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传统晒盐生计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以青海省囊谦县为例

2021-11-26 08:42李何春
西藏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盐场盐业玉树

李何春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囊谦是青海省的南大门,北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临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部紧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全县的国土面积呈“大象”形状,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30公里,政区面积12700平方公里;囊谦县共辖1镇9乡、69个村(牧)委会,291个村(牧)民小组。2020年初总人口达11.8万人,境内主要分布有藏族、汉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9%,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囊谦是青海境内重要的井盐产地,整个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的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区,8个盐场以县城(香达镇)为中心,分布在香达镇、娘拉乡、着晓乡、癿扎乡和尕羊乡等5个乡镇境内。最近的盐场离县城仅2公里,最远的盐场离县城120公里。8个盐场,多数处在海拔3300—4200米的河谷和台地上。长期以来,人们在坪地或斜坡上修建“盐畦”,采用风吹日晒法制盐,再通过盐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交换来维持生计。在青藏高原东部特殊的生态环境下,传统的盐业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性实践活动。

一、囊谦地区传统盐业生产的形成与发展

青藏高原东部采用传统晒盐技术的盐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上游的青海省囊谦县,以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境内的类乌齐县和芒康县。目前,囊谦县境内的达改、拉藏、娘(牛)日洼、白扎、乃格、然木、尕羊和多伦多等8个盐场,均采用传统的晒盐技术生产藏红盐,成为国内现存为数不多采用传统晒盐工艺的地区。

(一)囊谦地区的民族源流

历史上,囊谦地区曾长期处在部落制社会。从民族源流来看,目前囊谦境内生活的民族主要是西羌的后裔;从秦汉以来,当地经历过民族的融合和发展。汉代,古羌人从河湟一带向青海的西南部(玉树地区)迁徙,实现同当地原住民的结合;魏晋及六朝时,玉树地区为吐谷浑、白兰、党项等部落所据[1]4。唐代,吐蕃政权在青藏高原崛起之后,便有东扩之举,以致青藏高原东部的吐谷浑、党项等部落先后被吐蕃所征服,于是“党项在族体上已经吸收了吐番(蕃)的血缘,也较多地承袭了吐番(蕃)的文化因子,故元代(1271—1368)蒙古和硕特部称党项为番子。”[2]宋代,囊谦地区的社会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约在12世纪中叶,曾经担任过内地朝廷内大相(即囊伦谦波,简称囊谦,意为内务大臣)的珠氏家族的吉乎·祜隆荣布的后代直哇阿路由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折多山一带,携妾只藏尕毛及妾所生七子,以及部分属民迁入玉树南部,因其先祖吉乎·祜隆荣布曾任内大臣,遂名其部落为“囊谦”,逐步扩大其势力于玉树全境,成为一方豪酋[1]5。此后,囊谦地区先后在25代“王”的统治下,历经800多年(1175—1979)[1]14-19。

清雍正二年(1724),朝廷委派第十八世囊谦王多杰才旺为玉树地区35个部落的头人;1725年,朝廷颁发印信为“囊谦千户”,这便是囊谦历史上的第一代千户,至此,结束了以“囊谦王”为最高统治权力的模式。

清代,历经咸丰、同治两代之后,玉树地区被称之为“二十五族”。据调查,民国后期的玉树地区,仍称为“二十五族”,囊谦地区为囊谦族,由囊谦王(当时以此称呼)所管理,共计2490户[3]524。民国时期,囊谦王的辖地“跨据杂曲、鄂穆曲二河,东与苏尓莽为界,南与昌都、类乌齐及巴屑多舒琼布,噶鲁色尔扎善族为界,西与苏鲁克、中坝格吉为界。北与拉休为界。”[4]囊谦千户住在色鲁马庄,辖百户七员,四员为主,三员为次。

