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珊珊
1.STEAM项目背景。STEAM项目应用在中学教学中,因为其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适合教学思维,能够促进学生进步。STEAM项目结合木艺传统艺术,并以此为媒介,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STEAM课程更加注重传承,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更加注重,在教学中注重解决问题。有的学校会打造“造物梦”窗口,借助STEAM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想象空间和操作空间,促进美术教学。
2.STEAM课程理念。STEAM课程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并且综合了多元化艺术,对于其名称进行解读,其中“S”代表科学,“T”代表技术、“E”代表工程、“A”代表艺术、“M”代表数学。因此该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项目,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其课程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美术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动手操作中促进思维活跃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
1.融合课程目标。在进行STEAM与初中美术融合课程设计中,必须要明确课程的目标,有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可以设置相关的环节,让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可以是“资源再利用”环节,让学生了解资源,结合木质材料,学生能够更深刻认识木头,将树木的枝干、枝叶进行再利用,进行木艺品的设计,将不同的木头玩出不同的花样,学会创造美,了解生活中的艺术美。另一方面,注重具体目标的实行。在教学融合课堂设计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得到发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于“木艺”的认知,引导学生发表创新性发言。然后,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红木和黑木,然后了解其中的异同,能够在制作木质艺术中,了解每种木材的魅力,从而做到巧用材料,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融合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教学可以安排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通过融合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促进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2.融合课程内容。STEAM木艺教学融合初中美术,需要借助课本知识,课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合理运用书本内容。其次,还需要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通过生活学习,让融合课程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与木艺相关,比如,让学生了解关于木艺的各大流派,学生认识并模仿自己喜欢流派的艺术风格作品,让学生的审美视野更加开阔。然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木艺品的体现,通过生活化内容学习,让学生思考更加具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STEAM理念特点,给学生进行分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快速成长。
1.注重课程分层。学校在进行课程融合开发中,考虑到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不同,从而对课程进行分层管理,促进各个阶段学生能力提升。比如,在进行木艺STEAM学习研究中,就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在学习“农耕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农耕文化,教师可以提出驱动型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提问“谷子是如何变成年糕的?”让学生探讨其生产过程。学生对于年糕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了解其过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农耕文化。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农耕过程中需要哪些工具呢?”然后,让学生进行农耕工具的创作,学生能够了解农具的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具越来越先进,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学生的设计非常重要,可以结合之后的手工课程,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2.注重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在融合教学中非常关键,能够表现融合教学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加强美术教学。在自我评价中,要针对课程进行三个阶段评价。在评价中要保持公正透明,针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进行评价,结合STEAM教学理念,对学生多方面素养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激励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针对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激励学生们共同进步、互相学习。其次,在评价中要注重多员评价,家长、教师、学生都要参与到评价中,让教学评价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促进学校安排后续的美术融合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将STEAM和初中美术融合教学非常重要,从课堂融合开始,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始终是教学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将两者融合教学,设计相关课程促进学生美术思维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