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冠武 陕西理工大学
写生是一位画家必备的绘画素养,由于绘画种类不同,写生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为例,对各自的写生方式进行探讨。中国山水画以人为主,“心师造化”的理念使画家写生时重在感受,游于真山水中,感受自然,用心体悟,表现大自然山川的生动气韵和灵气,展现心中的山水意境。西方风景画以自然为主,“科学”的表现观念使西方人更注重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画面表现的真实性,加入光源和颜色的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地还原自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写生方式。
郭熙早在《林泉高致》中就提出观察自然物象要“面面观”“步步移”,他还对山水画空间处理进行了总结,得出“三远法”这一空间透视方法,这对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经营位置在画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置经营得当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我们经常见到“全景巨障式”的北宋山水画构图,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家融合了“三远法”于画中,再通过散点透视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自然物象进行观察、审视,对画面进行重新组合。这就需要画家使用“面面观”“步步移”的审视方法,可以把不同角度的物象截取、表现在同一张纸上,以便更好地表现对自然的感受。在传统山水画中,“面面观”“步步移”是观察自然山川的重要方法,因为它在一定层次上解决了局限中国山水画构图的问题。如果用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的办法,就很难画出具有中国山水画独特韵味的作品。只有用“面面观”“步步移”这样的取景方式,才可以表现出“山外山楼外楼”的景象。
宗炳强调:“饱览饫游”,他曾写道:“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志之将至……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郭熙也是“饱览饫游”的倡导者,他云:“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杳杳漠漠,莫非吾画。”荆浩隐于太行洪谷,搜尽太行之妙,山水尽得太行之神。范宽隐居于终南、太华,终日面山而坐,静思神悟,得其要思“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未若师诸心”。此类例子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甚多。吴道子“臣无粉本,并记于心”的典故,就是用心感受自然山水的生机和鲜活的气息,然后通过绘画艺术手法的处理和重新解构,在墨纸上将其表现出来。
艺术是自然的再现,在西方绘画中,艺术模仿是一种曾经颇具争议的观点。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模仿是被动的,也就是相当于复制机。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模仿不像复制机一样完全地复制物象,而是用画家自己的方式处理画面,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些观点为西方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二者模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追求的结果是相同的,即真实地表现自然景物,表现他们的外在形象或内心神态,最终发展成了写真艺术。
西方风景画在画史上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最早的风景画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都是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的,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其从17 世纪的荷兰发源,从那时开始直到印象派的诞生前,一般被称为古典时期。西方风景画有写生的记载,最早始于19 世纪的康斯太勃尔。
西方艺术以科学为基底,表现真实的现实,注重自然景物的再现,其科学的研究分析对绘画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在西方绘画中,焦点透视贯穿于始终,焦点透视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西方画家对光进行研究,分析出光源中存在色彩的冷暖关系,划分出各种色彩的基调,用科学的办法表现自然中不同时刻、不同景物本身存在的色彩特征。西方画家还特别注重画面的形体、比例、结构、画面排列构成。直到19 世纪下半叶,法国印象派诞生。印象派画家鼓励人们走出画室,发现自然,探索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印象派画家对风景的研究,对以后风景画的发展有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