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漫步街上》的创作特性及演唱处理探究

2021-11-26 17:34:17张鑫伟
黄河之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咏叹调乐段漫步

张鑫伟

19世纪的意大利正处于社会矛盾激化时期,一方面是日益提升的生产力与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日益复杂的社会格局,迅速扩展的民族解放运动。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意大利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艺术领域也不例外。普契尼主张真实主义,其聚焦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活,关照最普通、最平凡的底层人物,其一生所创作的大部分歌剧皆反映了人生百态,致力于以最微不足道、最容易被忽视的故事、人物对社会针砭时弊。不仅如此,普契尼的歌剧塑造了众多女性人物形象,《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穆塞塔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穆塞塔不是最为出色的女性人物,但她追求爱情、美丽大方但贪图享乐的多元性格使其形象饱满立体、鲜活真实,是对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中为追求上流生活不惜抛却爱情、游走于权贵之间女性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咏叹调《漫步街上》的创作特性

《漫步街上》是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一首经典的女高音咏叹调,表面上委身于富有老头阿尔钦多罗的穆塞塔内心对马切洛有着无限的爱恋,她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咏叹调抒发内心对马切洛的情愫及向往。全曲旋律优美、舒展,多以同音反复及二度级进推动旋律的连续进行。同时高音出现得自然得当,使得旋律有张有弛,在变化与推进之中将女主人公穆塞塔的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鲜活灵动。

(一)曲式结构

咏叹调《漫步街上》的曲式结构简单但不平淡,采用了较为传统的A+B+A结构形式。

乐段A前奏部分采用了大量的跳音,自第二小节开始跳音频繁出现,短暂的八分跳音与休止符使得旋律呈现向上趋势,给人以活泼、潇洒、身姿偏偏、大胆之感,侧重于体现穆塞塔美丽的外貌与鲜明的性格特点。在一个长音后,乐曲迎来第一句唱词,旋律下行且舒展、平和,第5至7小节出现的跨小节连音以及17小节出现的大调音将穆塞塔自信、美丽、大方、骄傲且张扬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乐段B的情绪与乐段A有所不同,速度稍稍加快,旋律继续下行。乐曲21小节至28小节采用了同音重复的创作手法,力度逐渐减弱,用以为推动乐曲进入高潮做准备。第33小节音乐情绪到达制高点,表达了穆塞塔对马切洛的无限爱恋,至36小节乐曲情绪回归平缓,体现穆塞塔表面虽自信大方,但内心十分脆弱多情。

第三部分为乐段A的再现,旋律线条与乐段A相似,皆为舒缓、平和,但音乐的情绪相对于乐段A来说更加高昂,最后四个小节内出现的两个高音以及大跨度的音符助推着穆塞塔酣畅淋漓地宣泄自身对马切洛又爱又恨、向往重归于好的情感。

(二)节奏节拍

咏叹调《漫步街上》中采用了大量的跳音、大跨度音符,使得旋律灵动且富于变化、节奏轻盈且流动性强,具有舞蹈的动态美感。作品所塑造的穆塞塔,本身便是活泼、好动、爱与人交往、浪漫、潇洒不羁的女性,此种灵动跳跃的节奏带领人们来到圣诞节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上,此时穆塞塔踏着夸张的舞步、伴随着肆无忌惮的笑声以其美艳动人、风情万种的外表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不仅如此,乐曲中采用了大量的弱起节奏,在强弱对比中穆塞塔以歌声抒发着内心愉悦欢畅的情感,并将乐曲推向高潮。

该首咏叹调的节奏特色十分鲜明,除前奏部分4小节以四四拍为主外,其余部分全部采用了四三拍节奏,且作曲家在此对节奏进行了精妙的处理,使节奏带有浓郁的圆舞曲色彩。圆舞曲是流行于奥地利的专门为舞蹈所作的音乐,通用四三拍,第一拍为重拍,其余两拍为弱拍,用以带动着人们的舞步。普契尼在创作中巧妙地借鉴了圆舞曲性质的四三拍,旋律的律动感十足,强弱变化有序自然,音乐衔接流畅连贯,速度适中的歌曲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氛围,而且易于抒发情感,表现出美丽外表、放荡不羁行为下穆塞塔脆弱、敏感且向往爱情的内心。

