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像》看王尔德对庄子“逍遥”的误读

2021-11-26 09:42张静宜彭家海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王尔德画像庄子

张静宜, 彭家海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在哲学方面,“逍遥”意味着不囿于外物而自为绝对自由的存在,一如《逍遥游》中的“无所待而游于无穷”。作为“逍遥”哲学的宗师,选择隐居山林不入世俗,以一种率性自适,顺其自然的方式为逍遥放歌。古往今来,解庄者无数。其中,英国作家王尔德于189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位中国哲人》的书评,翟理斯将其翻译为《庄子》。这表明王尔德已接触了中国哲学。次年,王尔德最知名的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出版,公众哗然。为考察王尔德作品是否吸收了中国哲学因素,本文将从其文学创作中主题、题材、人物、语言风格等特征入手,对《道林·格雷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进行简要的文本分析,探寻王尔德作品中庄子思想的痕迹。

1 与中国哲学的相遇

1.1 寻求自由的心灵殿堂

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影响”概念是有区别的。通常所说的影响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发生作用,引起后者的反应和反响。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则更强调“外来性”。

这种“外来性”源自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文明快速进步的十九世纪末。这时期的英国社会表面辉煌,实则刻板而克制:妇女着装不露出颈子和手腕;不得提及人体的某些器官;苛刻控制个人情欲……压抑苦闷的氛围以及对人性的极端压制共同铸就了知识分子“反叛”的温床,他们对社会现状极端不满,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期待从新的思想源泉中汲取力量。而抱有同一期待的王尔德曾在《英国的文艺复兴》(1882)一文中这样描述道:“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就这样,在这一诉求的召唤中,在哲学上拥有崇高地位的庄子,也就是那个思想处于绝对优越和领先位置的中国哲人,打破了僵冻着十九世纪末的冰水,引领者艺术家们将目光转向中国,并传递给他们古老而深邃、自由又超脱的中国智慧。

1.2 对“逍遥”的追寻与效仿

1.2.1随心自在与追求个性解放《庄子》一书,尽数表达了庄子的处世哲学、政治思想和道德觉悟。而“逍遥”一词则可总括庄子的思想。庄子一生以大道为依归,他所追求的,并非名利、权势等世俗的东西,而是摒弃凡心,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诸多观点,认为天下万物源于“道”,“道”就是自然之理,万众之师。因此人若要得解脱、得逍遥,就要顺应自然。

处世方面,庄子提倡顺着事物的自然尽心去做;道德规范方面,他认为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人,才能说是有德之人;治世方面,他强调帝王之道应该顺应自然,顺应民心,惯行无为而治;养生方面,他提倡以自然养神,与自然合二为一。所以,庄子的“逍遥”实则是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一切行为皆应顺应自然的道理去进行,不因外物错乱本性,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这般才能忘记人生的束缚,随心所欲遨游于天地间,达到真正的逍遥。

而在遥远的西方国度,那位同样追求自由的王尔德自然被庄子洒脱不拘泥的性格所吸引,对其一见倾心,遂引为同道。在处事方式和行文风格方面,王尔德无不表现出对庄子“逍遥”思想的追寻与模仿。出生在富裕优越的家庭,接受着高等教育,混迹于伦敦上流社会,生来就注定区别于芸芸众生的王尔德,执着于近似于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和游离于无政府主义的社会追求,妄想得到凌驾于英国传统社会之上的“自由”。在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中,王尔德允许自己的主人公犯错,就如《画像》中的道林,他的肆意妄为或被掩盖,就连生死危机也被化解,让他得以继续逍遥度日。而作家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倾注作者本身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作家创造的人物反映的就是作家本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尔德所追求的“逍遥”理念,在于理想化社会背景中的完全的个性解放,而不是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社会和生活,他过于追求现实社会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绝对自由和无限制的特权。

1.2.2修身养性与追求感官享受如要彻底理解庄子的“逍遥”,就不得不提及他所说的修身养性的方式。庄子看到人们在膨胀的物欲中丢失了心灵的安宁与和谐,造成各种人生烦恼和困惑。他主张通过“坐忘”“朝彻”“见独”等方法来修持、养生。在《庄子》中,“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坐忘”即要抛弃各种私心杂念,深入理解自然并感受自然本性[1]。庄子还曾借一得道之士女偊之口简洁地叙述了“闻道乃一过程”的思想。女偊在谈到自己的闻道过程时曾对人说:“三日后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大宗师》)女偊所说的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心境就能够清明洞彻即为“朝彻”;心境清明洞彻,而后就能体悟到绝对无待的哲学本体即“道”了(即“见独”)。庄子的这些思想其实是在向人们提供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为人们排除外界干扰、获得心灵宁静提供途径,从而使人能够得到精神层面的逍遥。

