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俊勤
楷书因笔法丰富、完备,行笔速度相对较慢,理性特征强,易于把握,其笔法、结构特征与行书、草书有更多互通性,历来被视为学习行书、草书的基础。由楷书及行书、草书,比由篆书、隶书而转入对行书、草书的学习更为便利,因此,楷书技法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楷书技法课程在不同院校书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尽相同。从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总课时、周课时、课程前后衔接等方面都有差异。如有的院校把其设置为楷书临摹课程、楷书创作课程,分设于不同的学期教学,有的院校集中于一个学期,名为楷书临摹与创作或者楷书技法课程,也有按照魏晋小楷、唐楷、北魏楷书三大板块设置课程的。各个高校楷书技法课程设置不尽相同,都是基于本校的教学资源,遵循着本校的教学传统,践行着本校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也各有侧重,但无论教学如何展开,都包括了楷书临摹与楷书创作的内容。书法学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从楷书入手且相对擅长楷书,如何在进入大学后做好教学的衔接,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不断提高,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研课题。
概言之,在楷书技法课程教学中,对技法的解析是基础,但不能陷于对技法解析、雕琢的小圈子中不能自拔,应该构建一个立体的教学框架,引导学生树立史观的意识,着重于审美情怀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倡导纵向取法并且兼顾对近现代、当代楷书的关注与解读。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论述楷书技法课程的教学设计:
书法学专业学生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有相当的楷书基础,但他们的视野还比较狭窄,楷书技法表现手段单一,对楷书的理解尚浅薄。大学专业楷书教学必须与进入大学之前的高考培训模式拉开距离,训练学生的多种表现手法,能对不同风格、流派的楷书作品准确临摹、模拟创作。
在楷书技法训练中应该穿插练习大字、中字、小字。训练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多变性,防止只写一种大小的字形从而形成固定的肌肉记忆能力,使学生掌握能工能放、可大可小的表现手法。大字练习,主要训练表现开张的结体与宏大的气象,依靠手腕、臂的挥运动作来完成。中字、小字练习主要训练细腻、精到的表现手法与指、腕、臂部的书写动作。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工具、材料,并且能够娴熟使用,体会工具、材料的差异与风格之间的关系。要避免使学生沿袭高中阶段所形成的固有思维定式,不敢尝试、不愿尝试,避免在原地踏步而不知进取。
教学中,师生对不同时期的楷书代表作品都要有所涉猎。举凡魏晋小楷、南北朝楷书、隋唐楷书、元明清楷书,都应在课堂训练中展开,兼顾不同的风格与流派。不但楷书临摹课程要涉及,楷书创作课程中也应该注意拓宽取法渠道与范围。引导学生了解楷书本体演变的轨迹,了解楷书与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的关系,不同时期楷书风格变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站在楷书之外认识楷书,不把目光局限于楷书技法体之内。蒋衡《拙存堂题跋》说:“昔人善草者必先工楷法,楷工则规矩备,善草则使转灵。”此便是强调书体之间的共通性,使学生了解、欣赏、掌握不同时期楷书的风格与技法特征,真正把书法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视野中去观照,凸显书法的文化属性,避免使楷书课程的教学沦为纯粹的工匠式训练与书写行为。引导学生打开视野,与中学阶段专攻一家的训练模式拉开距离。
树立史观意识,指能站在书法乃至文化的历史高度做纵向与横向的观照,在学习中,把楷书技法训练与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史结合起来,避免形成唯技术化的教学立场。史观意识的培养应以书法史、书法理论为基础,以文化史、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等学科知识作支撑,能站在中华文化的宏阔背景中去关照楷书,既能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去研究楷书,更能以史观思维指导自身的书写实践。
在教学中,以史观的立场展开,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梳理。以楷书审美风格的时代演变为例,可以“古质”“今妍”为训练主线,对古今的楷书作品做细致的梳理,了解时代审美风格的差异,明了“古质”“今妍”的演变是书风发展的规律。所谓“古质”类的楷书作品,即作品中篆书、隶书的笔法、字法特征尚存,用笔内敛、含蓄,风格古朴、平和,不以夸张、恣肆为能事。“今妍”类的楷书作品指随着时代的变化,笔法越来越丰富,字形越来越精巧,艺术性也越来越凸显的作品。以作品为例,在早期的汉简中,已经能见到楷书的萌芽,发展到锺繇笔下的楷书,隶意犹存,结字朴茂,十分高古,到两晋,尤其是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笔下,楷书中隶意逐渐弱化,结字渐趋精巧,发展至隋唐时期,楷书在笔法的丰富、结字的精巧等方面已经登峰造极。在楷书教学中,如果能以此书风演变的专题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楷书书风“质文三变”演变规律的史观意识,便可从整体上加强对书风的理解,而不是局限于对一碑一帖的片面认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书体演变的内在因素与相关的文化因素。
以“二王”一路楷书风格演变为例,从源头的锺繇、王廙等书家的楷书梳理,进而对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赵孟、宋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书家的作品及风格做相关讲解、对比、练习,了解其中的同与异,对“二王”一脉楷书演变的脉络有明晰的认知、理解、把握。以摩崖石刻楷书为例,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云峰刻石》《四山摩崖石刻》《中皇山刻经》《响堂山刻经》《石门铭》《瘗鹤铭》《大唐中兴颂》等大字摩崖楷书作品做纵向的梳理,对摩崖楷书的历史、流变、书风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史观意识的培养体现在书法史、书法理论对楷书技法课程的支撑以及楷书技法课程对书法史、书法理论的援引、应用上。相关书论问题的借机援引并加以阐发,无疑会增加楷书课堂教学的厚度、深度,使楷书教学变得丰满起来,成为有文化含量、有历史脉搏的课堂教学。如关于对楷书的重要性描述,历代书论中不乏其例,唐张怀瓘把楷书比作人的站立,行书如同走路,草书好比奔跑,他说天下人都在学习楷书,但能够把楷书写好的却寥寥无几,说明楷书是基础,难度却很大。孙过庭说学习楷书未能领悟,那么学习草书便会迷失方向。宋代苏轼说得更为直接,他说楷书法度完备,是学习行书、草书的基础,楷书还没有写好,想要把行草书写好是不可能的。清代梁说宜在年少时把楷书基础夯实,这是学习书法的良好起始。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对其进行纵向的观照,逐步构建史观意识,引导学生贴近传统,把握书法审美主线,不偏离主轨道,能用史观思维指导技法实践逐步提高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
