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燕
(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高邮 225600)
创造性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扮演辅助作用,侧重于教与学之间互相促进的教学方法。中职机械教学侧重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因此为创造性教学法的实施、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开展中职机械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创造性教学法充分应用建立,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灵活设计,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而且还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从而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中职院校机械方向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逐渐养成了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教科书或者教师讲解来获取知识的习惯,以至于其独立思考、独立探究能力没能得到良好培养和发挥,甚至逐渐弱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中职院校招生规模也在相应扩大,对于民办院校,中职学校一味的去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对学生选拔门槛放得越来越低,以至于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偏低,多数学生专业知识功底极为薄弱,再加上学校对于学生课程安排方面并未给予高度重视,课程安排合理性存在严重不足,以至于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质量近几年“不进且退”。学校教学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操作,使学生对于该门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也仅停留在书本层面,对于其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未能有较深层次的研究,对于机械构造和运转机理的了解程度过于肤浅,以至于学生整体专业素养较差。
当前不少中职院校所使用的课程体制比较老旧,即先在前两年完成所有专业课程教学,最后一年让学生到企业单位参与实习。这一现象导致的问题是:将原本三年的课程压缩在两年时间内授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紧迫、学习时间不足、采取“囫囵吞枣”式学习法,以至于对很多内容知识的掌握过于肤浅,对于专业知识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操作技能掌握不精,最终学生进入实践岗位后经常感到不能学以致用且力不从心。机械企业相关岗位工作每天都比较繁忙,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后,企业员工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系统化指导、科学培养,使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掌握一些基本性操作。这种落后的教学机制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难以同实践工作之间有效衔接起来,学校里学的知识不能在岗位实践中运用,因此对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非常不利。
资金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是我国民办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以至于不少中职机械课程教学方面实践性教学培养工作做得严重不到位,最终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比如,在讲解机械原理课程时,很多教师只是借助于教科书中的图片来为学生介绍,而没有根据实际机械构造来为其展开说明。机械专业中,很多课程内容其实需要学生进行操作机械设备后才可以理解,但由于学校所能提供的机械设备非常有限,所以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兴趣严重降低。
中职院校机械教学具有明显的通用性特点,以至于这些年机械专业在教学形式方面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善。教学工作过于传统化,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且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热情缺乏,以至于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很多专业性知识都只是了解“皮毛”。再加上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在很多学生眼中学习专业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能对专业知识深入探究,对于知识的了解不精细。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且整个教学环节中以理论知识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衔接严重受限,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中职机械教学中,在使用创造性教学法时,首先,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思想转变过来,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在创造性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且积极的学习氛围,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最后,教师课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游刃有余的讲解专业知识。通过将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且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系统化掌握,对于学生深化课程学习内容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使用对比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对比教学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在中职机械教学中运用对比教学法,可使学生在对几种机械的性能、外观以及操作技巧等对照之后,对每种机械有着清晰的认识,且通过对这些机械设备的相同点和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加深机械特点记忆和理解。另外,应用对比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深入了解,为后期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对照学习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辩证分析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第二,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将“声、色、图、文”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够形象生动地将课程知识呈现出来,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倍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开中职机械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详细的介绍机械设备操作流程,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比较真实的学习体验,而且也克服了院校教学设施短缺的问题。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灵活控制,比如可针对难点、重点内容反复播放、慢放、回放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不少中职院校现在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体制,“2+1”学制模式目前在中职院校中应用较少。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对“2+1”学制模式加以贯彻落实。根据中职机械专业培养目标,在前两年,教师要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明确学生学习方向,督促学生打下牢靠的基础。第三年,学生进行岗位实习时,教师应该就机械操作技术、机械生产流程以及机械性能等对学生展开详细讲解,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其规划系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从事企业实习工作。有了详细的学习规划、学习任务,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就会积极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衔接,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另外,课程考核制度作为学制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完善的课程考核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理解。
目前市场对于机械方向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加大、对人才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中职机械专业作为为社会培养机械人才的重要组成,其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