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平/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已经在浙江走过了100年的辉煌历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党在浙江10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党在浙江100年的历史贡献,宣传党在浙江100年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坚定“四个自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浙江党组织从最早的3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400多万名党员,从1个党组织发展到今天的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浙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百年发展历程。
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党中央对浙江党的工作非常关心,使浙江成为全国较早建立地方党组织的省份。浙江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成立于1922年9月,共有3名党员,组长于树德,成员金佛庄、沈干城。杭州党小组隶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
继杭州党小组之后,全省其它地区的党组织也陆续建立起来。到1927年4月,全省党组织发展到30多个,有党员4000余人。但这一时期,全省党组织还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各地的党组织有的属党中央直接领导,有的属上海党组织领导。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浙江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为加强对浙江党的工作的领导,中央决定建立浙江省委。1927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在杭州成立,这是浙江最早建立的省委组织。但这一时期,斗争环境非常险恶,省委机关屡遭破坏,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有庄文恭、王家谟、张秋人、陈之一、夏曦、卓兰芳、龙大道、李硕勋、徐英、罗学瓒等10人担任过省委书记和代理书记,其中有5人在浙江牺牲,有3人在其它地方牺牲。1929年4月,中央决定暂时撤销浙江省委建制。
省委撤销后,中央先后在杭州、宁波、永嘉、湖州、台州、兰溪、永康、建德、东阳等地建立了9个中心县(市)委,分别领导附近各县党的工作。但是,这些组织也先后遭到严重破坏,到1932年底全省党的组织已所剩无几。为了恢复浙江党的组织,中央于1933年1月在杭州建立了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但由于书记被捕叛变,省临工委3月就遭破坏。
1935年10月,刘英、粟裕率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后,与叶飞领导的闽东特委联合建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任省委书记。闽浙边临时省委在闽浙边和温州、丽水、台州、绍兴、衢州、金华等地区建立了党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各地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37年11月,在杭州成立了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1938年2月改为浙江省工作委员会。这样在浙江就有了两个省一级党组织——闽浙边临时省委和浙江省工委。为了统一党的领导,1938年5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决定撤销闽浙边临时省委和浙江省工委,建立浙江临时省委。同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浙江临时省委转为正式省委,刘英任省委书记。1939年7月,省委在平阳召开了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省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在省一大召开时,全省党员已经达到近两万人,建立了55个县委或县工委。但是,1942年2月,由于叛徒的出卖,省委书记刘英在温州被捕,后在永康方岩被杀,省委遭到破坏。此后,直到浙江解放才建立新的省委。
浙江省委被破坏后,全省党组织又一次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在浙南地区,以龙跃为书记的浙南特委独立坚持斗争,以后与华中局取得联系,划归华中局领导;在浙东地区,1942年7月建立了以谭启龙为书记的浙东区党委;在浙西地区,1945年1月,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主力南下长兴,先后建立了浙西区党委和苏浙区党委。
解放战争时期,浙江各地的党组织仍分属不同的上级党组织领导。在浙东地区,浙东工作委员会(后改为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先后隶属上海局和华中工委领导;在浙南地区,浙南特委(后改为浙南地委)先由华中分局领导,1947年5月后划归在福建的闽浙赣区党委(省委)领导;在浙西南地区,处属特委于1947年5月后划归闽浙赣区党委(省委)领导;在杭州市区,原来存在着两个市一级的党组织,一个是1946年3月建立的杭州市工作委员会,另一个是1947年12月建立的杭州工作委员会。1949年3月,杭州工委和杭州市工委合并,建立杭州市委,由上海局领导。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6日建立了新的中共浙江省委。浙江党组织经过20多年的艰难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已达2300多个,有党员47000多人,并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从此,浙江党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29年中,浙江省委的隶属关系曾几经变化。1949年5月至1954年10月,属中共中央和华东局领导。1954年10月华东局撤销,直属中共中央领导。1960年9月华东局恢复,又属中共中央和华东局领导;1961年1月后,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在这29年中,浙江省委领导体制和省委书记也几经变化,先后由5人担任过省委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浙江党的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浙江召开了八次全省党代表大会,共有10人担任省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返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他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是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大历史贡献在浙江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浙江人民在党领导下立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1921年9月,在萧山衙前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这是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农民运动。与此同时,全省工人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随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浙江掀起了大革命的浪潮,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五卅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都蓬勃开展起来,并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在浙江的反动统治。
正当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背叛革命,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浙江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止。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浙江省委和各地党组织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暴动,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从1927年下半年到1936年,全省发生了60多次农民武装暴动,参加人数达10余万,涉及50多个县,其中有些暴动在全国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浙南各地农民武装暴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它是当时中央军委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十四支红军之一。红十三军斗争失败以后,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力量逐渐向浙西发展,特别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浙江的斗争,产生了重大的革命影响。抗日先遣队失败后,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皖浙赣省委也在浙西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坚持了浙西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地方党组织与国民党地方当局经过多次和平谈判,达成了团结抗战的协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省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各种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起来,宣传抗日的报刊也纷纷创办,浙江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搞得最为出色的省份之一,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赞扬。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党领导浙江人民开展了武装抗日斗争。在浙东建立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开辟了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这是抗战时期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在浙西建立了苏浙军区 ,开辟了以天目山为中心的浙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当时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和华中八个战略区之一的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南也建立了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党领导的浙江敌后战场成为浙江抗战的主力战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新四军奉命北撤,留下少数党员和秘密武装继续在浙江坚持革命斗争。