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机制的构建

2021-11-26 09:39吴小梅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理念

吴小梅

(中共宿松县委党校,安徽 宿松 246500)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渊源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借鉴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突出的是“和”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而不同”和“和合共生”。所谓“和而不同”是指世界是建立在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但不管各国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世界总体上都是和谐统一的。“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精神文化的土壤。当今世界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碰撞、交融,要解决人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必须依靠国与国在平等的交往中始终坚持相互交流借鉴、求同存异,促进多样文明间的相互尊重、和谐发展与共存。当代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的提出,实质上是为解决人类共同难题营造和谐良好的国际文化环境,同时为各国间文化和文明和平融合发展提供支持。所谓“和合共生”充分体现了万物共生哲学的基本要义,即保持个体的差异又充分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1]。各国同处一个世界,虽然有着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但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因此以包容促进联动式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冲突,实现各国的和谐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美好的愿望和追求,表现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盛世的渴望。相关思想经千百年而流传下来。人类的命运发展共同体理念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大同思想,谋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合作发展共赢、共同发展、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2]。对于和平美好发展愿望的热切追求是对全世界的共识,它摒弃了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和对立,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分歧,是大同思想的当代体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对外文化传播的新使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新型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体而言,包括“一种精神”“两个着眼点”“三个层次”“四项原则”“五大领域”。

“一种精神”是指国际主义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和谐发展,因此以平等、互利、合作、包容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主义精神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它超越了民族、国别、种族的限制,基于全人类的发展,将全人类团结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一体化,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两个着眼点”是指着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着眼于构建解决人类最关注问题的共同体机制。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特别是当前亚洲一体化进程相对比较滞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亚洲各国有着共通的文化基础,同时经济存在互补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非常紧密,因此存在很大的一体化打造空间。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有意识地推动人类最关注问题解决机制的建立,包括区域问题和全球问题,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使共同体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平台,让更多的国家从中受益,让共同体在区域和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个层次”是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按照区域范围划分,分为双边、多边和全球等三个层次,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三个层次,它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融合与发展的过程,没有固定的具体形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双边、多边沟通与交流的情况来进行设立,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四项原则”是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必须坚持贯彻“平等、合作、安全、包容”四项基本原则。它包括“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经济支柱,“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社会支柱,“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支柱以及“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文化支柱,四大支柱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人类命运共同建设的基本原则。

“五大领域”是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必须重点把握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立平等包容真诚以待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些领域都是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既着眼于当前各国经济的发展,又考量了作为整体人类的长远发展,兼顾了短期与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注入了活力。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中国对对外文化传播新的历史使命,“一种精神”“两个着眼点”“三个层次”“四项原则”“五大领域”不仅指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交流的策略,还指出了中国对外交流的工作重点。文化传播作为有别于政治、经济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也赋予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新的使命,需要我们构建新的对外文化传播机制。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机制的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一经提出就得到全球的响应,并被写进了联合国决议,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推进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过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我们需要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实践中,构建新的对外文化传播机制。

(一)推进开放包容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从文化领域实现民心相通

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和”的思想本身就体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包容的国际主义精神。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功夫和书法在全球有一定的民心基础,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也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参与。在此基础上,以文化自信融合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推广开放包容的对外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外文化交流的进程中来,使民众为自己祖国“代言”。通过文化的和风细雨,通过跨越文字的交流,将中国的形象更好地展现给世人,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最新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实现文化领域的民心相通[3]。

(二)完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构建新型的全球文化传播格局

对外文化交流最终为经济服务,为全球的共同发展服务,因此对外文化交流要着眼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推动问题解决机制的构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在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传播中国理论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让世界更加全面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接纳和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求同存异,以共同的目标实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积极构建问题解决机制,以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念为基础,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各国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增加对共同关注问题的共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的共识和解决问题的原则[4]。

(三)增强文化交流机制,构建和谐融洽的文化秩序

话语权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但是话语权以及源自话语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离不开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互动。积极拓展双边、多边和全球等多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机制,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官方的与民间的,搭建新的平台或者利用已有平台,利用各种场合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促进和谐融洽文化秩序的建立,增强全球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国理念的认同感,为中国的话语权奠定深厚的民间基础,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国的话语权,进而增强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参与全球文化治理,建立共商共定的文化规则体制

“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文化支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大支柱之一,要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必须构建新的全球文化治理体系。西方发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推广其主流文化影响力,作为后起的韩国也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电视剧等方式提升文化影响力,而很多落后国家的文明和文化因为不同于主流文化而在夹缝中求生存。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兴衰荣辱的真实写照,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史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文化智慧对当前全球文化治理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要加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文化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多种文明的共存与交融,积极贡献中国的文化方案,体现中国的文化智慧,提升中国在国际文化组织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商共定文化规则体制的建立,努力建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柱[5]。

(五)推进文化产品的供给战略,构建文化创新机制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努力开拓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渠道,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国际沟通度,获取了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但是尚未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走进去”。因此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领域为着力点,增强中国特色文化产品的供给。五大领域为文化产品的提供指明了方向,安全、平等、绿色、发展、创新等都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也是文化产品源源不断产生的源泉。因此要加强中国文化产品的供给,推动文化领域的创新,一方面不断丰富国内的文化市场,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文化产品领域的不断推陈出新,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基于国际主义精神和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不断向全球输出高质量的中国文化产品,打造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名片,将中国文化融入共通的人类价值观,通过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传递中国文化形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构建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承认各国之间的差异,谋求各国之间的融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指导,最终能给全球各国的发展拓展更多的空间。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当今各国的联系也变得日益紧密,人类的命运也比以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世界贫富差距扩大日益明显、资源日益短缺、生态逐渐恶化等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个国家所能够解决的范围,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四、结论与展望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建设,文化自信既为顺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提供底气与力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引,以文化自信为底气,积极贯彻“一种精神”“两个着眼点”“三个层次”“四项原则”“五大领域”,构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机制,必能打开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局面,开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全新视角。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命运的更迭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