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美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古代中医药石刻是我国中医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存至今的中医药摩崖石刻可谓凤毛麟角,但目前所见广西古代中医药摩崖石刻就有两处:一处为北宋宣和四年(1122)吕渭刻于南溪山刘仙岩的《养气汤方》,一处为刻于桂林南边山镇钱村崩山的中医药石刻。《养气汤方》年代明确、历史悠久,故研究者较多,而桂林南边山镇钱村崩山中医药石刻年款缺失、碑面漫漶,故对其年代、内容与价值等则有待进一步认识。笔者于2020—2021年先后6次在不同的时节前往南边山镇钱村崩山做田野调查,主要是核对移录碑文、考察周边遗迹、访谈知情群众。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内容、年代与价值,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此中医药石刻的文献价值、科学价值与文物价值等。
桂林南边山镇崩山中医药石刻,具体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钱村西南崩山临河一侧的山崖上,其下即为北抵桂林、南达阳朔的古道。石刻开面,高81厘米,东面已经残损,上部残长131厘米,楷书,字径约2.5×2.5厘米,残见46行,各行字数不一,总计近1240字。结合此摩崖石刻的特点,本文将此摩崖石刻定名为《验方新编》。经笔者考证此石刻内容出自《验方新编》,命名提及验方的出处即其内容,符合中医药石刻命名的惯例。
治中风、中暑、中寒、中气、中毒、中恶一切不语卒死之症,用姜汁一杯、童便二杯调匀温服。惟中痰症只用童便不用姜汁,中痰喉内有声,诸症无声。
治上吐下泻,吐而不泻,泻而不吐,吐泻不出,口渴、肚痛、扯筋,此症断不可食粥、饭并米汤与姜,急用食盐放铁铲上入火烧红,开水一半,冷水一半对匀冲盐服。又用食盐填肚脐上,再加艾绒一团,烧之,痛急自愈。又方,陈皮、藿香各五钱,用黄土调水,澄清煎服。
催生方,平日收茉莉花,书内夹干,用七朵,开水送下。又方,用陈麦草,取露天者更妙,若无,则用草帽之草亦可,每用一两,洗净尘煎服。若胞衣不下,用莲叶一张,若无,则用荷叶亦可,将叶扯作几块煎水服。
妇人红崩,用胎发烧灰二钱,冲酒服。又老棕毛烧灰,酒冲服。血崩不止,用灯心蘸香油点燃,烧大敦穴一下即止,穴在两足大趾外侧甲缝内中间不上不下即是。若止而又崩,即在原处烧之,若原处起泡,将泡挑破,烧之,无不止矣。凡妇人有血崩、血枯之症,其头顶必有红发数根,拔之烧灰,酒调空心服。又方,陈莲蓬壳烧灰存性,五钱,棉花子烧灰存性,三钱,共研末,米酒冲服。
产后血晕,急提其发坐起,不可倒眠,烧红栗炭或砖、石、称锤等物,投入好醋内,对鼻孔熏之,自醒。另,用当归六钱,川芎三钱,荆芥穗炒黑三钱,用水煎,临服入酒与童便各一杯调匀服。
初生小儿七日内食乳口发□热……喘声□是脐风也。脐上有青筋,上通到心,难救,急用艾绒捻小条,烧青筋头即缩下……下头必又缩,再缩再烧,则青筋消而病愈矣。
小儿身热、口鼻气热,睁目咬齿,手足……惊风也,速于左右手背接腕穴上用姜片贴之,加豆大艾绒于姜上,烧之,如此三次,即……□热鸡蛋连壳破开,去黄,入银戒指覆包脐上,限香一寸即去。连包数次,以银器由黑转黄……
凡单蛾双蛾喉,此症喉闭,片时即死。须男从鼻寻至顶,女从后脑寻至顶,小儿看两……如有水泡红子,即用银针挑穿,喉蛾即破。忌见灯火,一面用老蒜捣融,如蚕豆大,敷……穴在大指下手腕处,寸脉后即是,男左女右,用物盖上捆住,片时起一水泡,银针挑破……即安,或用皂角,虫蛀不用,研末,醋调服,或用鹅毛蘸药入喉搅动,亦可并敷喉外,吐……
解鸦片烟与信石,取鸭剁头,将颈血多多射入喉中即解。或用白沙糖调冷水灌……冷水泡透,轮流放胸前。或用整块豆付亦可,如身不硬,虽手足青黑六七日久,亦可回生……
被蛇咬,切勿口吹,急取汉烟杆内烟油,调冷水服数碗,外用烟油擦伤口。
凡溺水死,捞起急撬开口,横啣筷子,使水好出。以竹管吹其两耳,研生半夏……末吹其谷道。如系夏日,将溺人之肚横覆牛背,扶住,牵牛缓缓而行,使水从口……以姜汁灌之,并以生姜擦牙。若系冬月,急将湿衣脱下,将生人贴肉热衣为之……熨脐,一面厚铺被褥,取灶中草灰多多铺褥上,将溺人覆卧于上,脐下垫以棉枕,仍……以布遮眼免灰瞇目,其撬口啣筷,灌姜汁,吹耳鼻、谷道,俱照夏天之法。倘溺人微笑,急……然,必笑而死,切忌见火,见火亦死,但用粗纸烧烟,稍熏其鼻,即用皂角、细辛末吹入鼻……或用醋灌鼻中,用绵裹石灰纳粪门及阴户,水即出。或用鸭血灌之即活。终身戒……