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浙江党组织开始重建革命武装,开展广泛的敌后游击战争。在浙东建立了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在浙南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浙江东部和南部游击区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南方七大游击根据地之一。此外,在浙西南、苏浙皖边等地也都重建了革命武装,开展广泛的敌后游击战争。与此同时,党领导的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也从第二条战线冲击着国民党政权的统治。特别是1947年10月在杭州发生的于子三事件,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反迫害运动。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向江南进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共13个军,兵分数路进入浙江作战。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标志着浙江的解放。从此,浙江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浙江解放后,党领导全省人民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
浙江解放初,面对困难和贫穷落后的处境,党领导全省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全面展开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在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后,从1953年开始,全省进入了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和全面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到1956年,全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此为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浙江建立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与此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浙江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从浙江解放到1957年的8年时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0.88亿元,比1949年的4.05亿元增长4倍多,8年间年均递增长18.8%。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26.48亿元,比1949年的13.92亿元增长1倍多,年均增长9.4%。
社会主义制度在浙江建立起来以后,省委领导全省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1956年召开的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来,领导全省人民掀起建设新高潮,并取得初步成果,使浙江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犯过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特别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灾难。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省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党的各方面政策等工作,有效地消除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消极后果,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广泛的政治保证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省委不失时机地领导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调整经济政策,整顿厂矿企业,发展农村经济,使全省国民经济重新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历史转折的实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浙江虽然也犯过错误,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4.9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24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倍;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3元,增加到1978年的331元,增长4.53倍,初步改变了浙江“一穷二白”的面貌,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浙江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40多年来,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4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24亿元增长到5.6万亿元,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全省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31元增长到9.9万元,由全国第13位上升到第5位;外贸出口总额从近5000万美元增长到3211.6亿美元,居全国第3位;财政总收入由27亿元上升到6600亿元,居全国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万元和2.73元,分别连续18年和34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不仅见证了习近平同志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还以其自身发展实践验证了习近平同志为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擘画的“八八战略”的伟大正确。“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从开放大省向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跃变。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000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5.6万亿元,年均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从1.7万元增加到9.9万元,年均增长9.0%;财政总收入从570亿元增加到66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都为7.9%;城市化率从47.5%提升至68.9%。这一时期也是浙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社会大局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浙江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的历史时期。浙江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充分彰显了“八八战略”的实践伟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成功实践,也从一个省域印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浙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了新台阶。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突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建设“六个浙江”,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开辟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浙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全省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钙,一个人缺钙就会变成软骨头。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回顾党在浙江的百年历程,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坚定理想信念的光辉榜样。
(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就成了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誓言,这也是入党誓词中的一句话。《党章》也明确规定,党员“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20世纪40年代曾经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曾经感慨地说过:“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回顾党在浙江的百年历程,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无私奉献的光辉榜样。
(三)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有着严明的政治纪律。《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对党忠诚是政治纪律,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要进行宣誓,从建党开始到现在,入党誓词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有一个词始终不变,那就是“永不叛党”。永不叛党最核心的就是对党忠诚。回顾党在浙江的百年历程,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对党忠诚的光辉榜样。
(四)清正廉洁的光荣本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一贯坚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光荣本色,也是党的红色基因。回顾党在浙江的百年历程,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光辉榜样。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踏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舟共济的历史。回顾党在浙江的百年历程,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