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什么惊人之举,有的只是默默地为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多年的经历发现,仅有工作热情并不够,仅有美好的目标并不够,首先让学生接纳你,先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田,再用学生理解的方式来塑造心灵,如此,你奉献的一份爱心,才可以送孩子们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飞翔。
爱是宽容与尊重的前提,因为你爱他,所以你会宽容与尊重他。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应该像阳光之于万物一样博大无私,不能因为学生的优差、美丑而厚此薄彼。对于品德和学习上的后进生,我们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接近他们,读懂他们,和他们交朋友。
去年我班转来一名问题生刘某,他经常不完成作业,打骂同学更是家常便饭,不少同学告他的状。我多次找他谈心,可他总是用冷漠和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我,他的内心与这个班集体仿佛永远隔着一堵墙,孩子呀,我该用什么融化你那冰冻了的心灵!后来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已离异,现在他和耳聋的爷爷奶奶生活,而奶奶却又身患重症,卧床不起……听到这一切,我哭了,多么可怜的孩子呀,小小年纪就承担了这么多的不幸!我给他讲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事迹,讲了背着妈妈去上学的大学生的故事。我还把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送给他,书的扉页上写着:艰苦和挫折是人生的老师。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倒下去,有的人退缩;而有的人,冲了上去,战胜了困难,征服了挫折。这样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我对他说,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你的奶奶正躺在病床上喊着你的名字,盼着你成人成才呢,你怎么可以让她失望呢?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刘某终于含着眼泪向我敞开了心扉。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呵护他的自尊,我总是以奖励的形式送给他一支笔,一本书,一个铅笔盒。渐渐地,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了仇恨,有的是对老师的亲近,对同学的关心和对班级的热爱。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在一起,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刘某像变了个人似的,他不仅爱学习了,还能与同学们友好相处。这让我感觉到“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爱心,还应具有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它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制的艺术结晶。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是很好的德育内容,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地去听。因此,每次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和我的学生总要围绕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进行一次讨论,通过讨论,升华了认识,把这些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再比如,有一次,学校领导去检查各班的卫生,检查到我班时,我们正在上课,在领导拍照的时候,我用赞赏的语气对学生说:“看,领导给我们拍照了,只有年级第一名才给拍照呀!”只见我们班每个孩子腰杆都挺得直直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平时,我还留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与学生谈心,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因此,我们班的学生特别乐学、善学,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特别强。
活动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单凭空洞的说教,学生不会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中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每学期我都会组织几次隆重的班会,和几次独具特色的小队活动。每次设计活动时,我都把“给每个同学创造一个机会”,作为活动的一个目的。母亲节前夕,我召开了“妈妈,我爱您”主题班会,在会上,孩子们朗诵了赞颂母爱的小诗,讲了自己和妈妈之间的爱心故事。会后,有的孩子为妈妈制作了爱心贺卡,有的孩子帮妈妈做家务。家长们纷纷打电话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有的家长还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又何尝不感到欣慰呢?
学校每年都举行素质教育展示活动,我就会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每个学生参加,即使不是主要角色,也要做好服务工作,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达到锻炼。记得某一年,我班学生表演的情景剧《感恩的心》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从那次活动中,我更加坚信:只要你给孩子一次机会,孩子就会给你一个惊喜;只要你善于挖掘,孩子的身上就会迸发出无穷的潜力!
在我们蹲下身子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一样会体会到一种童真、童趣,那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总之,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想拥有所有的学生,就要用自己的爱心营造一片阳光,让孩子们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