(二)囊谦地区传统盐业的发展

囊谦地区盐业开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哪个年代,学界曾有讨论;如有学者笼统地说“囊谦县的卤水资源(红盐)储量很丰富,开采历史也很悠久。”[5]另有一则公开报道称:白扎盐场建于唐朝垂拱元年至宝应元年(685—762)(1)《光明日报》(2017年10月7日)04版的“公益广告”栏目引用了这一说法。,但未见确凿证据。近年来,坚赞才旦对各盐场形成的时间进行了论述[2],先是依据宝瓶的传说,并结合囊谦王的家谱,判定白扎盐场是囊谦境内盐业开发最早的盐场;其次,乃格、尕羊、多伦多和然木的建场时间,联系雍正元年(1723)年羹尧讨平罗布藏丹津之事分析:“藏族脱离了蒙古和硕特部,归顺清廷,从此安居乐业,求思进取,人口增长,故有掘井晒盐之局面。四个盐场可能是在雍正十年至乾隆六十年(1732—1795)开建的,前后跨距63年,年代虽不及白扎久远,但也有222年至285年了。”[2]另外娘日洼、拉藏和达改等3个盐场,大约是在嘉庆元年至民国初年开建的。

清代以前,有关囊谦盐业生产的文献比较稀缺。清末至解放前夕,青海由马步芳家族统治。民国初期,马步芳父亲马骐是青海办事长官,马骐在青海南部地区设置玉树理事后,于民国六年(1917)开征囊谦盐税以供军需;这一时期,囊谦盐场属囊谦千户和邦岔、香达、下中坝、八青等百户管辖,由231户盐民经营[6]。民国二十二年(1933)囊谦县成立,县内设置盐务协助专员1人,协助县长管理盐税事宜。

民国三十年(1941),马步芳在镇压果洛地区之后,成立哈姜盐务局,成为管理青海盐务的专门机构。民国三十三年(1944),囊谦盐场被青海省政府以6600元银币收买[7]84,并在囊谦成立盐务局,称为“青海土盐推销处”,此机构具体负责盐业生产、销售及税收。1945年,囊谦的盐务由地方政府管理,县长兼任局长(经理),县党部书记兼任总司长,盐场经理兼税卡的卡长[7]65。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青海盐务分局由军管会的财经处暂时管理。1951年青海省在全国盐务机构调整中,省管局设于西宁,下设茶卡、湟源、玉树三个分局,设循化、哈姜、尕拉麻羊曲、囊谦等4个支局。1953年,青海省盐务管理局划归省工业厅领导,实现盐务管理局和盐业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管全省的食盐生产、供应和销售。1958年,机构调整之后,盐税归地方政府征收,囊谦盐务局及所属的生产点归玉树州管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囊谦盐务又下放给地方政府管辖。1973年,囊谦县改盐务局为盐务科。1977年,囊谦县盐务科与交通局合并,成立县工交局,盐务归工交局统一管理。1984年,县工交局又将除了娘日洼和达改两处生产点之外的盐业生产点,移交给城乡企业管理局[7]53-65。这种情形持续了十多年,到20世纪末期,囊谦县成立盐业公司,管理地方盐务。不过,这个时候政府仅仅起引导作用,盐业生产实质上由私人承包;承包者按照协议,每年上缴一定的承包款,自负盈亏。

二、囊谦地区独具特色的高原传统晒盐工艺

囊谦境内的8个盐场,制盐工艺较为特别,人们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让卤水自然结晶,以此获得盐巴,称为“晒盐法”。目前,类似的晒盐工艺,仅限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澜沧江流域,这对于探索高原地区的民族如何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界、通过盐的交换获取生活必需品的意义深远。在囊谦县的各个盐场,人们先是垒石为“畦”,后在“盐畦”中晒盐。盐畦多数呈“田”字形,盐畦之间彼此相连,因此在晒盐的季节里放眼望去,盐畦像一片白白的雪地。8个盐场修筑的盐畦,外观上虽有一定差异,但是修筑方式基本相同。多数盐畦建在空旷的坪地上,通常以石料为基础,修筑类似汉族地区的水田,底部铺设鹅卵石,呈方块形状,称为“盐畦”。经过实地调查,当地传统晒盐工艺,主要包含汲卤、运卤(或引卤)、晒盐(或晒卤)、收盐等四个环节。

