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双,侯 岳,吕秋凤
(1.梨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四平 136500;2.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基因组RNA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单链RNA、双链RNA能够被RIG-I样受体家族或Toll样受体家族识别,通过阻碍信号传递,入侵宿主的第一道防线诱发疾病[1]。
猪流行性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带毒猪和带毒物品等,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病毒随粪便或呼吸排出体外,污染猪舍和饲养器具,传播速度较快,4周左右就能感染整个猪群,呈地方性流行。任何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猪只都有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可能,且病原在猪群可存在半年之久,发病率为100%,其中哺乳仔猪的症状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2]。仔猪流行性腹泻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仔猪成活率下降,生产发育停滞(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4]。
仔猪发病初期体温稍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排灰黄色或灰色水样粪便,稀粪腥臭且其中掺杂未消化的奶酪样物质,部分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仔猪通常在水样腹泻后2~4 d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或脱水死亡[5],病死仔猪脱水消瘦,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胃内弥漫大量的黄白色凝乳块,胃底溃疡;小肠肠管扩张、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内充斥大量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坏死[6]。个别仔猪经对症治疗后会康复,但往往因发育停滞而成为僵猪。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疏忽是导致仔猪流行性腹泻传入猪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防止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传播,建议养猪场坚持自繁自养模式或实行批次化生产、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及时清理粪便,严格猪场消毒,对临产母猪产床、饲具、人员和车辆及场地大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特别是在流行性腹泻高发期要注重对养殖场内外部环境增加消毒次数,圈舍内采用干粉消毒剂喷粉消毒,杜绝传染源[7]。总之,要做好人、猪、物品、车辆进出场的消毒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寒冷季节,夏季也有可能发生。除加强防疫以防止疫病暴发外,也要注意防寒保暖,精心照料初生仔猪,安装保暖设施以保持猪舍适当的温度;垫草要干燥、软[8]。同时,加强营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新生仔猪对于该病的抵抗能力仍取决于母猪初乳及乳汁中抗体含量水平。要保证出生2 h内吃足初乳,初乳中IgA和IgG的含量最高,而乳汁中IgA与IgG能有效保护新生仔猪免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9]。如果哺乳期母猪出现无乳情况,要及时给仔猪提供代母乳,保证生长发育需求。确保产房清洁干燥、温度适宜,产房温度、湿度分别保持在24~26 ℃、55%~60%为宜,仔猪出生后应做好保温措施,前3 d最好在保温箱内(箱内温度控制在33~34 ℃),及时清理箱内粪尿并对保温箱进行严格消毒,最大程度上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10]。
科学的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预防仔猪发病,为此,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免疫措施。首先,母猪应定期免疫接种,可以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型)三联活疫苗。母猪免疫后,体内IgA会迁移至乳腺,在乳腺中IgA会富集后释放到初乳和乳液中,从而使仔猪获得免疫力。其次,新生仔猪出生3 d后,为其肌肉注射疫苗,被动获得免疫力,免疫时间为半年。最后,在仔猪进入到保育猪舍之前,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来接种猪蓝耳病疫苗、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等能够有效防止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也能够减少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可能性,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仔猪流行性腹泻是养猪过程中的常见传染病,在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方面,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疾病防治,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饲养管理、预防接种,从各个细节入手预防流行性腹泻的发生,保证仔猪能够健康出生、成长,让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