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业余考级教材建设的发展轨迹及展望

2021-11-26 14:28:31李昊宸
黄河之声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练习曲萨克斯考级

李昊宸

引 言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萨克斯等级考试在当今不同的音乐教育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从最初的创立到后来的兴起萨克斯考级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对应的教材也齐头并进。

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人数的增加,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众多教材蜂拥而至,强烈的冲击着考级教学的改革,改革影响的利弊引发了众多专业人士的探讨,且角度多站在近几年来的考级教育当中,但在探讨过程中却未能对考级教材建设提出相对的意见,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样对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学科建设发展的样式也可通过教材的建设反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笔者在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考级的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之后得出:萨克斯考级教材自始至终并将长期担任重要的角色,而教材建设为后续的教材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好的方向,并且优秀的教材会更好的带动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萨克斯考级编写的初步实施

1990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环球音影出版了第一部教材《萨克斯考级辅导大全》,谢进歧主编,全套书共九本,根据考试等级进行划分,主要以bE调中音萨克斯教学为主,这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参考书。这本《萨克斯考级辅导大全》也是我国萨克斯考级的第一套参考书。

该书通篇采用五线谱,其中主要包含音阶,练习曲,乐曲三个方面,其中音阶包括C大调,a小调一直到E大调,#c小调,bA大调,f小调,练习类型有音阶和琶音,从bA大调开始加入了半音阶的练习,满足了众多初学者的需求。在练习曲的编配上谢进歧对于一级的学生选用拉库尔练习曲(第一首至第三首),这些曲子节奏简洁,在速度的要求上大多采用Moderato,调式也以C大调为主,和声走向非常清晰,将音阶的上下行编写为旋律,在演奏时主要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和控制力,在律动中可以把握住每一句旋律的层次,方便初学者练习。乐曲上有外国经典作品:亨德尔《D大调奏鸣曲》、肖邦《小夜曲》、库普林《高雅的妇人》、泰勒曼《协奏曲》中国作品:王和声《瑶山情歌》、李诞生《高原欢歌》、刘炽《我的祖国》、河北民歌 李满龙改编《小白菜》等。

教材所选乐曲均为中外著名乐曲,并且外国作品风格主要是以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中国乐曲则大多选用民歌或爱国主义歌曲,可以看出该教材并没有因为是西洋乐器的教材而放弃中国作品,而是在中国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创作出适合初学者学习的优秀乐曲。虽然在曲目的设置上合理新颖,但参考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始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该书虽然在练习曲和乐曲的选用上用心良苦,但在书的设置上却缺乏教育性,像一本“曲集”,因此在后续书的编写上开始要求系统化,为后续编写高水平化的“教材”寻找到了目标。

这是中国在萨克斯考级方面编写的第一本书,在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本书本不算一本教材,而是一本有关考级曲目的参考书,但在实际意义上《萨克斯考级辅导大全》认识到了在初学者的教学上应先从古典作品入手,练习基本功,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演奏能力上,这样的出发点是十分科学的。

二、萨克斯考级教材的革新

2010年至2017年几乎所有的考级教材及参考书都进行了整合改编,在内容上也浮现出了大批中国作曲家的身影,出版物也增加至三十余册,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系列教材 萨克斯》(中国青年出版社)、《江苏音乐家学会考级新编系列教材 萨克斯管》(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萨克斯考级曲目大全》(北京日报出版社)、《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吉林音像出版社)在此期间改编后的教材变得更具实用性,指导意义更大。但由于目前的萨克斯考级市场日新月异,一些受到利益驱使的人开始大批的进入考级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风格自成一派,使得艺术等级考试缺少规范化,有些将侧重点放在娱乐化上,重视乐曲,忽略练习曲和音阶练习的地位;还有一些将难度排列分布不均,使得考级难度变得头重脚轻,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2017年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文化部出台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修正版,文件中对于艺术考级机构、教材编者及考官都做出了严格规定。从目前的角度看考级市场已趋于平稳状态,那些“三无”考级机构和编者也被遏制,但在这样的状态下考级教材的编写也被有所遏制,从2009年起萨克斯考级教材的改版与之前相比相差无几,考级的形式也是固定没变并无创新,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称之为完美无缺,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改进。

以英皇考级教材《Time Pieces for E flat Saxophone》为例,萨克斯考级最高级别为八级,在考试中对于音阶的要求达到6升6降的水准,并且在考试中不仅要求完整演奏全音阶,三度模进及琶音,还要求完整演奏半音阶,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练习,并且要求主和弦分解演奏,属七和弦分解演奏,减七和弦分解演奏,这些技巧是萨克斯演奏的基本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调性,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手指更加灵活。在乐曲上我国教材中频繁出现奏鸣曲,幻想曲,协奏曲,变奏曲等等,有些学员甚至考到十级也没搞清楚什么是奏鸣曲什么是协奏曲,而英皇考级课本中却也有大量的器乐改编曲目,有的选自歌剧序曲,有的选自交响乐片段,这样也有利于萨克斯爱好者的练习,有更好的乐感。在英皇考级中视奏考试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要求抽一首二十小节以内的旋律片段并当场进行演奏,这是一项考验演奏者综合能力的一科考试,而我对这一项可谓是凤毛麟角,并且有关视奏的教材少之又少。