(三)旋律和声

咏叹调《漫步街上》情感真挚细腻且复杂深刻,曲调时而舒缓平和,时而激昂高亢,音乐情绪的瞬间爆发与缓慢收敛,让人们从音乐中“看到”穆塞塔内心世界,走入其中并与之产生共鸣。乐段A一段旋律活泼、向上的伴奏后引出了第一句唱词,体现穆塞塔急于表现自己备受欢迎、魅力十足的情绪,因此第一句演唱时声音应充分舒展、轻柔,随后减慢速度、重点强调,凸出穆塞塔的自信与张扬。乐段A结尾之处旋律速度逐渐回归,音符跳动给人以律动感,尾音的处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进一步体现穆塞塔潇洒翩翩的形象。乐段B初始部分为八分音符叙述式旋律,与唱词相得益彰,由低音自然过渡至高音,高音不显突兀且具有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作用,此时穆塞塔在积极地表现着自己美丽动人的外貌,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体现其自信大方、自由散漫的性格。乐段B的后部分迎来了全曲的高潮,休止前半拍切分的节拍形式使得乐段B旋律速度适中、处理得当,且旋律张弛有度,利于穆塞塔宣泄自身的情感与情绪。乐段B最后两节旋律速度放缓、力度减弱,表现出穆塞塔面对马切洛满不在乎态度时内心的悲伤与失落。再现部分是乐段A的再现,但音乐情绪略有变化,在轻柔优美之中隐含着洒脱豪放。

(四)伴奏织体

咏叹调《漫步街上》的伴奏形式为分解和弦、柱式和弦及八度和弦相结合,伴奏与人声相辅相成,相互呼应,使得乐曲的旋律具有整体且和谐的美感,并且具有西方音乐线性乐思,体现旋律的流动性、连贯性与统一性。乐曲A段与再现部分所采用的伴奏形式如上所诉,柱式和弦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节奏的感染力与律动感;分解和弦的加入使得乐曲旋律线条流畅并不间断地进行;二者联用大幅度提升了乐曲的整体美感,对于烘托氛围、抒发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在乐曲的17小节与49小节内,伴奏织体内采用了琶音,与两个高音的出现相互配合,推动着乐曲音乐情绪的递进与情感的变化。乐曲第31小节以及32小节的伴奏形式为八度柱式和弦,曲调激昂高亢,为后续的高潮做铺垫,使得乐曲的旋律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高潮的部分,帮助主人公穆塞塔宣泄内心对马切洛的旧爱难舍、向往复合。乐曲33至36小节内大量的柱式和弦赋予音乐以层次感,所打造的音响效果立体、丰满。再现部分的结尾之处以柱式和弦回归音乐主题,与乐段A的情绪与情感高度统一。

二、咏叹调《漫步街上》的演唱处理

咏叹调《漫步街上》情感细腻且深刻,虽然高音出现较少且演唱较为简单,但若想完美诠释穆塞塔的形象、歌曲的情感情绪绝非易事,为此演唱中需把握好乐曲的情感基调,以连贯自如的演唱处理技法增强演唱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一)演唱气息的控制

气息控制与调节是演唱的基本功之一。咏叹调《漫步街上》乐段A内的乐句较长,因此需积蓄充足的气息伴随着乐曲的情感、情绪推进均匀、连续地吐气,保证声音连贯流畅,切忌断断续续,并且要稍微减弱演唱的力度。乐段B对演唱者气息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乐段宜采用叙述式演唱技巧,联合调动自身的共鸣腔体使音色饱满圆润、气息控制得当。对于中音区的演唱需保持以胸腔积蓄气息,且气息下沉,结实有力,体现出穆塞塔的自信与张扬;对于高音区的演唱要轻松自然,保持口腔打开、气息充足,使得声音明亮清脆、立体丰满、张弛有度。

气息虽然是最为基本的演唱技巧,但在演唱中如果深入情境便会忽视对气息的控制,出现气息不足、声音断断续续的问题。为此演唱者在演唱前需分析谱面、理解作品的情绪变化点及情感基调,确定换气的时机与方法,才能够以声音诠释作品内容。

(二)演唱角色情绪处理

咏叹调《漫步街上》的背景为艺术家们经常聚集的酒馆,穆塞塔张扬且自信的登场,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这些艺术家之中,穆塞塔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昔日爱人马切洛,此时穆塞塔内心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毫不避讳、放荡不羁地表现着自己动人的魅力,歌词中透露着穆塞塔的轻浮,但实际上穆塞塔与马切洛彼此相爱,是误会、是生活、是时代在二人之间埋下了难以逾越的鸿沟,马切洛表面对穆塞塔满不在乎,内心实则气愤穆塞塔的多情;穆塞塔表面在表现自己,实则在向马切洛表达自己深刻且唯一的爱恋。在演唱中,演唱者需把握人物角色内心这微妙而又内敛的变化,走入穆塞塔的内心设身处地地感悟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见到爱人时那难以抑制的雀跃,看到昔日爱人满不在乎时内心的失落与悲伤。

