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竹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我国的交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将智能交通系统引入交通管理中,抛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使我国的城市交通有所改变,从而促进城市交通的更好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它是将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相结合,改造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使智能交通系统得到有效利用,实现车辆、道路以及人的和谐运行,是交通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相信今后交通管理的每一环节都会采用信息技术,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推广交通监控系统和电子地图,并在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章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信息化。
(一)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智能设备和数据转换等集成到传统交通系统中,当驾驶员在道路上通过收听广播了解到拥挤路段时,可以根据导航指示选择其他路线,以避免加剧交通拥挤,交通部门将车载传感器和监控装置安装到路面,实现了城市道路的远程监控,通过对城市易拥堵路段和易发生事故路段的对比监测,有助于交通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改善路段的拥挤状况。
(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汽车电子导航监控系统与先进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改善了路段的拥挤状况,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今后的交通事故和违规行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减轻了交通负担,提高了交通效率。
(一)基础设施落后
交通运输效率慢的原因除了与运输方式有关外,还因为运输的基础设施配置造成的,而目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导致许多地区的站场设施陈旧落后,难以满足运输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在一些距离大中城市较远的地区,设施不足严重影响了运输工作的效率。
(二)工作重服务质量无保证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交通负担尤其沉重,无论是客运还是物流,我国一线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也十分严重,城市的交通负荷已远低于目前的水平,由于客运和物流的增长,虽然运输的次数有所增加,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造成货车超载、客车超员等不良现象;由于运输业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服务质量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在交通运输管理上形成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的局面。
(三)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管理体系是开展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但由于我国交通管理体系不健全,交通法规不科学,对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指导,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导致交通法规在实施过程中适应性较差,管理力度不足,使交通管理秩序受到很大影响。
(四)车辆超载严重
由于交通工具老化,承载量小,导致严重的超载现象仍然存在,极易造成安全隐患,车辆的超载和及交通工具老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质量,超限超载现象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还会给我国的交通秩序带来严重的危害,使公路运输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五)发展不协调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不同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极不协调,在客运上表现尤为突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客运汽车常常满载,甚至出现客车不足的现象,而其他地区的乘客就很少,导致不协调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货物运输方面不协调的现象也多有体现,有些地区出现短距离的运输比长距离的运输价格要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规划不合理,交通运输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效率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运输的长远发展。
(六)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但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还很不完善,在信息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不足,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产品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较低,这都是制约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
(七)责任意识不强
交通运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有些交通运输管理单位把责任主体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致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责任感,由于管理松散,加之其自身与其他权责单位之间存在着权责不清等问题,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局面。
(一)提升管理质量
为了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指导工作,对交通运输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建立与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信息平台,赋予相应的信息平台支配权,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采用合理的管理机制,使各部门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同时,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质量,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此外,交通运输部门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上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在发展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同时,交通运输管理者应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体系,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
(二)提高整体效率
1.目前,国内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地利用信息化交通管理手段,可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多种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电子信息传输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此外,运输量的供需关系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运输过程中,运输量过大的情况难以避免,只有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效利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才能真正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效率,最终提高运输能力。
(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运输中基础设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远离城市的地区,要根据交通情况对客运及货运站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为了实现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应加快对偏远地区的客运和货运的建设,引进一些高科技的新设备,淘汰以前的落后设备,另外对于客运量大的城市,要适当增加一些大吨位数量的汽车,杜绝出现超载和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使我国交通事业的能够更好地发展。
(四)构建智能交通体系
针对我国现阶段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交通系统将电子感知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从应用范围来看,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保障道路畅通,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确保城市拥有较高的路网运行能力,避免安全事故,有效控制能源消耗,科学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推进互联网发展,集中管理物流企业,确保网络交易、资源整合、货运信息服务等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五)加强安全监管网络
应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队伍,健全安全监管责任制,定期组织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安全监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从业人员,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精神,提高执行能力,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加强汽车驾驶员和客运站的安全监督,严格执行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快交通安全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快捷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六)做好运输协调工作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存在很大差异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的,针对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交通运输业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另外,在做好综合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以保证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区,要制定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使交通设施趋于完善。
(七)加强服务
1.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其经营服务必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正确认识运输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增强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交通运输企业的目标相对来说更多地体现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而且也涉及社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一般交通运输企业承担的责任较大。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完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交通管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的交通流量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大城市的交通压力比小城市的交通压力大,所以更需要使用智能交通系统来改善交通管理,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从而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促进交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