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乾景,任燕红
(太原广播电视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西方意识形态矛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多元思想碰撞,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作为育人主阵地,高校只有创造性地开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路径,即以释放思政课程红利为支点,推动课程思政有效开展,实现立德与树人、价值与知识的有机统一,才能在意识形态新高地不断争取更多主导权和主动权。
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是进行科学研究、培育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影响。在国际领域,全球化视野下的和平与发展是“地球村”的共识。中国对外开放格局越来越大,与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愈加深入,共融共生的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然而,西方敌对势力依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利用各种契机制造分歧,进行分化和西化,意图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带来多元思想文化、多样社会思潮的交互碰撞,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此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复杂影响:信息传播媒介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在信息获取丰富便捷的同时,也削弱了高校教师、课堂教育主渠道的权威;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袭卷而来,一些不良社会思想侵蚀大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三观;融媒体成为意识形态新阵地,学校各级党组织面临着紧抓铸魂育人新高地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新挑战。立何德,如何立德,树何人,如何树人的根本问题是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和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一项重大战略。[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这项重大战略的主抓手。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高校诠释为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高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就是要基于学生学习规律、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生力量。整合各类课程形成育人合力是提升大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的主要方式。思政课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专业课种好育人“责任田”,二者同向同行打好育人“保卫战”。思政课侧重“德”,旗帜鲜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法律道德、近现代史教育,特点是学理性强,具有显性“德育”属性;专业课侧重“智、体、美、劳”,在育人过程中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传道授业,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人才,特点是专业性强,具有隐性“德育”属性。正如赫尔巴特所言,教育与教学,德育与智育是浑然一体的。当下,我国高校教育现状是聚焦于专业特色,实用主义倾向明显,思政课片面扮演说教者的角色热衷于“独角戏”,专业课集中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德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大学生知识素养过硬,但精神信仰迷茫,社会认同莫衷一是,学科人格不健全。[2]围绕学生中心理念,思政课和专业课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德才兼备的新生力量。
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贯穿于教育主体、客体、媒介、载体、方式方法等各要素是三全育人思政格局“活的灵魂”。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三全育人思政格局意味着“大教育主体”,即打造一支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等各领域由思政教师带动专业教师、辅导员、父母、社会优秀典范的大思政队伍;三全育人思政格局意味着“大教育客体”,即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建立涵盖专业与素养、课内与课外、学期与假期的无死角大思政体系;三全育人思政格局意味着“大教育因素”,即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教育媒介、教育载体、教育方式方法中,尤其是在各类融媒体和自媒体、学生培养与评价环节、校园文化建设、各类实验实践中坚持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注重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立足于广义思政,本质是整合各类思政因素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单一的思政课程渠道无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便应运而生。高校搭建思政课和专业课同频共振新平台,思政课程“理直气壮”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课程整合思政资源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齐心合力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思政格局。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运行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面临理论和实践难题。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求在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之上,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交流融合,从探求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知识的交汇点出发,在生动思政理论的同时削弱其生涩性,在升华专业理论的同时提炼其价值观,达到二者的平衡协调状态,达到培育“红”与“专”兼备的时代新人的目标。[3]在此过程中,“一点难求”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瓶颈。高校思政课学理性、系统性较强,重点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的理论、近现代史、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自信。各专业课的专业性、实用性较强,重点是培育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人才。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仅停留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一栏,如何推动课程思政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遇到“切入点难”的问题。文科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注重人文素养,与思政课程有一定关联度,但存在思政元素生硬植入导致难以建立价值共识的现实问题。理工科类、语言类专业注重实践与技能,与思政课程关联度较浅,存在思政元素和专业课、思政理论与实践“两张皮”问题,二者协同运行停留在教条的思政元素堆砌与故事说教层面,不能发挥隐性德育的春风化雨效果,甚至削弱思政元素的吸引力,降低学生探究理论运用理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事倍功半。语言类专业,譬如英语、法语等专业如何与思政元素相衔接有待于深入探索。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实践层面是教育教学各方联动的完整体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二者协同育人存在“硬实力弱”的问题。专职思政教师队伍老中青比例构成不合理,特别是近几年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来,思政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占比明显提高,教师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青年专职教师能力与素养亟待提升。