缩阳症,急用肥母鸡快刀破背,不去毛屎,扯开覆脐上紧按。又方……
男妇交合后气绝等症,俱用葱白一斤,微捣炒热,分二包轮换熨……透入自愈。并以葱白三寸,捣烂,酒煎灌之,阳气即回。
男女交合精脱而死……则女以口哺送其热气,女……热气,一连数十口呵之自生……
凡吊死不可割断绳索,以衣……门,若妇人则连阴户抵住……吊之索用碗装好,将火……又使数人代其周身……可住口。又以鸡冠血……左女右,男用雄鸡,女用母鸡……难救,然身稍软,心下微温,虽一日久,依法□吹……手紧掩其口,勿令通……
鬼打死方,用白毛乌骨……中,仍破此鸡拓心下,冷即……
睡魔死,原有灯……血搽面……
此摩崖已不完整,尤其是北面有大块缺失。据《临桂文化大典》介绍,20世纪70年代修水库时,该碑被砸掉一边,剩下的一段也模糊难辨,甚为可惜[1]。被砸去的为摩崖北面部分,残余摩崖底部缺失犹多,除了前13行完整,其他行底部均有缺失。摩崖有近10处长短不一的裂痕,北面中间处还有两块巴掌大的缺失。故上节所整理文字,每一“□”表示一字缺失或无法辨认,“……”表示缺失或无法辨认字数不详,大致按照各类病(症)分段,文字则依照石刻用字照录。其他镌刻情况大致如下:第一,各行字数不一。如前面四行字数略少,底部空白无字,但此并非原石崩坏损毁,而是因原石底部有较深的凹陷,故镌刻时字到凹陷边缘即止。观察原石,第25行应是下部石质不宜镌刻,故此行到三分二处即止。第二,个别行内有空格。分析内容可知行中空格的原因是另起病(症),如第8、12、14、16行。但第23行处空格应为验方之间的空格。第三,个别行有漏字,后在旁边补刻小字。如第5行在“藿香”与“五钱”之间补刻“各”字,又如第24行在“六七”与“久”之间补刻“日”字。
此中医药石刻内容为分门别类的验方、偏方。这些方子简便易求,尤其适合民间不谙医术的普通大众,遇到疾病时可以第一时间对照症状依照方子进行治疗,以保全性命。初步分析可知,在此石刻残存的近1240字中,涉及病(症)约20种,提供验方约30种。其内容特点分述如下:
首先,针对疾病的急迫性。从疾病特点来看,石刻上的方子所针对的大多是急迫且常见的疾病。如摩崖首行所列的“中风、中暑、中寒、中气、中毒、中恶”,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极易导致“不语卒死”,稍晚救治,即使保住性命,也往往会落下严重的终身后遗症,影响此后的生活质量。又如,妇女分娩被称为走鬼门关,在古代许多妇女因此丧命。因此摩崖列举了数例“催生方”“产后血晕”等验方,依此救急,降低妇女分娩带来的巨大风险。
其次,涉及分科的丰富性。从医学分科来看,石刻上的方子有现代中医学涉及的如内科、妇科、儿科等。内科如中风、中暑、中寒、中气、中毒、中恶、吐泻等。妇科有血崩、催产等,儿科有脐风、惊风等。另,还有关于动物咬伤、中毒、溺水、吊死、睡魔死等日常急救常识。
再次,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从治疗方法看,石刻上的方子有内服、外敷、灸疗、熏疗、熨擦、人工呼吸等多种治疗方式。如治疗吐泻可用内服法,即“急用食盐放铁铲上入火烧红,开水一半,冷水一半对匀冲盐服”。也可用灸疗,即“食盐填肚脐上,再加艾绒一团,烧之,痛急自愈”。治产后血晕,可用熏疗法,即“烧红栗炭或砖、石、称锤等物,投入好醋内,对鼻孔熏之,自醒”。治蛾喉可以内服也可外敷,治疗小儿惊风用熨擦法。还有“口哺”疗法,“则女以口送其热气,女……热气,一连数十口呵之自生……”类似今天的人工呼吸。
最后,药物取材的便利性。石刻上的方子所用治疗物品易于寻找,大多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盐、姜、醋、酒、灯芯、白砂糖、粗纸都是普通家庭居家必备品,鸡蛋、银针、汉烟也易于寻找,茉莉花、陈麦草、草帽之草、莲叶、荷叶,无论是在乡间还是在城中都不难见到。一些治疗物品还提供了替代物,如没有陈麦草可用草帽之草,没有莲叶可用荷叶,没栗炭,可用砖、石、称锤等物。
此石刻年款缺失,大多研究者提及此石刻的时候都特别说明石刻年代不详。对于此石刻的年代判定,由易及难,由表及里,可从碑刻用字、涉及名物、方子出处三方面逐一寻找证据获得其上限,可从调查见证、书籍传播与周边石刻等方面获得其下限。经考证此石刻应镌刻于清代晚期,且为1846年后。理由如下:
首先,此石刻出现了最早见于清代的俗字。此石刻用了不少俗字,而具体俗字的出现与使用具有时代性,这为我们断代留下了线索。检索《宋元以来俗字谱》《简化字源》,可以获得此石刻各俗字出现的年代。如“点”“难”等字最早见于明代。而此石刻中有两个俗字最早见于清初,一为“妇”字,一为“壳”字。如“妇”字把繁体“婦”字右偏旁的笔画作了简省,只保留“帚”字的上部。据目前能看到的材料,“妇”字最早见于清初的通俗文学《目莲记弹词》,此后的《金瓶梅奇书》和《岭南逸史》中也用了“妇”的写法[2]。以此推断,此石刻镌刻年代的上限为清初。
其次,此石刻出现了最早见于清代的“鸦片烟”。石刻中提及了各类名物,其中有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借助这些名物出现或者传入本地区的年代来判断其年代。此石刻提及的“鸦片烟”,是判断此石刻年代的关键信息。有论者指出直到公元15世纪下半叶(明成化年间)鸦片才输入中国,而由烟草吸食方法发展而来的将鸦片与烟草拌和的这种吸食“鸦片烟”的方法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传入台湾、福建,流行于江南地区,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也就是乾隆中后期,由于单纯吸食鸦片方法的发明,将鸦片与烟草拌和吸食的方法逐渐被取代。此后,“鸦片烟”一词的含义发生重要变化,“鸦片烟”成了鸦片的同义词[3]。此石刻出现了“鸦片烟”字样,由此可推断,此石刻镌刻于清代康熙末年之后。
最后,此石刻验方出自清代的《验方新编》。经过搜索、查阅古代医方、验方等相关资料,发现此石刻中的验方与清代《验方新编》在病(症)、验方以及遣词造句方面高度一致。此书为鲍相璈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首次刊刻于广西武宣,此后获得极为广泛的传播,后成为“中国历代医书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的医书”[4]。此书版本众多,后人刊行时又增辑部分验方。经过对比,发现个别验方未见收录于早期版本的《验方新编》中,但见于此后增辑版的《验方新编》,故初步排除了鲍相璈所辑录验方来源于此石刻的可能,此石刻应是来源于某一版本的《验方新编》。由此推断此石刻应镌刻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之后。
至于其下限,可以从调查见证、书籍传播与周边石刻等方面推测。首先,据调查,周边村中的长者反映他们年少时就知道有此石刻存在,部分长者还听其父辈提及此石刻,且相传认完石刻上的字就可以找到金银财宝。由此保守估计此石刻应镌刻于民国或民国之前。其次,从《验方新编》的传播来看,此书自道光二十六年(1846)印行到19世纪中后期,经历了由奇货可居到家置一篇的历程,并呈现出日用化、商品化的特点,在20世纪前期则呈现出经典化的特点[5]。也就是说,至民国时期《验方新编》已不再是稀罕之物,此时已经没有必要费力镌刻于山头之上,由此可见该石刻应镌刻于清代。最后,此石刻旁有一清代咸丰五年(1855)的摩崖石刻。对比两方石刻,可见两石刻用字特点相似,字法外拓宽博,笔法横细竖粗,均取法于“颜体”,这也可作为推断石刻年代的参考要素,或是同一时期具有相同习字师承的乡贤所镌刻。综合以上分析,此石刻镌刻年代应为清代晚期。
不少研究者在研究《养气汤方》时都顺带提及此石刻,都注意到了此石刻是广西目前所见的两处中医药摩崖石刻之一,是我国中医药文化在石刻中的直接体现,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首先,此石刻是中医药文化的珍贵文物。数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繁荣昌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石刻形式记载中医药的内容,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独特形式,具有保存长久、接受广泛等特点。南边山镇崩山中医药石刻作为广西目前所存的两块中医药石刻之一,体现着与北宋宣和四年(1122)吕渭刻于南溪山刘仙岩《养气汤方》的不同取向。