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朔 冉, 汪 银 峰
(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2)
连绵词作为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很早就引起了语文学家的关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在解字中存在“A,AB,XX 也”,且“B,AB 也”的形式,如对“茱”“萸”两字的解释:“茱,茱萸,茮屬也。”“萸,茱萸也。”[1]这类AB结构大多属于连绵词,反映许慎对连绵词不可分训的认识。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训释过程中也展现了连绵词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如在注“瑜”时提出:“凡合二字成文,如瑾瑜玫瑰之类,其义既举于上字,则下字例不复举,俗本多乱之。”[2]今天我们对于连绵词的界定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由两个音节构成,不能拆分解释;在性质上属于单纯词;两个音节在语音上大多关系密切,或双声,或叠韵。
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许多连绵词都注上了“双声迭韵”,这可以看出段注是从古音的角度去看待连绵词的。并且段注对于一些“双声迭韵”词的产生来源也作出了分析,如对“葑”作注:“葑,须从也。三家互异而皆不误。葑须为双声,葑从为迭韵。单呼之为葑,累呼之为葑从。单呼之为须,累呼之为须从。语言之不同也。”段注中出现这些“累呼”无疑是因语音变化而产生的连绵词。[3]可见,从双声叠韵的角度来分析连绵词早已存在。
目前,学术界存有从音近义同和双声叠韵两方面探讨连绵词相关问题的论述,如杜泽逊《安大简〈诗经·关雎〉“要翟”说》[4]探讨与“要翟”音近义同的连绵词,金小春《王念孙“连语”说等四种释例及重评》[5]对《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连绵词进行分析;祁志祥《双声、叠韵审美运用的历史嬗变》[6]、沈怀兴《双声叠韵说问题辨疑》[7]、孙建艺《精庄双声补证》[8]、王小莘《博白地佬话双声叠韵连绵词》[9]、黄小娅《广州话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叠韵词》[10]、王云路《释“零丁”与“伶俜”——兼谈连绵词的产生方式之一》[11]等从双声或叠韵入手探讨连绵词的相关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古汉语的同一时期存在既有双声形式又有叠韵形式的同义连绵词。根据此类同义连绵词的使用及其发展演变,可知同义连绵词在使用中相互竞争、优胜劣汰,或存双声,或存叠韵。关于这类现象,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下面以4组连绵词为例进行论述。
“须臾”义为“片刻、一会儿”,如《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但根据《说文解字》,“须,面毛也”,“臾,束缚捽抴为㬰”。可见从“须”“臾”单字词义无法获得“须臾”的词义。又根据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12]:“须,上古为心母侯部;臾,上古为馀母侯部。”两字韵部相同,故可以得出“须臾”是一个叠韵连绵词。“须臾”一词的运用如下:
(1)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墨子·鲁问》)
(2)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庄子·山木》)
(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礼记·中庸》)
在上古汉语文献中除了“须臾”表“片刻”义外,“斯须”亦有此义。《康熙字典》在“须”字的释义中提到:“又斯须,犹须臾也。”《说文》:“斯,析也。”故也无法根据字义结合得到“斯须”的词义。“斯须”一词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已经无法辨别为双声连绵词,但根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斯,上古属心母支部;须,上古为心母侯部。二字同属心母”。故“斯须”在上古音中是一个双声连绵词。“斯臾”一词的用例如下:
(1)斯须之敬在乡上。(《孟子·告子上》)
(2)彼直以循斯须也。(《庄子·田子方》)
(3)礼 乐 不 可 斯 须 去 身。(《礼 记·乐记·乐化》)
“须臾”与“斯须”为同义词,其义均为“片刻、一会儿、短时间”。从两词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两词均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大量使用,特别是在《庄子》和《礼记》中均有使用。可见,同一时期出现了表“片刻”义的双声连绵词和叠韵连绵词。两词在后世文献中的应用情况也值得关注。根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六朝至清的文献中,“须臾”共出现2089条用例,“斯须”共出现147条用例。如唐代寒山诗“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杜甫《义鹘》“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从统计数据可见,“须臾”的使用占绝对优势,“斯须”用例较少,在现代汉语中“斯须”已退出历史舞台,仅保留“须臾”一词,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须臾,〈书〉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之间,雨过天晴。”