在《画像》中,王尔德借道林忘我地搜罗世界各地奇珍异宝的行为方式,来彰显通过艺术带来的感官刺激也可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这一理念成为了他自我放纵,寻求陌生愉悦感的道德支撑。从研究香水和制香秘诀到收集野蛮部落的乐器,再由购入超巨型绿松石到研究北欧国家寒冷的房间里充当壁画的挂毯……这正是王尔德所描绘的,一个忘我的逍遥者:道林终日沉迷于充满酒色声情的“艺术”世界里,只求无尽地放大感官享受,沉迷于精神的虚假自由,从而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事实上,道林为实现“逍遥”的方式明显偏向了满足“欲”的层面,于空洞艺术中寻找感官的刺激与满足的行为无法实现真正的精神层面上的“逍遥”。

2 变味的唯美主义

2.1 “为艺术而生活”

在一篇题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的文章里,王尔德引用庄子学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宥》)这表明他认同庄子的主张,即政府应该秉承清静无为,展示他反对权威和治理的观念。和庄子抗议说教类似,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他需要一种独立于现实之外的艺术哲学,而唯美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唯美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为艺术而艺术”,将艺术与道德、社会、政治等实用价值分开。这一思想吸引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作为唯美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人,佩特(Walter Pater)的美学见解对王尔德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佩特不仅提出了艺术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美感,寻求美的享受,而不应受社会或道德观念制约的观点,还推崇与中国哲学一脉相承的“审美无为”的理念,即用看待艺术的态度看待生活,带着强烈的感情去关注,却不是去实际地参与到某种切实的行为,佩特将其称为“热情的冷漠”[2]。他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在行动,而在于思考——是无为而非作为。这种以艺术的方式对待生活,即“为艺术而生活”。此外,佩特在其作《文艺复兴史研究》的结论中指出:人生易逝,万物皆变,能够使生命燃烧出宝石般炽烈的火焰且尽可能保持在这种焦点状态,乃是人生的成功。佩特对一个个凝聚着巅峰体验的审美瞬间的看重不仅构成道林所谓的“新享乐主义”的内核,而且作为一种时间哲学渗透到王尔德的创作和美学中去,可以说,瞬间哲学成为了唯美主义者体验时间的独特方式[3]。因此,对绝对艺术自由的向往、对纯粹美的真切追求以及对唯美思想的接纳和吸收,促使王尔德坚定地成为了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2.2 《画像》的华丽辞藻

王尔德的唯美艺术不关乎说教、道德、政治等方面,他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官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它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来评判。而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使用的语言也皆是绚烂唯美,游离现实,幽默生动,极具讽刺意味又不失哲理,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艺术。

王尔德擅长通过感官描述打造出一个超脱现实,如天堂般纯净,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感官的美好被无限放大,具象环境的描写被无限缩小,这样的艺术创作秉承了“艺术不反映现实”的理念,也满足了读者阅读时在感官上对美的需求。在其作《画像》中,开篇就描述了一幅直击读者感官的意象:“蜜蜂时而在许久未曾修剪过的长草之间翻飞,时而又不知疲惫地绕着满是粉尘的金黄色忍冬花飞舞,沉闷的嗡嗡声似乎让此刻的沉寂显得愈发压抑。模糊的隆隆声自伦敦传来,宛若远处的风琴凑出的低沉乐曲。”[4]华丽的辞藻,模糊的背景,绚丽的色彩伴随着低沉的声音交织出的和谐画卷,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感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不知是臆想出的亦或是真实存在着的,唯“美”的无人之境。

同时,唯美的语言又近乎讽刺,王尔德利用悖论特殊的语言形式对当时的上流社会进行批判。美国批评家布鲁克斯将悖论语言的特征总结为:反讽和惊异[5]。它将那些家喻户晓的格言警句进行颠倒,或者是把人们视为违反常规的事情当成美德进行宣扬[6]。例如《画像》中:“良知和怯懦本就是一码事”、“忠诚的人只晓得爱情浅薄的一面,不忠的人才会体会到爱的悲伤”、“摆脱诱惑的唯一办法就是屈服于它”[4]。这些悖论语言大多结构对称、看似不合逻辑又荒诞可笑,实则却蕴涵着对社会现象的尖锐讽刺。而道林也正是在这些悖论的蛊惑下,一次次与道德背道而驰,渐渐享受堕落与罪恶的快感,最终成为王尔德笔下欺世盗名、超脱现实的逍遥者。