辅导员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为机械的“行为管理者”,“思想教育者”角色弱化,不能够更好地发挥连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活的纽带”作用。[4]教育教学领域关于思政元素的探究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程领域的一系列新问题,如教育2.0背景下网络思政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等,忽视了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辐射带动作用的深入探究,不利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过程积极释放理论与经验红利。近年来,与高校各级思政课团队筹建及运行处于向上向好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思政团队不健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学习交流,集体备课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有待进一步拓展。基于种种原因,高校用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资源紧缺,譬如用于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员调节谈心、教师团队集体备课的场地紧缺,用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相关经费及网站资源紧缺,制约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运行。
面对现实困境,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就是要在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特色精准切入点的基础之上打破专业壁垒、领域障碍,通过锻造教师共同体,强化制度、物质保障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
思政课程在其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要积极释放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红利。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贡献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程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系统化、集中性的基本原理、党的理论、近现代史、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等理论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自信,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程要融合智慧教育思维,结合学科特色,积极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削减理论的生涩性,增加理论与学生实际的贴合度,调动师生学理论用理论的主动性。当下,高校思政课程多采用大班授课模式。思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或若干个专业的学生大群体,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做好课前专业摸底,结合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和专业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案例分析和理论拓展部分要与学生专业同向同行。
各专业课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要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切入点。各专业课聚焦教师教学和学生评价端口,实事求是巧妙融合各类思政元素,既要摒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又要杜绝形式主义、花拳绣腿。文科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侧重人文素养,要运用思政课的“世界观”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教学中巧妙融合思政理论,学生评价过程合理分配思想政治项占比,建立价值共识。理工科类、语言类专业侧重实践与技能,要发挥思政课的“方法论”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将思政元素运用于各类实操过程,结合细节进行升华,小中见大,坚决排斥简单粗暴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堆砌鸡汤故事、政治理论等单向“填鸭”模式。
“大思政教师共同体”的建立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智力支撑。高校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思维,打破专业界限,树立团队意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5]思政教师为团队提供思想理论补给,专业教师对团队进行专业知识补给,辅导员教师作好团队建设中的“纽带桥梁”。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之间凝心聚力、见贤思齐,共同推进思政育人精准化、体系化发展。
融合线上线下,拓展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设计。[6]打破专业壁垒,创新教师集中答疑模式,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思维模式、心理特征、阶段性注意力集中点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及时性。此外,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理论学习:思政教师要结合授课学生所在专业,加强对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专业教师要在主动学习四门思政课程的基础之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夯实理论根基;辅导员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知识和形势政策的摄入,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掌握舆情动态,助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运行。
健全体制机制,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力保障。在教师职业发展体制机制中,把思想政治育人和课堂教学德育质量作为教师评聘考核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标准,倒逼协同育人理念的形成与落实。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定期举行跨学院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选树优秀典型进行推广,进而激发教师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落地生根中的创新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需求,高校组织教师进行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为主题的能力素养提升的系列集中培训:聚焦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育骨干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创新专家教师的理论视角。做好物质保障,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坚强后盾。高校适当扩充线上线下资源,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物质保障。高校积极搭建一体化育人信息平台,加强融媒体管理与建设,发挥自媒体的时效性与个性化特点,通过校际联盟,对课程思政优秀微课教学资源进行推广。建设一定数量的学生咨询室、辅导员调节谈心室、教师团队集体备课室,为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场地保障。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通课内课外,融合线上线下,联通校内校外的“大思政”,其核心是发挥思政课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现实运行中,如何和谐二者关系,实现个性与共性、系统与要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有机统一,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