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唱中感性表达与理性心理的把控

2021-11-26 16:14饶叶楚楠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歌唱者感性听众

◎饶叶楚楠

歌唱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情绪与感情的抒发载体。这种情绪与感情的抒发直向听众传递,而作为专业的声乐歌者来说,受众并不是单纯的“播放器”前的听众,大部分歌唱的地点是舞台,是一种即时的、不可复制的表演方式。正因为这种瞬时的呈现方式,让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了一种“分寸”的美感。歌唱者的乐器是身体,而身体受到心理与生理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乐器”的发挥,乐器的不同状态会导致歌唱质量的改变。如果这种改变超过了某种程度,会让歌唱者的歌唱质量呈不可控状态,所以,为了稳定歌唱状态我们首先要保持身体健康,保证“乐器”处于稳定状态。其次,要从心理上来调节改善歌唱,而这种心理矛盾大部分来自于理性与感性的调节。

一、理性对歌唱的作用

(一)提高作品完成程度

在声乐演唱中,人们会倾向于从理性视角通过一定的声乐技巧提高演唱质量,使其更具有艺术性。通常情况下,歌唱者主要采取如下方法加强声乐技巧训练:一是呼吸训练。对于歌唱者而言,呼吸是其规范演唱的前提,有利于调整音调,同时也有利于保证演唱的连续性。一般而言,歌唱者在吸气时,整个横膈膜下降,将新鲜的空气送往体内,带动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感觉肋骨下沉,胸腔回缩,将体内的浊气循环送往体外。此外,在呼吸训练时,还可以通过无声和有声的交替,来达到呼吸与声音的深度融合、无缝衔接。二是加强换气。声乐演唱中,如果歌唱者的换气声音过于大,或者换气的停顿时间较长,那么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听众的感受。声乐歌唱涉及到发声、咬字、气息等诸多要素。其中,气息决定了整个演唱过程的流畅性,而且在实际演唱时歌唱者有时会根据歌曲情感进行换气,以确保气息与歌曲内容完美契合。三是咬、吐字的训练。如果歌唱者在演唱中发音吐字不清晰,那么则会大大减损音质,降低演唱质量,因此歌唱者必须要加强咬字吐字训练,确保声乐演唱时字正腔圆、发音准确。

(二)稳定歌唱技术的发挥

歌唱者需要理性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消除紧张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在声乐演唱时,歌唱者如果过于紧张,那么则会造成声带绷紧,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忘词、跑调等恶劣情形,从而大大影响演唱的质量。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一是歌唱者压力较大,二是其在演唱时未能有效控制好情绪。但是如果歌唱者能够理性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么也能够将紧张转化为动力,督促演唱者更好地表现自我,灵活地运用这种声乐技巧,从而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是人类进化出文明的重要因素。人类一直是一种感性动物,很容易因为外界因素产生各种感性的想法,这种感性思维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情绪的波动超过阈值会让歌唱者声带周边的肌肉紧张或者疲软,这样一来,声音的控制能力会大大降低。此时,便需要理性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理性的调节,压制感性思维的“肆虐”,从而保证歌唱者能够将平时练习的歌唱技术在舞台上发挥出来。

(三)缺少情感导致“刻板”

理性控制歌唱也不是极端的,很多人害怕自己在歌唱的过程中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选择极度理性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与歌唱状态。每一个音符都唱到了极致,每一个节奏都像打着节拍器,每一次换气都控制好了原定的时间和呼吸节奏,这种极端的理性控制会让歌唱严重缺乏美感。歌唱最美的地方不是刻板的、重复的,而是每一次歌唱都不尽相同,每个歌者的处理都各有特色。所以,极端的理性控制会让歌唱走向刻板,走向无趣。

声乐演唱中,歌唱者关于感性与理性问题的处理还应当立足于实际,要从感性层面着手,突出演唱的情感及其思想内核。具体而言,感性层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歌唱者在声乐表演时必须要充分把握与理解歌曲的内涵及其创作背景,要能够以感性的方式,将个人理解下的歌曲演绎出来,激发听众共鸣,使其能够透过歌声更真切地体会创作者的情感及其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的风格及其传达的思想内涵,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经历的人生历程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因此歌唱者只有充分理解与把握作品的风格、创作类型及其时代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传达歌曲的内容,保证演唱的感染性。二是歌唱者在声乐演唱前必须要准确理解与深入解读歌曲的歌词,要将其与演唱技巧结合起来,将歌词想要反映的内容和情感,或者将歌词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氛围,更完美生动地传递给听众,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演唱的高质量,才能够引导听众沉浸于歌曲之中,实实在在地体会歌曲的情感。三是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要注重感情的表达,要将自己全身心投入于歌曲之中,通过一定的声乐技巧,更准确地传达歌曲的情感,更生动地流露情感,以带给听众极致的视听感受。

二、感性对演唱的作用

(一)提高情绪准确度

感性一字,重在“感”字。感自然之感,感生活之感,感作品角色之感。

每一个歌唱者都应当是一个演员,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歌唱在某种程度上与相声相似,相声的定义是:相貌之相,声音之声。歌唱一定不是单纯的声音传递,表演也极其重要。

谈到了表演,就不能绕过“真情实感”四个字。表演要想感染观众,一定要求演员感知理解作品角色的情感,这样才能说服观众相信演员的表演。歌唱亦然,在歌唱的过程中,歌唱者应当了解自己所诠释作品的基本情感,从而掌握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让自己融入到作品当中,这就需要很强的感性控制能力,也就是共情能力。