南溪山的《养气汤方》着眼于预防保健,崩山的《验方新编》则多着眼于急救保命。因此,此石刻有其特定的文物价值,特别是对研究民间验方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其次,此石刻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可贵见证。南边山一带历史悠久,钱村西南边上有一处遗物丰富的古代遗址。2004年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部分区域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大量的陶瓷片等遗物,年代为北宋晚期到南宋时期,专家分析判断这一带应为当时交易点,或者说是圩市,经营陶瓷等货物[6]。与清代咸丰五年(1855)的“禁约”石刻一道,这一组两块石刻为此区域绵长历史文化的见证。一方面,此石刻是这一带古道文化的重要内容。石刻所处的古道为苍梧大道支线[7]。目前山边一段古道仍然清晰可见,保存较为完好,通过此古道上可通桂林,下可达阳朔、荔浦、梧州,加之此处又有水潭,故这一带为清代民众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笔者考察时还在不远处的山崖发现一些人为加工过的石质构件,或为古道附属设施。另一方面,此石刻是这一带社会行善文化的体现。一些民众掌握了民间验方,但多秘不示人,而镌刻此摩崖石刻的目的则是希望这些验方在民众间广为传播,救人于危急之中。这是以实际的行动施行善事,体现了这一带民众崇德向善的社会文化。如果禁约石刻是从制度的角度对民众实施纪律约束,那么验方石刻则是从道德的角度对民众推行向善引导。
最后,此石刻是医学知识传播的生动案例。此石刻验方来源于清代鲍相璈最先辑录的《验方新编》,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该书现存1949年之前的各类印刷版本近170种[8]。分析《验方新编》的传播历程、动因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可以勾勒出近代江南医疗文化演进和社会变迁中的一些面相[9]。换言之,此书是研究中医文化传播与接受诸多问题的极佳个案,而该石刻又是此书传播的特殊形式。因此,该石刻也成为《验方新编》及其中医药知识在民众中传播的一则值得回味的案例。其一,以摩崖石刻作为载体传播大众急需的医疗知识;其二,选取地点在人员流动极大的古道边;其三,对《验方新编》进行了选取,选取大众日常需要的急救验方。我们可以从石刻载体、镌刻地点、验方选取等方面入手,窥见近代医学的普及、民间的卫生观念乃至当时的社会状况。
中医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至今在守护人民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中医药文物是保护与利用中医药文物的前提,是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南边山镇钱村崩山中医药石刻《验方新编》,残存近1240字,涉及病(症)约20种,提供验方约30种。这些验方具有针对疾病的急迫性、涉及分科的丰富性、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取材的便利性等特点,但其内容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南溪山的《养气汤方》与崩山的《验方新编》为迄今所见广西仅存的两处中医药摩崖石刻,是不同时代、不同取向的中医药文化遗存的代表,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我国数千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崩山中医药石刻验方来源于清代《验方新编》,此书首先编写刊行于广西,部分验方也具有广西的地域特点与民族特色,是了解民族医药的难得资料。可以说,此摩崖石刻是近代中医药知识广泛传播难得的实物证明,是了解近代民间医疗卫生源流的可贵资源,是中医药文化在民众中传承的见证与象征,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