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强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音乐与演唱分析

2021-11-26 12:09孙治国
黄河之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园田乐段意蕴

孙治国

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既需要艺术家创作出完美的词曲内容,也需要歌者进行高水平的二次创作,由此才能整合“声、词、意”,使听众产生美的体验乃至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作品《归园田居》充分吸收东晋诗人陶渊明同名诗作的精神内涵,既感叹诗人躬耕生活,又暗含怡然自乐的心境,呈现出质朴自然、洒脱自由的意蕴,十分契合我国群众的审美理念,成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首优秀合唱作品。然而要想准确展现其艺术与审美特色,还有赖于高水平的处理与演唱活动,值得我们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徐坚强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创作背景

东晋诗人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黑暗与世俗的束缚,毅然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在清净、淳朴、轻松的田园生活中,有感而发,创作出优秀田园诗《归园田居》,一组六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洁身自好、隐逸山野、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情感。优美的词句、美好的心境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流传至今。

2008 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徐坚强应北京农业大学学生合唱团之约,依据《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而创作出同名合唱作品《归园田居》,同年参加第八届金钟奖,获得铜奖,随后被广泛传唱,尤其是2014 年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决赛期间,35 支参赛队伍中有12 支队伍选择作品《归园田居》,其中2 支队伍获得金奖。2015 年1 月26 日,徐坚强先生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天风地歌——徐坚强无伴奏合唱作品音乐会”,“八秒”合唱团作为压轴表演,便演唱了合唱作品《归园田居》。徐坚强先生对此评价道:“指挥家阎宝林教授和‘八秒’一出场便气度非凡,一首《归园田居》震惊四座,虽然这首作品传唱率很高,但‘八秒’是演绎最好的团队。”这进一步彰显了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艺术价值。

二、徐坚强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词曲分析

(一)曲式结构

徐坚强先生的合唱作品《归园田居》拥有复杂的曲式结构,学者马勇认为作品采用的是对称结构,秦阳认为其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黄祖平认为《归园田居》是一个集再现、变奏、对称、并置为一体的多维结构,具有多解析特征,由此衍生出整体性、二分性、三分性的结构对位特点。文章比较赞同黄祖平先生的观点,应从结构、主题、情感等多个角度来审视《归园田居》的曲式体系,从而更加深刻、准确地认知其艺术特色,感受其思想与情感意蕴。

从常规曲式结构的角度来说,《归园田居》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三部曲式结构,整个作品具有明显的三分性特征,1 至16 小节为引子部分,17 至35 小节为A 乐段,62 至76 小节为B 乐段,77 至84 小节为再现A 乐段。

《归园田居》主要是通过变奏展衍核心材料来形成主题材料,引子部分、A 乐段、B 乐段、连接部分,都是从原始核心动机中产生主题材料,因此,也可以将合奏作品《归园田居》界定为变奏曲式结构。

《归园田居》对比性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性格,一方面是咏叹诗人躬耕生活的抒情性格;另一方面是表现自由生活、洒脱心境的乐观性格,由此使《归园田居》呈现出的是一个二部曲式的变奏结构,从而也表现出明显的二分性的特征。

(二)歌词内容

歌者在咬对声母之后,有目的使用“开、齐、撮、合”四呼,来吐出、归韵文字的韵母,从而呈现出节奏性、意蕴性的音色效果。基于此,合唱活动十分注重对歌词内容五音、四呼字韵的解读。