“仓皇”(亦作“仓黄”)有“匆忙急促”义。《说文解字》:“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皇,大也”。可见,从“仓”“皇”单字词义无法获得“仓皇”的词义。从语音角度来看,仓,上古音为清母阳部;皇,上古音为匣母阳部。仓、皇二字均属阳部,构成叠韵。类同上组连绵词的分析,“仓皇”为叠韵连绵词。其运用情况如下:
(1)诚受厚命,惭于仓皇,无以自效,报之复之也。(《太平经》·丙部之十七)
(2)仓皇得旦夕进见,天功至大,不可谢。(《太平经》·戊部之一)
对于“仓”字的注解,《说文解字注》:“苍,旧作仓。今正。苍黄者,匆遽之意。”又《康熙字典》:“仓,又仓卒,悤遽貌。”可见“仓皇”与“仓卒”均有“匆忙急促”义。根据《说文解字》,“卒,隸人给事者衣为卒”,亦无法获得“仓卒”的词义。“卒”在上古音中为清母物部,“仓”“卒”二字同属清母,构成双声。“仓卒”为双声连绵词。其运用情况如下:
(1)是夜仓卒,国无储主,奸臣充朝,危殆甚矣。(《全汉文》)
(2)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全汉文》)
(3)临事仓卒乃求,非所以明朝廷也。(《汉书·王嘉传》)
两词均于汉代文献中开始运用,在后世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也有所不同。在六朝至清的汉语文献中,“仓皇”共计59条,“仓卒”共计294条。如北宋《太平广记》“贾玉仓皇徙居,俄顷之间,官舍崩没,白浪腾涌”“下官昔受此方于汉成丈人,此则先师之成法,实不敢仓卒而传”。但进入现代汉语时期,可供参考数据显示,“仓皇”达到509条,“仓卒”仅114条,“仓皇”用例远多于“仓卒”。由此可见,同义连绵词在不同时期使用情况不同,两词呈现出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关系。
“参差”为“不齐”义。《广韵》:“参,同‘嵾’,‘参差’不齐貌。”《毛诗正义》注“参差荇菜”:“后妃言此参差然不齐之荇菜,须嫔妾左右佐助而求之。”也可佐证“参差”在其中为“不齐”义。从语音上看,参,上古音为初母侵部;差,上古音为初母歌部。两字均属初母,故“参差”为双声连绵词。在文献中运用如下:
(1)参 差 荇 菜,左 右 流 之。(《诗 经·周南·关雎》)
(2)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楚辞·九叹》)
(3)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汉书·扬雄传》)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有“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差池”一词有两种读音,一为cīchí,一为chāchí。在表“参差不齐”之义时,读音为前者。根据《汉字古音手册》,“差”上古音为初母歌部,“池”上古音为定母歌部,“差池”构成叠韵连绵词。其运用如下:
(1)燕 燕 于 飞,差 池 其 羽。(《诗 经·邶风·燕燕》)
(2)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通过《毛诗正义》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注解,可见在《诗经》中同时产生了表“不齐”的双声连绵词“参差”和叠韵连绵词“差池”。值得注意的是,同义连绵词的演变方式已不局限于运用频率的改变,而是逐渐转为他义。在六朝至清的文献中,“参差”共419条,如唐李白《九日登山》“齐歌送清觞,起舞乱参差”。“差池”共计137条,但是表“参差不齐”义的不足30条,其余均已为“差错”义,如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每旬遗书我,竟岁无差池”。到了现代汉语时期,表“不齐”义的“差池”已退出历史舞台,只保留了双声连绵词“参差”,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差池,①错误。②意外的事。
这组词和前几组略有不同,与“徘徊”“踯躅”义同音近的连绵词大量存在。“徘徊”与“彷徨”均有“往返不进”义。《集韵》:“徘徊,不进貌。”《玉篇》:“徘徊,犹彷徨也。”再结合李善《文选》中对“盘桓”的注解:“盘桓,不进。”可见三组词同义。从语音角度分析,徘,上古音为並母微部;徊,上古音为匣母微部,属于叠韵连绵词。“彷”“徨”韵部都为阳部,声母与“徘徊”一致,分属于並母和匣母。“盘”“桓”二字同样,在韵部上同属元部,在声母上分属于並母和匣母。三词不仅韵部相同构成叠韵,声母部分也具有一致性。它们在文献中的应用如下:
(1)徐徘徊於山阿兮,飘风来之汹汹。(《楚辞·九叹》)
(2)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3)承灵训其虚徐兮,竚盘桓而且俟。(《文选·班固〈幽通赋〉》)
