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云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国强小学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艺术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借助旋律,通过旋律的抑扬顿挫和灵活变化,给聆听者、欣赏者带来听觉上的体验。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能够起到情感传递的作用,更能展现其音乐美。以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为例,聆听者能够在最初的低音区感受、感知优美的旋律,到了中高音区的旋律,可以直接感受到情绪的强烈,即创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感慨。
从客观角度来看,音乐作品的节奏会受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影响,创作者在创作中的心理活动将会体现在节奏上。欣赏者有效把握和感知音乐节奏,既能够对事物的运动状态进行感知,又能捕捉到创作者的心理变化。这样,欣赏者就可以从内在情感角度出发,对作品的情感进行体验。在多声部音乐中,主要起到情感传递作用的是音色、和声,这两者的灵活变化,也会在欣赏者的情感世界中呈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从心理角度出发,情感因素是影响作品欣赏的关键。不同的艺术领域,往往存在多种类型的表现形式,且其表达方式具有独特性。但是,艺术也存在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情感元素上,要想让艺术作品被受众理解,必须赋予其情感,若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音乐艺术将局限于旋律、节奏和音符的拼凑,难以给欣赏者带来新鲜的体验。音乐创作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欣赏和审美需求,若缺少相应的情感因素,就很难引起受众在情感方面的共鸣,更不会起到情感传递的作用。音乐作品的欣赏类似于人际交往过程,从彼此不熟悉到成为知心朋友,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情感上的对话和交流。欣赏者在聆听和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与其中传递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主动建立起两者间的情感桥梁,进而对作品有全面、客观的认知。不同的情感体验带来的音乐欣赏结果也存在差异,如同一欣赏者在不同情绪下赏析同一音乐作品,其获得的音乐情感和感知往往会有所不同。
欣赏者在对某一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会经历听觉感官体验及搜集音乐节奏、旋律和音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从音乐表层过渡到深入理解和体验,欣赏者会主动将自身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体验进行融合,最终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环节,为了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欣赏者需要对音乐作品的背景、理论、音乐风格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形成对音乐作品的初步认识,从而在产生良好认识的同时,让自身情感不断接近作品本身,最终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判断音乐作品好坏的关键在于其能否抓住欣赏者的情感,在欣赏者把握作品情感的基础上,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主题思想就能顺利地被欣赏者理解。不同节奏的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往往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将会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心灵触动。例如,在生活实际中,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临街商铺的音乐,这些音乐大多为快节奏的曲目。在这样的音乐节奏下,过往的行人会在情感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走进店铺。再如,部分咖啡馆、西餐厅等场所,通常选取的是清新、舒缓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更多的是以抒情、叙述的方式进行情感传递,能够给顾客带来安静、轻松的体验和想象。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把握音乐要素是增强情感体验的重要助力。
要顺利地获得情感体验,不仅仅取决于作品本身,更需要凭借个人的情感。欣赏者的情感与其经历有一定的联系,只有拥有大量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其情感世界才会更加丰富,才能顺利地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进行剖析。借助音乐这一媒介,不同主体的情感将会在某方面获得共鸣。例如,聆听《我的中国心》这一曲目,常年漂泊在海外的人往往会引发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甚至会潸然泪下。
受到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欣赏者聆听音乐作品时获得的情感体验或对情感的理解往往会存在差异。要想全面、客观地获得作品的情感体验,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要进行对话,了解彼此在情感理解、体验上的不同,使自身更加精准地把握作品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作品都是有一定情感基础的,不同音乐曲目讲述的故事、传递的情感往往有所差异,但其主要是借助音符、节奏和旋律进行情感传递。为了使人们深入地感受音符承载的情感,音乐作品要注重体现有生命力、有价值的内容,更应注重情感体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