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行/绍兴市档案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见》,推进“革命红船起航地”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之年,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绍兴市档案部门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收集和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及早部署、迅速行动,采取市县联动、馆际协同、广泛摸排、多途径采集与抢救保护等方式,不失时机地推动红色档案资源收集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绍兴是全国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一座拥有光荣传统的革命之城,早在1921年春,上虞籍革命者叶天底已把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传入绍兴;1923年7月,中共绍兴(党、团)地方支部在绍兴县城龙山仓颉寺成立。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绍兴涌现出了俞秀松、张秋人、叶天底、梁柏台、宣中华等许多知名的革命志士。在绍兴大地上也曾发生由共产党领导的声势浩大的萧绍农民运动、绍兴县锡箔工人大罢工、金萧支队敌后抗日、新四军讨田战役、石璜缴枪等革命事件。据统计,在绍兴境内,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国内外敌人开展顽强抗争留下的革命遗址有169处,其中列入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文保单位的有70处,绍兴全市列入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革命先烈有144人。尽管全市红色档案资源十分丰富,但一直存在着数量不清、存放零散、保管不善、保护不力、利用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为此,绍兴市档案部门从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对全市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统筹与协调。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绍兴市和各区(市、县)档案局(馆)分管档案资源建设的领导及处(科)室主要负责人参加,视情邀请绍兴市党史部门、文博部门的领导,民间红色藏品馆相关人员和红色收藏爱好者参加,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区域红色档案资源归属与流向问题,进行红色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定期协商解决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二是建立红色档案馆际协作编研机制,绍兴市档案馆与6个区(县、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实行红色档案资源共建、成果共享,合作编纂红色档案编研作品。三是建设绍兴市红色档案资源总库。绍兴市档案馆不求红色档案原件所在,通过归集全市红色档案数据,以电子件的形式建立红色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这些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了绍兴市档案系统机构改革后全市红色档案文化编研和宣传工作。
一是明确红色档案的收集范围。(1)反映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绍兴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事件的档案资料;(2)反映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在绍兴的重要活动、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档案资料;(3)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版的革命书籍、报刊资料,以革命斗争为主题创作的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书法、篆刻、摄影等文学艺术作品;(4)革命战争年代反映党的建设、革命政权建设、军队建设、武装斗争的实物档案,如各类文书、证书、奖状(奖章、勋章)、票据、老照片等;(5)其他与革命斗争相关,具有历史价值和典型意义的档案资料和线索。二是确定红色档案征集方法。(1)采取移交、捐赠、寄存、有偿征(收)购等形式征集红色档案资源,鼓励捐赠移交原件,也可捐赠复制件、电子扫描件、实物照片等;(2)凡属部门(单位)集体所有的档案、资料,如不能移交原件,由相关单位制作一套复印件或电子件移交至属地国家综合档案馆;(3)对于属个人所有的档案资料,对愿意转让的,档案部门经组织专家鉴定评估后,可以按质论价进行征购。对于捐赠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规定,视其档案数量及珍贵程度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捐赠收藏证书。对散布在各红色藏品馆、名人纪念馆、革命烈士家属及收藏爱好者个人手中的相关珍贵档案,由属地国家综合档案馆派人上门采集档案复制件或拍摄照片;(4)凡经审核征集入馆的档案资料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综合档案馆对已征集入馆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保管,并按规定向社会提供利用;(5)捐赠档案资料者,对其捐赠的档案资料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档案资料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见。对于涉及知识产权的档案资料,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按国家有关法规予以保护。三是研究制定红色档案的分类与整理规则。根据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的特征及以往的经验,我们将红色档案分为7个大类:(1)革命著作、学习读本类;(2)绍兴党史人物档案;(3)绍兴重要党史事件档案;(4)文书、票据类;(5)奖章、证书类;(6)老照片;(7)其他实物类。 按照类别采取一人一件、一事一件、一物一件的办法进行整理归档, 将内容相关联的不同载体的档案组成一件,每一件均要作主题分析,除了赋予分析题名外,给每一件档案都有一个详细的文字说明文档。按照《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标引规则》 赋予每一件档案正确的档号。