(一)汲卤

汲卤,是盐民将卤水井中的卤水运至地面的过程。囊谦境内的8个盐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获取卤水的方法也有差异。大部分的盐场,卤水源自自然冒出地面的盐泉,卤水井较浅。那些卤水井高于盐畦的盐场是不需要汲卤的,其中多伦多、白扎、达改、拉藏、然木、乃格等盐场均属于此类情况。但是也有一些盐场的盐泉是从井底冒出来的,井口较深,此时便需要汲卤。例如娘日洼、白扎两个盐场,晒盐之前需要先进行汲卤。

汲卤方式,在囊谦制盐史上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主要用羊皮桶取卤,如娘日洼、白扎等盐场的妇女,取卤的时候左右各持1个羊皮桶,进入卤水井,先灌满羊皮桶后提出来,再倒入盐畦之中。第二阶段为解放之后,白扎盐场曾用“天车”取卤[2]。据娘日洼盐场的早期盐工回忆,该盐场以前也曾使用过“天车”。第三个阶段,2012年之后各个盐场开始采用水泵抽卤,此法简单,只需在市场上购买水泵,接通电线,便可抽卤,其效率高、省力,自然是最好的抽卤方式。

(二)运卤(或引卤)

运卤,是将储卤井中的盐水运至盐畦的过程。在囊谦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储卤池或卤水井高于盐畦,此时可直接将卤水引至盐畦之中,如达改、多伦多、乃格、拉藏、然木等5个盐场。这些盐场很早就开始用木槽引卤,这样可以省去一部分劳动力。但是,目前仅有多伦多盐场采用此法,在该盐场可以看到由几段木槽连接而成的引卤工程,通向整个盐场。木槽经过长年累月盐水的渗透,已结晶成为白色的管状。在娘日洼、达改、然木等盐场,盐民一般用塑料胶管将卤水引至储卤池。第二种是储卤池(或卤水井)低于盐畦,或同处一个高度。这些盐场早期用羊皮桶运卤,目前用水泵将盐水抽至盐畦。也有一些盐场,先将卤水抽至储卤池,再用木槽或胶管引至盐畦。

(三)晒盐(或晒卤)

完成引卤之后,在气候和天气适宜的季节,盐工开始投入到晒盐活动当中。通常,将卤水引至盐畦之后,全靠风吹日晒,让卤水自然结晶。此过程,即为晒盐。不过因受气候和风力的影响较为明显,晒盐季节不同,成盐时间的长短不一,志书记载,“生产受季节性限制,春季雨水少,为生产旺季,一茬盐晒制7至10天,即可刮取;夏秋季节雨水多,产制不易,为生产淡季,冬季只要卤水不冻结,生产就不会中断,唯晒制时间较长,一般需晒20至1个月。”[7]84此外,不同的盐场成盐时间也有差异,有些盐场晒一次盐需要10—15天,一些盐场只需5—7天即可完成。

根据生产过程中制盐工艺的精细化程度,晒盐技术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粗放型晒盐。粗放型晒盐方式,只要将卤水引(灌)入盐畦,靠风力和阳光,自然滩晒成盐。此法生产工序简单,比较节省劳动力,但是生产出来的食盐杂质多、盐质差。目前多伦多、然木、乃格等3个盐场的生产工艺最为简单。由于这几个盐场的卤水井高于盐畦,因此只要将卤水引入最高部分的盐畦,卤水灌满上方的盐畦之后,自然流到下方的盐畦。盐畦灌满之后,卤水自然结晶。其他的白扎、娘日洼、日阿忠、尕羊和达改(部分)等5个盐场,盐民在晒盐之前需要先平整盐畦,再引入卤水。相比较于上述的3个盐场,这几处盐场的盐畦和卤水井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因此需要人工挨个灌满每一块盐畦,再通过风吹日晒才可成盐。

第二种为精细化晒盐。目前此种晒盐法仅见于达改盐场。达改盐场的场主尕桑次仁是位富有创见的老者,经过不断试验和改进晒盐技术,他已经熟练掌握了薄膜晒盐法。此法从盐畦的修整开始进入精细化步骤,先是修建表面光滑的盐畦,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若盐畦表面粗糙,则容易损坏薄膜。每年进入十月份,场主除了修整盐畦外,还需购买这一年所需的薄膜。薄膜通常需要和厂家提前定制,其长、宽略比盐畦长、宽15—25厘米。晒盐之时,先将薄膜平铺在盐畦表面,随后引入卤水。由于薄膜渗水较好,仅需7日左右,即可收盐。由于场主和盐工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晒盐的旺季一到,盐工每天都处在“待命”状态,盐畦结晶之后,立即召回盐工。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即可完成收盐。此法生产出来的食盐,颗粒均匀,色泽鲜亮,杂质少,是囊谦最好的盐。