2.3 背离传统的人物形象

与庄子“性者,生之质也”(《桑庚楚》)中倡导自然之性不应人为的去改造,要顺应人的自然性情,不用人为的道德去压抑、束缚的观点有所偏差,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人物个性创作,具有享乐、功利的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以奢华的穿着打扮和风流洒脱、纨绔子弟的形象示人。他在其后所作的喜剧中,常常将主人公作为英国传统文化与维多利亚后期消费时尚融合后的产物而不加以束缚,更将其恣意、反叛的个性表达至极致,离经叛道、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形象成了王尔德唯美创作的特色:饮名酒、啖美食、抽雪茄是他们的爱好;赴宴会、逛舞场、谈恋爱是他们的“事业”;他们出入于俱乐部,周旋于各种社交聚会[7]。除了《画像》中的道林,著名的花花公子形象还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的伊林沃兹勋爵,《温徳米尔夫人的扇子》中的达林顿勋爵。这些拥有足够经济保障和优越社会地位的花花公子们,以一种浮夸、享乐、闲散的生活方式不断背离和冲击着传统观念。正如文学评论家爱普斯坦1998年在其《纽约书评》中所说,“王尔德用他极端的唯美主义和花花公子面貌挑战的不仅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虚伪,而且还在不断挑战着英国历史上最顽固的礼法。”[6]

2.4 艺术与现实的脱钩

对待艺术与现实的态度方面,王尔德与庄子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通之处。王尔德认为艺术应与现实彻底分开来。唯美的艺术应该超脱现实,不与道德联姻,不适应任何社会目的,只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艺术才是逍遥又自由的。而庄子的美学思想同样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他渴望摆脱现实世界,走向纯粹的审美自由和虚构的乌托邦世界[8]。他认为现实生活是混浊的,因而清高自许,思想放纵,采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脱离现实的态度[9]。为超越生命中存在着的种种痛苦、绝望和无法克服的虚无感,求得诗意的生存和逍遥的人生需依赖于想象力和审美幻觉达到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与超越。

在王尔德众多作品中,最能体现出他对现实存在的否定,意在切断艺术与现实联系情节的,是《画像》中名为西比尔的女演员之死。文中年轻潇洒的道林爱上了戏剧演员西比尔。他爱上了扮演伊摩琴、扮演朱丽叶等完美艺术角色的她,而在现实与艺术交错间,面对褪去角色滤镜,有所缺陷的西比尔,道林感到十分失望,认为现实中的西比尔不仅扼杀了自己的爱情还背叛了自己的唯美艺术幻想。最终无法接受道林转变的西比尔,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王尔德似乎试图通过这个情节告诉读者:艺术不应与现实捆绑,不应受道德制约,它只是为艺术自身,为抵抗现实之丑而存在。而这恰巧也是王尔德的悲观和掩藏在其恣意张扬创作下的颓废与绝望的隐晦体现:对艺术中存在的完美世界的执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存疑与否定都促使王尔德愈发求存于唯美主义创作。但若想逍遥避世,主观地避开所有存于现实的世俗之物,沉溺于与现实脱钩的想象和艺术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避世更要在世上,超脱于“物”,得精神自由,方能独守一角青空。

3 结论

王尔德的行事作风、处事态度及唯美主义创作在许多人看来都是极端的,是带有反抗意味的。这与他所受到的来自东西方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而王尔德在尝试解读庄学思想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理解偏差。其中包括不自觉的误读与有意误读。

王尔德并非是直接阅读庄子原作,在不具备汉学素养的情况下,研读的完成是完全依靠译者的。而不论是译者翟理斯还是王尔德,他们都是从自身文化结构、思想的理路出发,来理解和阐释庄子的思想。翟理斯于1889年出版译著《庄子》(Chuang Tzu:Mystic,Moralist,and Social Reformer),他的翻译总的说来比较自由,但译文加入的个人成分太多,与《庄子》原意有较大出入。因此这个译本历来评价并不太高[10]。

除却存在于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屏障,个人意识的渗透也是误读的关键,王尔德从庄子这种颠覆性的思想中,介入自己的权力意识,以此获得了精神反叛的参照动力,为自己抨击维多利亚社会的生活方式、对唯美的“沉溺”寻得了理论依据。在王尔德看来,写作中个性的张扬、主体完全自由的实现以及对艺术服从道德观念的背离,开辟出一片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一些理解偏差助力了他批判当时奢华伪善的英国社会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存在的弊端。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王尔德想要在中国哲学中寻找理论根据为自己的创作和生活方式进行辩解时,无意或有意地曲解了庄子的思想。事实上,王尔德虽对庄子“逍遥”十分向往,但因其认识水平未达到,误读是必然的。而庄子对“逍遥”的独特见解不仅深刻影响了王尔德,对后世也有无尽的启发:逍遥如“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并非是王尔德理解的处世行事独立不拘,完全弃绝与人世相连的绳索,而是要拥有独立超然的人格,心中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才能真正做到毁誉由人,得失不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至乐》)。再如列子御风而行,看似逍遥,“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却仍需借助风和空气,依赖世俗之物才得以遨游于天地。然逍遥之游非形体之游,而是精神之游,凭借自身努力突破外物的束缚,达到无所牵挂,无所依赖,无所畏惧的境界,这时方可游刃有余,胜物而不被物所伤,拥有通透无碍的心境,悠然于世。也正如庄子所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得失从缘,必无增减。万物于世,必有不得已,然精神超脱,可得逍遥。

猜你喜欢
王尔德画像庄子
威猛的画像
画像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为自己
画像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