(三)装饰音演唱处理

咏叹调《漫步街上》中所采用的装饰音与倚音使得乐句更为灵动,旋律更加优美,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穆塞塔的形象,体现了穆塞塔多面的性格特点。在演唱装饰音与倚音时,演唱者首先需要分清主次关系,装饰音与倚音是为了突出主音,因此演唱时装饰音与倚音的发音需清晰饱满但切忌拖泥带水,以短促的演唱、寥寥数语的描绘使得音符在跳跃之中展现出穆塞塔的身姿优美、体态灵性、风姿绰约、潇洒翩翩。同时,在演唱时需要对每一个音进行巧妙且适当地处理,主要原因在于装饰音与倚音在乐曲中频繁出现,但作用、演唱方式等略显不同,根据音乐情绪及情感、旋律的进行方式等装饰音与倚音的演唱处理技法也应有所差异,这样才能够通过演唱推动戏剧情节合理发展,使得音响效果更加生动、鲜活,也使得穆塞塔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音上。

(四)旋律和声的处理

《漫步街上》前奏部分以跳音、休止音及三连音营造了活泼灵动的氛围,在演唱第一句唱词时需控制好力度的爆发与气息,将声音轻轻地落在“E2”之上,并且合理调节间歇的时间,对应穆塞塔惊艳四座的亮相。当演唱穆塞塔展现自己之时,演唱速度放慢、力度减弱,与穆塞塔的内心相呼应,此时可通过眼神、肢体动作等表现穆塞塔的大胆与张扬。接下来是速度放缓的两个乐句,随后旋律速度逐渐还原,演唱者需要把握旋律速度变化的最佳时机,保证声音起伏明显但不显突兀,避免平淡地演唱弱化了音乐的表现力。在演唱全曲的高潮部分时,高音后起八分音符需唱得短促、清脆,表现出穆塞塔内心的愉悦、激动。演唱再现部分时需保持声音轻盈、灵巧、柔和、优美,回应马切洛“满不在乎”态度的同时表现穆塞塔对马切洛重归于好的向往与憧憬。

(五)演唱音色、音量的处理

穆塞塔是一位年轻、大胆、张扬、自信,有着无限魅力的女性,因此演唱者的音色应明亮、清脆、畅快、自然。在演唱中音区时音色饱满、结实;演唱高音区时音色高但不刺耳,情绪上升但张弛有度,体现出穆塞塔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与此同时,《漫步街上》演唱对于演唱者音量的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从其谱面上不难看出音量的大小对比对情感宣泄的重要作用,为此演唱者需在控制音量的同时把握好气息,在演唱第一乐句时音量由小至大,衔接顺畅;在演唱高潮部分时需以气息带动音量的上升,情感与情绪的宣泄如有感而发,音量对比中体现出穆塞塔的想法。

(六)节奏的控制与处理

咏叹调《漫步街上》的节奏极富圆舞曲节奏特色,具有流动性与律动感,作曲家对乐曲节奏的巧妙处理使得歌曲旋律速度适中,强弱对比鲜明但不失秩序。为此,演唱者需严格按照谱面的要求进行节奏的处理,把握好强、弱、弱基本节奏形式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与情绪,表面上刻画穆塞塔自由散漫、略显轻浮的形象,实则宣誓其内心对马切洛深沉的爱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此突出穆塞塔性格的多面性。同时,在处理弱起节奏时应控制好自身气息与演唱的力度,循序渐进地将人物情绪推至高潮,以体现乐曲旋律的整体与和谐之美。

结 语

《漫步街上》是以穆塞塔与马切洛爱情为主线的咏叹调,集抒情、歌唱与戏剧表演与一身,蕴含着普契尼的创作理念与思想,且情感真挚细腻,旋律优美舒缓。在演唱该首咏叹调时需合理运用不同的演唱处理技巧,保证音色契合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内心情感,通过饱满的呼吸、对比适当的音量、适宜的旋律和声处理、装饰音及倚音的巧妙发音等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旋律的进行与情绪的变化,于演唱中塑造鲜明且个性的穆塞塔形象,以情感的把握与演唱的处理诠释作品的内涵。■

猜你喜欢
咏叹调乐段漫步
海边漫步
秋天咏叹调(组诗)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3:50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黄河之声(2019年24期)2019-12-16 01:11:52
漫步春天
月下漫步
小读者(2019年24期)2019-01-10 23:00:37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长江丛刊(2018年28期)2018-10-31 08:51:22
忆中伞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北方音乐(2017年11期)2017-01-28 22:52:47
人生咏叹调
民族音乐(2016年6期)2016-08-28 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