除了在内容方面存在不足还有艺术体验上也存在问题,所谓艺术体验即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所学内容带给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在这一点上中国出版的教材更加重视对技能技巧上的训练,与提倡“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教材内容和教学上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和感受,以中国的传统观念来看只有“严师出高徒”,学习要像苦行僧一般超负荷练习,以从严治学,严格教学为标准,忽略了学生们的艺术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材在编写上只有音阶,练习曲和学生无法理解的乐曲。

三、萨克斯考级教材建设的展望

周世斌教授针对考级现象提到“学习掌握技能、技巧是音乐学习的手段,培养音乐审美和表现素质与能力才是音乐学习的目的。①”因此在教材中不仅需要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进行要求,同时也要对音乐知识做出一定的指导,要让学生通过所演奏的乐曲掌握一定的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在考级教材的建设上首先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后期的教材中必定会以“多元化”的培养方式进行,而重奏的出现也会是多元化教学当中的一元,在教材当中加入某些经典乐曲的重奏片段或为一些乐曲编写一段钢琴伴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两到三人合作可以对节奏,音色,音准等方面有很大提升,重奏乐曲列为非考试内容,对业余萨克斯演奏者的训练上虽有别于专业但并也不能过于单一,要对演奏者的音乐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因此重奏将成为后期教材中的一个主流部分。

其次在教材内容中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等都是在练习古典乐曲当中必不可少的体裁,而这些体裁大量出现对于考级的学生而言无异于是事倍功半的做法,笔者曾指导过往年萨克斯考级的学生,虽在演奏水平上参差不齐,但却有一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对于自己所演奏曲目的作者,背景,出处,体裁之间的区别,选自什么片段一概不知,演奏者不了解自己所演奏的乐曲,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在未来教材的编写中会有一段文字负责标注乐曲背景等相关乐曲信息,教师在对曲目进行讲解前应先讲解曲目体裁并且参照文字说明简单解释,并且这样编写方式也将成为后续编写教材的一种趋势。

再次在作品内容上练习曲的数量控制在6首以内,乐曲的数量控制在5首以内,其中中国作品不少于2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许多“专业”考级机构为了确保学生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里练习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虽然我们常说“兵在精而不在多”但这样的练习无异于是对学习兴趣最大的遏制,笔者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做出改变,但是将考试要求改为自备一首练习曲和乐曲,并在考试现场再次抽取教材中任意一条练习曲和乐曲,利用内容和要求的改变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点。

最后以目前国内的考级教材来看所有的风格全部是以古典为主,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加以改编而成,很多人说古典萨克斯是基础,笔者看来并不是这样,从发声方式上来看古典要求将笛头与哨片包紧,在音色中寻求柔而不木,爵士要求将笛头与哨片包裹的同时尽可能的不去压制他,让其在音色中凸显出金属特有的声音,②英皇考级教材中常常会出现爵士,蓝调blues,swing,探戈等风格的曲目,例如,阿兰·布尔德的练习曲常被英皇考级教材的编者纳入书中,他的练习曲主要是针对节奏进行练习,从最简单的三拍子二拍子到后期的7/8、9/8/、12/16等复合拍子,而风格上常用的便是爵士,蓝调等风格。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在演奏其他风格的乐曲时不再会受到家长的阻拦,也不会产生类似于教材之外的乐曲是“课外的”,“次要的”,“不标准的”这种想法,因此在未来教材的编写中会注重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全面培养,并选取适合学生练习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作品。

结 语

本文对萨克斯考级教材建设上进行研究,并且将现如今我国考级市场上主流的萨克斯考级教材拿来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它们对于考级市场以及学习者的影响,在关于萨克斯考级教材建设的研究上,希望更加推进一步。在之后的教材建设改革上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为此后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

通过改进总结前人对教材的编写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充实国内对于萨克斯教材从编写内容,理论参考,思考角度以及教育方法论进行了一些分析,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对实施效果,学习者接受程度以及教师使用等情况上却未能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在后期的学习中可以总结经验,进行更加广泛全面的研究。

此次探讨研究虽为试析,但在日后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对其引起重视,总结和研究更多的成果投入在教材建设中,在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中能够引发更多的编辑者和学者的共鸣。在考级教材的具体内容上,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练习曲选择,乐曲选择,拓展板块等的创新。■

注释:

① 周世斌.音乐考级的错位现象[J].乐器,2005,(01):62-65.

② 朱玉龙.当前国内古典萨克斯教育现状的利弊探析[J].北方音乐,2016,(18):110.

猜你喜欢
练习曲萨克斯考级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 07:34:30
丢了两元钱的车
“兰巴”主题少年小钢琴家音乐会练习曲
当代音乐(2018年12期)2018-05-14 12:38:48
绘事感言
中国画画刊(2017年2期)2017-02-02 00:40:04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文学港(2016年12期)2017-01-06 11:42:23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3
谈音乐中萨克斯音色的独特魅力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声乐练习曲教学的几点思考
戏剧之家(2015年11期)2015-07-24 00:27:22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