主体,通过群众文化最终达到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目的。随着广场舞活动的不断推广,广场舞队伍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各个年龄层都开始加入广场舞建设当中,而在开展广场舞活动时,只需要一块场地即可进行,因此成为人民群众主要的群体活动方式。
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伴随了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面临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过大的生活压力,舞蹈文化除了艺术生还在不断地学习,已经从人们生活中逐渐消失。近些年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我国已然完成了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开始日益显露。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强大的包容性和热情性,对人们吸引力是十分巨大的,在人民活动中开始迅速传播,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出现了广场舞群众。广场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当下潮流对舞步和歌曲都进行实时的更新,更创建出适合广场舞的简单易学的方式,不断给广大群众带来新鲜感,从而是广场舞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脑力劳动占据主要工作方式,锻炼时间的不断减少,大多数国人的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且越来越多的疾病开始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表明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正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全面健身”“终身健身”等理念不断出现,人们对身体健康越发重视。[2]广场舞虽然属于民间舞蹈,但是在创建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大多数广场舞的节奏性较强,重复舞步较多,跳跃性活动频繁,同时具有较多的伸展活动,配上欢快的音乐,能够大大增加人民群众锻炼的时间,对锻炼人们的心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广场舞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系统化、科学化,现阶段的广场舞根据人们的年龄进行分类,创建的舞蹈动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参加到广场舞运动之中,对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广场舞艺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同时也能够带给人们美的感受,让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时刻接受到艺术的熏陶。广场舞与其他舞蹈形式相比,舞蹈的律动性和歌曲的节奏性都更加突出,朗朗上口的歌曲作为主要的选择目标,使得舞蹈与歌曲之间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律动性较强的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多巴胺的分泌,是人们的大脑时刻保持在欢快的环境之中,[3]同时朗朗上口的音乐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更好的拉近人民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也能够不断地在脑海里回想起广场舞的情景,使得人们能够时刻保持相对愉悦的心情。同时广场舞还具有疏解压力,缓解紧张的功能,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能够忘却不快的情绪,从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提升人们对生活浓厚的热爱之情。
现代社会“快速”成为了主要的代名词,年轻人在不停地忙着学习,忙着工作,更多的老年人与儿女分居两地,成为空巢老人,父母之间,朋友之间的交流都在不断的减少,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每个人的娱乐方式更多是在智能手机上进行,使得人们之间交流变得更加微乎其微。广场舞的推广,为大多数人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首先广场舞是以团队为基础进行,在初次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寻求帮助,在后续排练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意见交换的情况,让人们从手机中脱离出来,与现实世界的人们进行沟通,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对于一些老年,由于与儿女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因此沟通之间存在一定的阻碍,而广场舞中大多数人们年龄相仿,老年人之间能够进行不断的沟通,结交新朋友,使老年生活充满色彩,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的建设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广大支持,我国现阶段群众文化发展没有取得快速的发展,这是由于在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进行调研和考察。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够对各个地方的群众文化建设成果进行展现。广场舞以其独特性对越来越多的人们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加入到广场舞活动之中,在此背景之下,政府在推行群众文化的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广场舞资源进行宣传,拉近文化艺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各个基层群众团体中进行文化事业的建设,将特色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建设。
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社会各个基层的社会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广场舞的发展纷纷贡献了一定的力量,而广场舞的快速发展也为各项文化事业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将各种各样的文化不断进行推广,使得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活力无限,促进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同时广场舞的种类不断进行丰富,除去现代舞蹈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传统舞蹈在不断地出现,为传承我国的舞蹈文化也贡献了一定的力量。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交融和发展的过程中,广场舞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广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的不断发展投资商也在不断的增多,促进了社会效益的不断增加,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是一方面,放松娱乐是另外一方面,放松娱乐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而身心健康对提高工作效率有显著作用,广场舞是有效的放松娱乐的手段之一,通过跳广场舞放松娱乐,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工作Ⅹ充分放心心情,保持在愉快的工作环境中,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精神文化与生产力要实现共同前进,脱离生产力的精神文化必然要被社会淘汰,所以精神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充分契合,而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而广场舞作为流行的主要的群众文化,各级党政机关对其发展方向必须给予重视,有关领导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对其进行适时的干预,使其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