2020年10月,由绍兴市档案局、档案馆牵头,召开全市第一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市联合开展红色档案资源调研和采集工作等事宜。会后,市县两级档案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法组织开展全市性红色档案资源潜力调查和资源采集工作。这次调查不仅仅局限于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范围拓展到市县党史研究室、党校、新四军研究会、革命历史纪念馆、名人纪念馆、社会人士筹办的各类红色文物藏品馆,以及革命烈士家属、民间红色收藏爱好者等,采取多种方式挖掘采集红色档案资源。一是整合集聚部门(单位)红色档案资源。通过联席会议商请党史研究部门、党校、新四军研究会、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进行红色档案资源共享,档案部门通过复制、扫描、翻拍等形式获取来自各部门(单位)的红色档案数字资源。二是全方位向民间征集。绍兴市档案馆和各区(县、市)档案馆普遍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专项征集活动,向社会发布红色档案征集公告,广泛收集红色档案线索,全方位征集红色档案资源。诸暨市针对辖区内重量级革命人物数量多的特点,开展俞秀松、张秋人、宣中华、郑覆他等重要革命人物档案的专项征集;新昌县档案馆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1949年之前的革命烈士名册,成立征集小组在全县范围内上门向革命烈士家属征集;越城区档案馆走访区域内邵力子等名人纪念馆、民间红色藏品馆、收藏爱好者,开展红色档案信息采集和相关征集工作,均有较好的成效。三是广泛开红色档案资源的抢救与保护。第一,拍摄红色档案视频资料。绍兴市档案馆立足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革命事件,拍摄制作《金萧黄家店》《红色庄余霞》《抗日后堡》《血战许岙》《石璜缴枪》5部革命历史档案专题片;上虞区档案馆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拍摄了《上虞解放》《叶天底狱中家信》《浙江游击纵队北撤》等10集“上虞特藏.红色气质”系列视频。第二,采集红色“口述”档案。组织开展“红色记忆·口述档案”采集工作,以“讲述历史、铭刻记忆、资政育人”为主题,以绍兴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地下党、抗战老战士、解放战争老战士、抗美援朝志愿军等为重点,用个对个采访记录革命历史,用当事人或见证者“口述”形式传承“红色”文化遗产,系统留存区域红色历史记忆。将采集的“口述”档案对照历史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编辑、归档。如对于1941年7月,中共绍兴县工委在今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后堡村建立第一支当地中共敌后抗日武装——皋北抗日自卫队的情况,以及1941年9月9日,自卫队遭日寇偷袭,队长朱铁群、指导员叶向阳等5人壮烈牺牲的英勇故事,采访村里的老人,作为当年的见证者讲述一些他们所知道事情。档案部门除了用文字记录外,还请绍兴知名的画家根据口述历史故事,将当时相关的几个重要场景画下来,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在2021年绍兴市档案部门联合编纂的一本《初心如磐——绍兴市红色档案选粹》一书中,收录了后堡战斗的口述档案以及画家陈尉南创作的《队长朱铁群在后堡桥上向群众宣传抗日》场景的一幅画。第三,建立绍兴市红色档案数据库。绍兴市档案馆在完成本馆及市级部门(单位)红色档案资源征集的基础上,经过专业人员的甄别、鉴定、筛选后,将各县(区、市)报送的500余件红色档案以档案数据的形式汇总,进行分类梳理、逐一整理归档,建立绍兴市区域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绍兴市档案部门紧紧抓住建党100周年的契机,全面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一是运用红色档案举办展览。绍兴市档案馆运用本地红色档案资源,举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绍兴市党性教育史料陈列展”,集中展示马克思主义传入绍兴、绍兴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绍兴籍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等档案史料等,以该展览为基础配套建立党性教室,开辟为红色档案教育基地,年接待量超1万人次,被绍兴市委组织部命名为“绍兴市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被绍兴市机关党工委命名为“党员驿站”,成为绍兴当地红色教育的网红打卡地。上虞区档案馆积极发挥馆藏《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资源优势,于2020年9月,举办“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纪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主题展览,并隆重举行了纪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座谈会。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柯桥区档案馆、诸暨市档案馆、新昌县档案馆、嵊州市档案馆均举办了红色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展览,成为当地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二是编纂出版红色档案书籍。绍兴市档案馆协同各区(市、县)档案馆开展合作编研活动,由各区(市、县)档案馆推荐红色档案编研素材,由绍兴市档案馆编研处会同本市党史方面的专家共同把关,精选了300余份珍贵红色档案编纂出版《初心如磐——绍兴市红色档案选粹》一书,为全市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材。这次编研活动也是绍兴市档案系统推进档案文化编研工作走向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三是开辟红色档案讲堂。绍兴市档案馆积极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作用,自2019年以来,面向社会(主要是青少年学生)推出“红色档案故事汇”学习课堂,积极探索利用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开展“学校放假,讲堂开课”学生寒暑假期间革命传统教育路径,以档案馆年轻干部为骨干积极备课授课,先后推出后堡枪声、金萧抗战等革命故事主题课堂,深受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至今,“红色档案故事汇”已开讲50余场次,接待青少年学生1500余人次。另外,驻绍兴市档案馆纪检组收集了32名绍兴籍革命者的家书,专门编印《正气满乾坤--红色书信选编》一书,以此为蓝本,在绍兴市档案馆举行革命先烈家书品读讲堂,以此不断校正干部职工思想偏差,有效促进了“清廉档案馆”建设。四是开展线上红色档案宣传活动。2021年,绍兴市档案馆推出《献礼建党100周年——档案里的“红色会稽”人物》系列微信推文7篇,向公众展示绍兴籍革命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每期都得到读者朋友们的广泛好评。上虞区档案馆在线上推出的10多个《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系列红色档案专题片,并登上上虞区委宣传部以及绍兴市《越牛新闻》官方视频号,成为绍兴市红色文化宣传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