(四)收盐

盐畦中的卤水在风力和太阳能的作用下,结晶为盐颗粒之后,盐民便开始收盐。因盐畦底部所铺的材料不同,收盐的方式略有不同。若以鹅卵石或砖块铺制而成的盐畦,则需要刮盐,囊谦大部分盐场属于此类情况。收盐使用的是铁铲、板锄等工具。在娘日洼盐场,盐工将盐收成堆之后,直接用板锄捞入盐箕之中,运至装载机,即为收盐。在乃格盐场,人们穿着高筒鞋,两人拉开一张化肥口袋做的塑料布,一人直接将盐铲入其中,沥去水分,即可放入袋子中,用手扶拖拉机或摩托车运至盐仓。其他几处盐场,收盐的情况大概如此。

三、囊谦传统晒盐业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青藏高原东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相比较于其他地区的传统制盐业,囊谦县境内的晒盐生计对地方社会的发展意义深远。首先,作为一项特殊的生产性活动,有效利用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光照、卤水资源以及地势,形成一项适应生态环境的生计方式;其次,以盐的交换为载体的民族贸易得到蓬勃发展,并形成稳定而持久的贸易网络和交换圈;再次,盐的交换能够增进川青藏交界区多个民族间的交流和互动;最后,盐业生产能够提供稳定的税收,并能增加盐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

(一)生态适应:高原地区一项特殊的生产活动

从地理环境来看,囊谦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其西北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高山和河谷比较多见。囊谦县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5000米,气候特征受海拔高、气温低的影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分析,“囊谦县年平均气温(1958—2010年)4.6℃,年平均最高气温13℃,平均最低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29℃,极端最低气温-16℃,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为21℃,最冷月1月为-5℃。年降水量542mm,年平均风速为1.4m/s,年日照时数为2589h,平均相对湿度为53%。其特征为气温低、光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主要呈夏冬两季。”[8]

青藏高原受海拔高、气候寒冷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贫瘠,物产稀缺。农业以种植青稞、荞麦为主,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比较有限。囊谦地区处在澜沧江流域的源头,属于高原牧区,当地民族以牧业为主,主要放养牦牛、犏牛、绵羊等牲畜。人们一边放牧,一边制作奶制品,因此酥油、奶渣等是比较常见的畜牧产品。由于农业落后,畜牧业的发展也受到气候、草场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囊谦地区急需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此时盐业生产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产业,为物质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不同地区的盐业生产,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生产工艺有很大区别。中国沿海地区生产海盐,西南地区生产井盐,历史上获取盐的方式主要通过煎煮卤水,海盐和井盐都不例外。沿海地区煎煮海水,主要的燃料是芦苇、干草等植物,西南地区则先后以柴薪、天然气、煤炭作为燃料。然而青藏高原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植被稀少,燃料明显不足。为了能够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从事盐业生产,人们不知从何时开始,以风吹日晒法生产食盐。在燃料缺乏的前提下利用青藏高原气温高、风力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晒盐业,成为高原地区从事盐业生产实践最好的案例。

(二)盐粮交换促进民族贸易的发展

在青海境内,无论是产量较高的湖盐,还是产量相对低的井盐,盐业生产者都希望通过盐的交换获取更多生活物资。清代以前,青海南部的藏族部落以就近原则,到囊谦的各盐场或哈姜盐池,“以物易物,购买,或直接采运,只有距盐场较远的部落,依赖商人转运,以实物或银币交换食盐。”[7]157民国时期,玉树调查的资料显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甚低,交通不便,居民往往以实物相交易。”[9]306

新中国成立以前,青海境内交通不便,人们主要依赖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犏牛和“沙漠之舟”的骆驼等牲畜驮运食盐[7]144。一部分地区采用筏运,此法主要集中在从西宁运至兰州这段路程上。1949年9月,青海解放之后,筏运停止,现代化的车辆运输和传统牲畜运输并存。不过囊谦地区依然处在全靠牲畜驮运的阶段,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到1985年[7]145-146。

