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与应用

2021-11-26 19:48:35慕彩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期
关键词:播种机秸秆玉米

慕彩有

(兰西县农业机械服务总站,黑龙江 兰西 151500)

0 引言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体现,以深松整地为基础,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耕作;以玉米秸秆全面覆盖地表为主,减少土壤风蚀、水蚀,逐步恢复土壤生产能力。主要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是一种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蓄水保墒、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1 发展现状

兰西县从2010年开始对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基地5个,同省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这项技术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自然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先后被省和农业部确定为示范县,试验示范面积从几百亩到几千亩,推广应用面积从几千亩到现在的几十万亩,共计培训技术人员5000多人。并把这项技术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领导组织,为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模式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在我县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以垄作模式为主。

(1)垄作模式。垄作即原垄种植,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垄上浅灭茬,苗期进行中耕培土施肥,行距65 cm,均匀一致,秸秆大部分覆盖在垄沟,可以起到垄上增温,垄下保墒的作用。

(2)平作模式。秸秆粉碎还田后均匀覆盖地表,即抗旱又保墒。行距65 cm,均匀一致,中耕可进行松土施肥,第二年种植在两垄之间。

3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路线

机械深松(前两年)—收获与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

(1)深松技术。深松技术主要有局部深松和全方位深松两种。根据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土壤含水量在15%~22%之间进行。局部深松可以在苗期进行,应尽早进行作业,玉米不应晚于5叶期,深松深度在25 cm以上;全方位深松最好在秋季秸秆处理后作业,深松深度30 cm以上,打破犁底层,作业中松深一致,不得有重复或漏松现象,一般2~4年深松一次。

(2)秸秆覆盖技术。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用配有秸秆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5~8 cm,且以秸秆撕裂为宜,均匀抛撒覆盖地表,尽量减少机车进地碾压次数,确保第二年玉米原垄播种作业质量。秸秆量过大时,进行灭茬表土处理作业,达到待播种作业标准为宜。

(3)留茬覆盖。留茬覆盖技术适合于玉米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可在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后留高茬,割茬高度控制在30 cm,残茬留在地表后不进行作业处理,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

(4)免耕、少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时用带有圆盘窄开沟、清障、种床处理、施肥、播种、重镇压等功能的免耕播种机实现在有秸秆覆盖原茬地播种作业,少耕播种时需经地表作业后进行播种。玉米播种量为1.5~2 kg,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 cm,沙土和干旱地区应适当增加1~2 cm。施肥深度一般为8~10 cm(种肥分施),即在种子下方4~5 cm施肥。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达到95%以上,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

(5)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先进可靠的植保机械,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一般采取在出苗后作物生长的初期和后期将除草剂喷洒在杂草上,苗期的杂草也可以结合机械除草。施药时要进行合理配方,适时打药,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5%,作业时注意天气、风向,及时检查防止喷头管道堵、漏等问题。

4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实施成效

(1)秸秆覆盖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可以减少耕作次数。秸秆还田腐烂后,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蚯蚓等生物逐年增多,大量蚯蚓等生物的活动,对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板结现状,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2)秸秆覆盖还田培肥地力。秸秆连续多年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每年可增加0.1%以上,同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各种成分也逐年增加,减少化肥使用量15%~20%左右,保护了耕地。

(3)秸秆覆盖还田减少水土流失。大量秸秆覆盖地表,能够减少风蚀、水蚀。刮风时可以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下大雨和暴雨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实践证明,实施这项技术可减少径流60%,减少水土流失80%。

(4)秸秆覆盖还田蓄水保墒。深松能够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秸秆覆盖地表能够保护雨水入渗能力,也能阻止地表径流,保存在耕层中的雨水增多。经试验测试,播种前10 cm土壤含水量达到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同时秸秆覆盖在地表还能减少水分蒸发,干旱时耕层中的水分能够及时补充给作物。秸秆覆盖保水、抗旱能力十分显著,这对于雨养农业为主的地区至关重要。

(5)秸秆覆盖还田能够保护环境。我县玉米年种植面积在13.33万hm2左右,玉米秸秆产量非常多。实施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为秸秆利用找到了出路,能有效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还可以减少农田扬尘,有效抑制沙尘暴,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6)免耕、少耕播种实现了节本增收。实施免耕、少耕播种技术,尽量少翻动土壤,可减少耕作程序3~4次。减少机车进地次数,可减少燃油消耗1/3,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投入。秸秆腐烂后土壤结构得到改善,肥料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提升,实现了节本增收。

5 实施玉米秸秆免耕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

(1)对这项技术的认识程度低。部分农民对这种作业模式认识不够,接受程度差。(2)耕层板结。有的农户认为深松后第一年影响作物生长,所以有的农户对耕地不进行深松,连续多年免耕作业,造成土壤耕层板结。(3) 早期地温低,作物生长缓慢。由于大量秸秆覆盖地表,播种前不进行整地作业,造成春季地温上升缓慢,前期影响作物生长。

6 推广应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主要措施

(1)政府重视是实施这项技术快速发展的保障。推广这项技术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相关技术部门的有效支持。近年来政府部门对这项技术的推广非常重视,纳入了重要日程,建立健全了技术推广体系,制定了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大了免耕播种机具的补贴力度,实行了二次补贴,提高农民的购机热情。免耕播种机具安装远程监测仪器,实行作业补贴,扩大了推广应用面积。

(2)加快配套机具研发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基础。这项技术的实施需要秸秆覆盖还田,尽可能的减少耕作。因此对免耕播种机的作业质量要求较高,播种时不能拖堆、堵塞,保证播种质量,提高出苗率。因此要进一步改善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性能,针对秸秆、表土处理部件,要从加工工艺及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机具作业性能。

(3)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手段。免耕播种技术涉及到种子、土肥、植保等多项农艺技术,尤其是播种后病虫草害防治非常关键,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此要加强农机农艺相结合,加强针对不同气候、耕作制度、土壤类别等区域病虫草害防治的相关研究。

(4)加强宣传引导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途径。通过试验示范、制作宣传挂图、微视频、影像专题辅导、田间课堂、技术人员跟踪指导等方式,广泛宣传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加强技术知识普及工作。让农民群众掌握技术内涵和耕作方式,逐步认识到这项技术在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节本增收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提高对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等新技术的认识,推动农机化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7 结论

实施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措施。这项技术简单易懂,便于农民理解和掌握,效果明显,农民容易接受,具有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的前景。我们要把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作为改善土壤、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要坚持农机与农艺、示范与推广相结合,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积极宣传引导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切实为实现玉米秸秆全面禁烧以及粮食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播种机秸秆玉米
收玉米啦!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40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我们都是播种机
雷锋(2016年4期)2016-05-30 02:09:48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安全(2015年7期)2016-01-19 06:19:39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