《归园田居》直接引用了陶渊明诗作《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中的内容,也即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首先,从“五音”的角度来说,喉音涉及到的文字包括归、荒、荷、秽四个字;舌音涉及到的文字包括田、豆、道、理、南、露、但、带八个字;齿音涉及到的文字包括种、山、晨、盛、长、锄、使、沾八个字;牙音涉及到的文字包括下、居、稀、草、狭、兴、惜、夕八个文字;唇音涉及到木、苗、不三个文字。其次,从“四呼”的角度来说,开口呼主要是通过喉部发力来实现的,《归园田居》歌词涉及到的开口呼文字包括豆、南、山、盛、草、带、理、晨、月、道、荷、沾、长、但、我、违十六个字。齐齿呼主要是通过牙齿发力来实现的,《归园田居》歌词涉及到的齐齿呼文字包括苗、下、田、狭、兴、稀、夕、衣、惜、使十个文字。而撮口呼主要是通过唇部发力来实现的,《归园田居》歌词涉及到的撮口呼文字包括园、居两个文字。合口呼主要是通过满口的方式来实现的,《归园田居》歌词涉及到的合口呼文字包括归、种、秽、荒、木、锄、不、露、足、无、愿十一个文字。演唱者准确归类歌词中每一个文字的“五音”与“四呼”,便可以准确把握各个汉字字韵的主要规律,确定各个发声部位的用力方式来表现声母,而且也能够准确掌握汉字归韵技巧和收声方法,由此提高演唱者文字处理与演唱的规范性,随即再配合以良好的发声技术,从而更快进入演唱状态,更好地呈现优质的节奏与音色。

三、徐坚强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演唱分析

(一)演唱力度

演唱力度不仅决定着音高,而且影响到情感意蕴,由此成为声乐表演所重点感知的一项内容,特别是在合唱作品涉及到多声部、协调性、一致性的情况下,更是需要团员能够准确掌握、处理和表演演唱力度,以达到完美的合唱作品演唱效果。

《归园田居》拥有细腻的力度层次,谱例中对各部分力度进行了详细标识。作品出现的最强力度是ff,而最弱力度是pp,由此综合性使用到了六个力度,建构起鲜明的力度层次。诸如在“引子”部分,最强力度是f,最弱力度为pp,形成了五个力度层次。首先,合唱一开始便是女高音在mp 力度上的演绎,一定要准确定格,为随后其它四声部pp 力度的处理奠定基础,能够游刃有余地表现pp 力度。这部分乐段中四个“归园田居”的感叹,逐步增强演唱的力度,并且要配合声部之中力度渐强与渐弱的变化,以表现层层递进的情感走势,给观众以更强的情感冲击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纵向和声力度的变化处理,诸如第三个“归园田居”中,每一个声部都具有一个特殊的力度层次,团员既要按照谱例标识来准确处理自己的力度效果,同时也要注重与其它声部力度表现之间的配合,由此形成一致性、协调性的演唱力度乃至于音色、意蕴效果。这要求团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辨能力和灵活调适能力,由此才能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合唱作品。

(二)演唱速度

速度同样是合唱表演所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既注重整体速度效果,以营造规定性的情感意蕴,同时也注重各个团员的演唱速度,以形成各声部之间速度与音色有效的配合,处理不好速度,不仅破坏团员个人的演唱效果,甚至还会毁掉整个合唱表演。

在处理和演唱《归园田居》过程中,团员一定要严格认真分析谱例中的速度标识,按照标识符号来完成自己的演唱速度。诸如第一主题乐段要求团员采用♩为66拍的速度进行演唱,借此呈现出质朴、纯净、淡然、悠远的旋律,从而表现诗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疏”的悠然心境。乐段在从第一主题进入到第二主题过程中,速度则转变为♩为152,从而对团员的速度处理与急速转换提出了较高要求,可以采用“节拍器”来进行训练,直到能够游刃有余地转换速度,则可以组合演唱《归园田居》。这可以大大提升演唱过程中的速度层次感,通过速度的变化,既增强听众的节奏感体验,而且也能够清晰展现情绪与心境的变化,创造良好的传情达意效果。在此过程中,合唱团的团员还要注意《归园田居》中潜藏的、未标识的速度标准和转换要求。诸如第77 小节中,重复后进入到《归园田居》的高潮部分,在完成了对16拍速度的延长之后,再反复到第77 小节的乐段,虽然谱例并未标识速度的变换方式,但潜在性地表现出速度变换的特征。合唱团的团员以ff 力度演唱93 小节乐段,首先需要延续前一部分152 拍的速度处理方式,经过16拍之后再慢慢降低至52 拍的速度,继而逐步进入77 小节乐段缓慢而起的歌词“种”字,从此逐步慢慢起步、渐渐加快速度,直到完成整个作品的演唱。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富有张力的速度、持续性的ff 力度、连贯推进的气息、不断加强的音色厚度,以及不协调、撞击加强处理的大二度音程与小七度音程,使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演唱进入蓬勃推进的高潮,最大限度的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寓意着去身心得到最大的解放,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团员对作品显性与隐性力度的处理,无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助推、强化的作用,成为处理和表演合唱作品《归园田居》需要整点处理的一项内容。