受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影响,“大宗交易通常在藏历四月或十月进行,此时皮张、羊毛、药材等产品上市,也是雨少路干、草绿天暖,方便长途跋涉、野外露营的时节。每逢藏历年十月,各村的驮队便开始集合,准备远程,草场上牛叫马嘶,人们给头牛戴上铃噹(铛),让叮咚作响之声带动牛群,响彻群山两侧。贩盐人骑马赶牛,结队而行”[2]。盐的贸易,既有商队的形式,也有个人贩卖的形式。成群结队的商贩,队伍浩浩荡荡,比如民国时期,从四川到青海运盐的驼队,每次以千次计(2)1934年5月12日据《西京日报》记载,参见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省志·盐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44页。。又,在多伦多盐场调查期间,当地的盐工提到在公路未修通以前,每次从昌都地区到该盐场驼盐的牦牛队多达四五百头。因此,盐场不得不将一块很大的草场用来安排驼队,提供草料让他们暂时安顿下来。商队在此“安营扎寨”,排队等候盐场提供盐巴。商贩除了直接赴盐场换购食盐,也会赴集市或赶庙会。如文献记录,玉树当地“各族亦无常设市场,其交易也约有一定之时间、地点,略如内地乡镇之集会焉。”[9]306因此,整个地区从正月开始至十二月,各个月份均有集会或庙会。

盐的交换以青稞、小麦等粮食为首选,其次为毛皮或药材,多为以物易物,较少采用货币交易。据资料记载,玉树地区的皮毛,毛质较好,深受藏印商人喜好,“玉树、囊谦、苏莽地方,雅砻江、澜沧江上游一带,均为羊毛主要生产区域。其毛富有弹性,色泽透明。销路颇广,南出口至昌都,售于藏印商人,北出口至西宁,售于平津商人,每年产销约一百五十余万斤。”[3]528各种货物的交换,有现场交换的时候,也有放货的时候,即牧民先收下货物,待皮毛收获后交货还账[10]。

(七)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情况及发展模式 目前在武隆县畜禽生产站备案的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有17个。其发展模式通常为“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免费提供种用牛羊,同时与农户签订商品牛羊收购合同,种畜淘汰时给养殖补贴差价(差额=市场价格*【回购时体重-发放时体重】)

盐作为硬货,具有充当货币的功能。盐的价值,一般以一斤盐能交换到多少粮食来判断。民国时期青海境内的盐价,主要随青稞的市价波动。青稞价落时,原盐一口袋可换青稞一口袋;青稞价涨时,原盐两口袋可换青稞一口袋。也有一些时候,一两挂面可换百斤盐[7]177。1950年之后,青海的盐价又以每担盐出厂价折合小麦1斤1两,此时每吨盐的价值在人民币2.2元左右(3)旧人民币为2.2万元,折合新人民币为2.2元,下同。。1952年,核准囊谦盐的出厂价为2元。1953年,对各盐场的盐价又作了调整,不过囊谦各个盐场的盐质各不相同,于是定价亦有差异,如苏莽盐场每吨为1.6元,县城周边的几个盐场每吨为2元,白扎和尕羊为每吨2.4元。此后,随着市场的变化对盐价进行调整。1985年,囊谦盐场的盐出厂价增加至50元[7]178-179。

(三)盐的交换增进川青藏交界区多民族的交流和互动

囊谦作为玉树地区唯一的盐产区,自然受到学界的重视。曾经有学者在玉树调查,指出玉树在整个交界区的中心地位,“玉树为青边、康边、藏边之中心,为青海通康、通藏之要道。但交通仍困难,且多无里数,惟以牛马一日所行为计,马行约八九十里,牛行约五六十里,凡里数不详者,仅知牛站马站而已。”[11]298