以咏叹调《偷撒一滴泪》为例,主角得到了骗子买的假药,喝下去后在女主角楼下深情泣歌,“爱我!爱我!”这种爱而不得,又寄希望于爱情神药的希冀,很复杂的感情不容易被表现出来,单纯理性地唱准节奏音准是完全不能打动观众的。歌唱者只有在歌唱前就让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那可怜的人,带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去演绎,才能将本首咏叹调表现得更加合理,更加生动。

(二)情绪过度导致“放肆”

与理性极端化相反的是感性极端导致的“放肆”。舞台是一个很容易让歌唱者冲动的地方,歌唱者在演唱之前会遇到紧张怯场的心理变化,为了改善这种心理影响,歌唱者往往选择让自己的心理建设在作品的情绪融入中。这种将自己的紧张心理遗忘在情绪中的办法很有效果,但是很多缺少舞台经验的歌唱者容易让自己的情绪超过阈值。

一旦歌唱者把情绪放大化并且不加以控制,就会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发挥。从生理上来说,过度的情绪化会让身体分泌更多的激素,从而导致声带附近的小肌群过于紧张,这样一来,声带的闭合能力下降,导致歌唱出现失误。从心理来说,过度的情绪释放往往会伴随着情绪的质变。比如作品本身的情绪是心酸哀愁,歌唱者将情绪过度释放后,情绪很容易变成痛苦。

以艺术歌曲《松花江上》为例,有一句歌词为“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我衰老的爹娘”,这句的处理应当是悲苦,可是歌唱者要是不加以控制情绪,过度释放的后果便是将这种心酸的悲苦表达成愤怒的痛苦。这种处理方式反而会让观众不舒服,感到别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缺少了“分寸”。

三、感性与理性的调控

(一)情绪把控

声乐演唱中的感性控制主要是要求歌唱者以感性的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和情感。歌唱并非是单纯地唱歌,并非是按照特定的曲调将歌曲演绎出来,其还涉及到情感、心灵交流等精神场面的要素,要求歌唱者在声乐演唱时以音乐为载体,与听众来一场心灵的共鸣与对话,使听众更直观地了解到歌曲所要表达的真切情感。不同的歌曲,其思想内涵有所差异。如果仅仅只是单方面地运用演唱技巧,从理性层面处理歌曲,那么仅仅能够让听众感觉到“唱得好”“技术好”,而并无法激发听众共鸣,无法带给听众强烈的视听印象。歌唱者在拿到声乐作品后,除了要掌握演唱技巧外,还需要结合个人的理解融入情感因素,对其予以感性控制,具体包括:

一是演唱者要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对于听众而言,他不仅会聆听歌唱者的声音,同时也会观察其面部表情。面部表情通常能够反映个体的内心想法或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情感传递的目的。

二是演唱者要注重感性情感的表达。情感是声乐作品的“灵魂”,因此歌唱者在演绎声乐作品时,要通过理性与感性的深度融合,通过声乐技巧科学控制情感的释放,以强化声乐演唱效果。

(二)声音技术

声音技术是所有声乐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主要表现为歌唱器官的训练。声乐演唱要求歌唱者必须要“有力量”,具有相对发达与灵活的小肌群。在大多数学生或歌唱者眼中,声音技术就是多练,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声音技术是依赖于一定的训练技巧,而且如果一段时间内疏于训练,那么学生的声音质感则会大打折扣,声乐演唱质量也将不甚理想。

在声乐舞台上,部分歌唱者会出现“大白声”现象,尤其在声区偏高区域,更容易存在这一情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具体可归结于如下两点:一是歌唱者未能掌握作品内容及其情感,无法充分利用演唱技巧演绎声乐作品;二是歌唱者过于紧张,不知道如何集中注意力。

对于上述问题,感性的力量则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通过歌唱者情感的宣泄与情绪的控制,以此有效集中注意力,解决“声音放不开”的问题。比如歌剧咏叹调《哦,女人》,主人公在爱人和母亲之间两头受罪并且没有解决的办法与魄力, 是一个窝囊废的形象。在歌曲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声部音,此时很容易大白声,就要求歌唱者进入人物去表演,这样一来,表演带来的激情会迅速激起歌唱的情绪,另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窝囊废”的高声线也会帮助歌唱者提前做好高音准备。

(三)舞台肢体表演

演唱者要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它虽然不像面部表情一样能够直接传递情感,但是却同样能够迸发出作品的情感力量,带领听众沉浸于音乐世界之中。如在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每一个听众都会因为该曲调的耳熟能详进入音乐状态,而歌唱者也会随着曲调的激昂高亢而变得激情澎湃,但是单单仅凭面部表情很难表达这种激昂亢奋的情绪,只能够借助于一定的肢体动作。当然值得说明的是,歌唱者在运用肢体语言时,要举止得体,合理得当,不能因为过于浮夸而取得适反效果。

四、结语

歌唱独特的“分寸”感是一种美好。歌唱应当做到“中庸”,从审美角度来看,“中庸”是一种稳重的美,也是一种智慧。理性掌控着歌唱艺术的底线,以一种冷静的态度掌舵,不让歌者远离航线,而感性则是一张大帆,当这张帆撑开,便是一道洒在晨光里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歌唱者感性听众
面向用户感性意象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造型研究与设计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浅析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情感体现与艺术处理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