书法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换句话说,对于审美能力的营构,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2020年10月,相关部门下发通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其中明确提出“改进美育评价”,培养高校学生审美能力,将公共艺术课程、艺术实践援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要修满相应的学分。各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谋划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理念虽然很早被提出来,但一直未被落到实处。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美育的重要性逐步受到重视并且加以实施,在这种背景下,书法学的学生理应具备更为高超的审美能力与宽阔的审美情怀,既能自觉接受美育的熏陶,更能肩负以美育人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还不完备。审美能力对于个体尤其是书法学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审美能力应该放在比技法训练还重要的位置去培养,因为审美能力决定着学习方向、学习理念。很难想象一个审美能力欠缺的人能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书法艺术所研究与表现的对象是“美”,在楷书中,究竟如何把握“美”?如何表现“美”?学生的审美理念是否能够指导他们的书写实践一路前行?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应该具备这几个能力:把握契合传统文化审美主线的能力;对雅、俗的辨别能力;对书法理解深刻,能由形及神,由书及人做全面、深入的观照的能力;具备兼容并包的审美情怀,能接纳不同的审美风格与流派的能力。那么,审美能力的构建,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加强书写实践。通临历代楷书代表作品,对技法、风格、流派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基于实践基础的审美认识是最可靠的。在书写实践中注重碑帖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尤为重要。如今,大量的官方、私家藏品相继出版面世,今人拥有古人所不具备的优越、便利条件,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利用时代所赋予的条件,不断开阔眼界、更新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注重阅读相关的美学书籍。美学书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类是书法美学书籍,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书籍。书法类美学出版物不多,可选择有思辨性的著作阅读。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书籍很多,因数量庞大,在阅读中应该分步骤、有选择地去阅读。
三、加强对书法遗迹的实地考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拓展认知范围,拓宽认知渠道,沟通于课内、课外,避免把学习范围局限于课内与某一碑帖之中。因校内学习资源有限,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学习资源,改变固有认知局限,提高认知、理解能力,在思维、观念的引领下促使技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楷书教学中进行实地考察,其范围主要包括官方、私家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以及山川中所遗留的历代楷书实物遗迹。印刷品所呈现的是割裂开的视图形式,在气息、章法、笔力等方面都与原作有相当距离,如果原作是墨迹,鲜活的笔墨语言在印刷品中无疑会被弱化。通过对实物的考察,引导学生由局部过渡到对整体的关注,由形质过渡到对神采的关注,对楷书的用笔、结字、章法、气韵等层面都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是课内教学远远达不到的效果。
审美能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仅仅靠对书法的研究远远不够,要不断拓宽学习视野,把书法与社会结合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与开阔的审美情怀。
在书法学专业教学中,以古代经典作品、书家为研究对象,无疑是正确的。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偏离学习古代传统的主线。但近现代、当代的研究成果往往在教学中被忽略,纵向取法的同时也应该适度关注近现代乃至当代楷书研究成果,横向借鉴。关注近现代、当代书坛的楷书风格变化,关注近现代、当代书坛楷书创作成果。关注、研究近现代、当代书坛中关于楷书的有关内容,其意义在于借此可以更深入地解读传统。当个体面对遥远的古代作品时,因时代的悬隔,在笔墨语言的理解方面无疑有着种种不便,思考近现代、当代书家是如何解读传统与经典的,显然有助于理解传统、经典。而且个体与取法对象处于同一时代或者因时代相近,可以有更多的审美共性,且作品多为墨迹,便于理解,借此而生发是学习中一条重要的途径。除了创作成果外,对理论方面的学术成果也应该有选择性地加以关注,显然,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具备相当审美能力的基础之上的。总而言之,不因循古而废今,更不能以近现代、当代为学习主线而彻底背离古代传统。
楷书的教学没有一条现成的、完全符合各个高校实际情况的路子可走,因此,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研究、实践,遵循教学中的一些共性特征,摸索出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