学者曾对囊谦盐区盐粮交换的路线和区域进行了讨论,坚赞才旦和王霞提出,囊谦盐的交换范围,可以通过几个交换圈来形象的认识。首先,盐的交换是先满足本地区,再往外运输进行交换。因此第一个交换圈是囊谦县境内(辐射半径100公里);其次是玉树州境内(辐射半径300公里),如果这两个方面均得以满足,则继续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运输。从学者的考察情况来看,囊谦的盐路主要是东向、西向和南向。东路主要由娘日洼、拉藏和达藏三盐场出盐,盐路为“香达—觉拉吉沟—尕拉尕哑口—结古—贝纳沟—班庆寺—邓柯—石渠—卓勤寺(德格)—甘孜”。南路主要由多伦多、白扎、娘日洼、拉藏和达藏五盐场出盐,盐路为“香达—白扎—谢尕峡谷—多普玛—然马那铁索桥(甲桑卡)—曲玛拉(多吉)—类乌齐”,里程约16牛站。西路主要由尕羊、乃格和然木三盐场出盐,盐路为“吉尼赛—赛尚改—丁青—色扎—巴达—雅安—巴青—索县—当雄”。其中,东路的石渠是玉树藏族与四川藏族交易的中心;南路的类乌齐是玉树藏族与西藏藏族的交易点;西路中,丁青是玉树藏族与西藏藏族的交易点[2]。

可见,东、西、南三个方向是囊谦盐往外运输的主要通道。囊谦盐往北运输的范围并不广,主要受玉树北部地区大量湖盐影响,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和哈姜盐湖盐产量巨大。由于湖盐获取方式容易,价格廉价于井盐。因此囊谦往北运输的食盐,并无竞争力,容易受到来自湖盐的阻力。

从东、西、南三路的运输通道来看,每条道路均需要克服地理环境带来的考验。如东路,从囊谦至结古(玉树州政府所在地)一般需要9马站[12],若要往东进入四川境内,则需要在玉树的巴塘过通天河渡口,如要去往石渠县,需过歇武寺直布庄南渡口,该渡口宽约二十三丈[11]300。若要至邓柯,则需过班庆渡口,此渡口明代就已经存在了[13]136。此外,东路进入四川之后,可以同川西的商贸中心康定联通,从结古到康定这一条线,需要40牛站[13]25;另一说法是结古经邓柯到康定为27马站[12]126。二者是否为同一路线,不得而知。南路,则需穿峡谷,跨过澜沧江,抵达类乌齐县。西路,则有多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道路常常受冰雪覆盖,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出行。解放以前,古道上行走的商旅,经常遇到盗匪抢劫,“为了保证这些道路畅通,在各条道路的沿线设有莎薮站,各莎薮站有支应乌拉差役的人、马、牛,供官府人员过往驱使。莎薮站实际为古驿站的藏语称谓。玉树境内在解放前夕有莎薮站七十一处,分置于玉树、称多、囊谦三县境内。”[12]126

据地方志记载,囊谦的井盐在建国以前还销往川西南和西藏东北部,其中1947—1949年之间,食盐销量大约在500—600吨。1950年,囊谦盐销往西藏、西康两处,共计373吨。1955年,囊谦盐销往西康1630吨,但销往西藏的盐仅有2吨。1965年之后,囊谦盐依然主要销往玉树、西藏和四川的上述传统地区。此后,按照外销量是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分配至川藏地区,保持在2000吨左右[7]164-167。解放之后,玉树境内的道路逐渐得到改善。1954年修复了民国末期所建的从西宁至结古的道路,全长827公里。此后的30年间,不断修建玉树州境内的公路。其中由结古经巴塘乡、上拉秀乡、下拉秀乡,至囊谦县府所在地香达庄的结香公路,全线长218公里,打通了同州内的称多县、杂多县以及州外的曲麻莱县的交通路线。此外还重点修建了由香达庄至白扎盐场39公里的专用线[12]128。1960年,修通了从囊谦县至类乌齐的公路[12]137。这样,囊谦被接入川青、川藏、青藏等联通的网络之中。可以说,食盐的贸易让囊谦融入到更大的交易市场中,增进了藏、土、回、苗、彝、羌、蒙古、汉等民族间的交往和互动。

(四)盐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盐民生活水平

民国四年(1915),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在青海南部结古设置玉树理事后,开始派人员征收囊谦各个盐场的盐税。民国二十二年(1933),囊谦县成立之后,设盐务协助专员,管理盐税事宜[7]189。但是民国时期囊谦盐税岁入多少,未见记载。