(三)演唱音色

音色也即是声音的色彩,充分展现了乐器演奏、歌唱表演所发出声音的情感意蕴情况,是艺术家需要重点分析、处理、表现的一项声乐要素。

团员处理和演唱《归园田居》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根据各个乐段差异化的思想、情感、意境来调控自己的音色,诸如在《归园田居》开始部分,可以采用高位轻声的方式呈现出通透灵动的音色,以展现诗人在质朴、纯净、淡然、悠远情境中的悠然心境。随后在进入到第二主题乐段之后,团员可以略微靠前音色,要能够采用类似于自然的民族声乐的音色效果来演唱作为主旋律的女高音声部,而且其他声部也需要根据其承担的传情达意功能来确定音色表现方式。诸如在《归园田居》的第5 小节乐段,加入男高音声部,充当女低音的角色,创造出女生合唱的音响效果,因此男性团员最好不要采用真声进行演唱,而是运用假声进行演唱,男高音呈现出的高泛音假声与女声演唱形成良好的谐振效果,由此呈现出美的、意蕴性的音色效果。在此基础上,合唱团的团员还要注意乐段之间音色的转换情况,诸如第49 小节需要表现“宗教音色”,而在50 小节f 力度演奏下需要呈现出“歌剧音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感叹”的主题情感,在完成了8 拍延长之后则进入到第三主题的演唱,女高音则再次呈现出“宗教音色”,以营造出虚拟、缥缈、轻松、幽静、闲适的情境氛围。这由此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第三个“感悟”的情感主题,自然流露,却发人深省,使人回味无穷,浮想连绵。

(四)咬字吐字

正如上文提到的,合唱是一种音乐性与文字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需要遵循着“五音”与“四呼”的标准来处理每一个字句,形成标准的咬字与吐字效果,才能准确地把握合唱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的意蕴与调性,展现其应有的节奏和韵律,最终呈现出美的传情达意效果。

《归园田居》对于咬字、吐字有着较高的要求,合唱团员在系统、准确地归类每一个字的“五音”与“四呼”之后,则需要逐字、逐句的进行咬字与吐字的处理。诸如《归园田居》开始部分“归园田居”四个字中,“归”经常在“i”上收掉,收声太早既破坏了歌唱过程的自然性,同时也毁掉了歌唱位置的统一性。因此在处理此类混合韵母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将字归韵到“i”上面,诸如“归”、“园”、“田”等汉字,也可以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混合韵母已经包含韵尾,不需要再归到“n”上面。团员在处理和演唱《归园田居》的时候,从开始部分便要保持一个形态,在不收声的情况下而直接咬下一个汉字,持续到尾部“居”字时值完成之后再进行收声。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保证歌唱位置准确、规范,而且也能够实现咬字与吐字产生标准化、一致性、美感性的音准与音色效果。基于此,合唱团员在处理和演唱《归园田居》中词句的咬字与吐字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实施细致化的处理,才能实现不同歌唱元素、不同声部之间的有效配合,从而呈现出完美的合唱作品。

总体来说,《归园田居》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个优秀的合唱作品,凭借着多维曲式结构,创造出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乃至于学术性的作品价值,由此被广泛传唱。在演唱《归园田居》之前,需要率先剖析其曲式结构,对歌词内容进行“五音”与“四呼”的归类处理,在熟悉整个作品之后,再结合个人以及合唱团设计情况,最后从演唱力度、演唱速度、演唱音色、咬字吐字四个方面,展开对作品的演唱训练活动,逐步呈现出有一个优秀的合唱作品《归园田居》,展现其应有的思想内涵、情感意蕴与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园田乐段意蕴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劳动最光荣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视唱练耳与钢琴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