新中国成立之后,青海省的盐税由盐务管理局负责。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囊谦县境内的藏族千户、百户,依然每年按照旧例付给免税食盐135驮。1953年至1956年间,囊谦盐每担征收盐税2.5万元,另加收盐场建设费0.5万元。1957年,囊谦盐税调整为每担3.5元(新人民币)。1979年之后,囊谦盐税征收税率不断调整,但每年的盐税总收入依然未见详细记录。

20世纪90年代以前,当地盐业生产主要由政府主导,通过盐务管理机构来组织生产和销售。据地方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囊谦县成立了盐业公司,管理当地的8个盐场;整个公司一共有19名职工,退休人员6名,每年支付工资13万余元,缴纳的盐税为23万余元[13]135。1982年之后,当地盐场由私人承包,但因管理不善,产量下降。1990年初,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了盐业工作会议,研究总结过去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促进了地方盐业发展,达到年平均销售2500吨[13]135。这一年,据资料显示,整个盐场有366个职工,产量为3000吨,产值达78万元,上交税收21万元[14]。

2017年,据学麦(4)学麦,原为囊谦县畜牧局局长,退休后主动提出承包盐场。介绍,2013年他从盐业公司承包了囊谦的6个盐场,并和县盐业公司签订了10年的合同期。自2013年承包几大盐场之后,学麦曾雇佣了11名工人生产食盐,工资每年大概需要30万元。学麦的工作是每年上缴税收,下发工人的工资。后来,学麦进行了转包。

县里面在发改委的下面成立了个盐业公司,但是这个公司只是行政上的领导单位,并没有业务上的指导。盐业公司不仅在囊谦县有,即使那些没有盐业生产的县,也有这样一个单位,主要来管理当地食用盐的销售。5个盐场都是一个管理方式,即二级承包的方式,我(学麦)承包过来之后,又转包给5个人,这5个人每人负责一个盐场,自主经营。只需签订合同之后,每年按照合同内容上交承包费,自己如何从事生产营销,我(学麦)基本不用管(5)访谈对象:学麦。2017年8月16日,于囊谦县城。。

目前,囊谦的8个盐场均实行承包方式:一种是私人承包制,其中学麦承包了达改、牛日洼、尕羊、然木和乃格等5个盐场,阿都承包了拉藏盐场;另一种是集体承包制,多伦多和白扎两个盐场属于此类情况。

无论是集体承包制,还是私人承包制,都在用传统的晒盐工艺生产食盐。集体承包制,由每户出工出力,每年按照整个盐场的效益分配红利。私人承包制,由承包人按照承包合同缴纳承包款给学麦,自负盈亏。据了解,不同盐场的承包费并不相同,一般以产量进行粗略核算。其中然木盐场承包费最少,仅为2万元,其他的盐场在4—8万元之间,以达改盐场最高。每个盐场场主按照自己所需的盐工数量,自行招雇工人,盐工每天的收入在100—200元。

从目前囊谦各个盐场运作的情况来看,学麦或集体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税收,再由集体或承包者自行决定生产的组织形式。囊谦8个盐场每年可生产4750吨食盐,一方面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每年大概在30万元;另一方面提高了盐业生产者(含承包者)的收入。

四、结语

青海省囊谦地区的传统晒盐生计,是当地少数民族适应自然环境、维持生计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物质资料的生产极为匮乏,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极为不足。不过囊谦境内丰富的卤水资源,成为上天赐予人们的稀缺资源。人们在燃料极为缺乏的环境下,充分利用了气候条件,用传统的晒盐法生产食盐。获得食盐之后,人们可以在川青藏三省区的交界区进行广泛的盐粮交换,除了维持生计外,还能有效促进民族间的交往和互动,并能增加地方税收和盐工收入。总体来说,任何实践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在边远的民族地区,传统盐业生产不仅是经济行为,还涉及到政治和文化功能。

猜你喜欢
盐场盐业玉树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浙江海宁市(古盐官县)的盐业史料及相关遗存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赵启三:从创造“金丝猴”到进军盐业新蓝海,七旬“剑客”为实业鼓与呼
发改委批复31省盐业体制改革方案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漫谈我国的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