六朝至清的文献中,“徘徊”共计476条,“彷徨”共计73条,“盘桓”共计324条。如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恩疏佞臣计,彷徨庭阙下”,《月下独酌四首》“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杜甫《垂老别》“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七谏》注:“踌躇,不行貌”,与“徘徊”等同义。与“徘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这类词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蹢躅之双声迭韵,曰踟蹰、曰跢跦、曰歭䠧,俗用踌躇。”根据《汉字古音手册》,上述连绵词的声母均属定母,构成双声。本文我们着重对“踯躅”“踟蹰”“踌躇”三词进行探讨。运用情况如下:
(1)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庄子·秋水》)
(2)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楚辞·九思》)
(3)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庄子·知北游》)
(4)蹇淹留而踌躇(《楚辞·九辩》)
(5)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6)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结合上述译文和注释,可知三组词的词义均为“徘徊不前、犹豫往返”,且于先秦文献中就有运用。从后世运用情况来看,六朝至清的文献中,“踯躅”共计53条,“踟蹰”共计77条,“踌躇”共计576条。如唐杜甫《醉歌行》“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赠韦左丞丈济》“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登兖州城楼》“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综上,根据“徘徊”“踯躅”两组连绵词的使用情况可知,六朝以后双声连绵词的数量要多于叠韵连绵词,同时,两组词内部的使用情况也呈现出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关系。除了本文涉及的两组词之外,类似的连绵词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是由连绵词的本质所决定的,作为具有历史传承性且义寄于音的单纯词,连绵词在创造和使用过程中会孳乳出音近同义的连绵词族群。在连绵词的研究过程中,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个现象,并提出了连绵词族的概念,如殷焕先、董为光、施向东等人都对连绵词词族有专门的探讨。
首先,通过对上述几组连绵词进行分析可得:部分连绵词在产生过程中,不仅仅存在单一的双声或叠韵形式,而是存在着既有双声形式又有叠韵形式的同义连绵词。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双声和叠韵的形式特征对连绵词的生成有一定影响,这在前人对连绵词的相关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周法高在《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中,便用连绵词的内部语音紧密程度来区分连绵词与非连绵词。他提出“宽的双声和严的双声”“宽的叠韵和严的叠韵”[13],通过规定双声和叠韵的条件来界定连绵词。又郭锡良在《诗经》连绵词的研究中发现,“非双声叠韵连绵词”大多都在韵部上有联系,或旁转,或对转,或旁对转,是一种宽松的叠韵关系。真正声、韵都相差很远的连绵词数量极少。[14]综上,词语内部密切的语音联系即双声或叠韵是连绵词的显著特点。其次,从几组连绵词在后世文献的使用情况来看,同义连绵词在使用中相互竞争、优胜劣汰,或存双声,或存叠韵。这种现象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现代汉语连绵词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演变中固定下来的。此外,双声连绵词和叠韵连绵词在演变竞争中并不都是在运用中一方完全压倒另一方,从而替代其中一方,很多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反复演进的现象。根据同义连绵词的演变可知,古汉语连绵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得到完整的保留,因此搜寻和研究同义的双声和叠韵连绵词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深入了解汉语中的连绵词现象。同样,双声和叠韵并存产生的现象也启发我们整理古汉语连绵词时,可以在现存常用双声(叠韵)连绵词的基础上,探究在上古汉语时期是否还有对应的叠韵(双声)形式的连绵词,为古汉语连绵词的发掘和整理提供新思路。此外,这些既有双声形式又有叠韵形式的同义连绵词在后世大多只保留一个常用形式,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其发展的历史过程。
目前学术界对连绵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如果结合同义连绵词的现象来考虑,可能还需进行更严谨的考察。如《联绵词考源和性质探究》中将“仓卒”一词的形成归为是一个音节表语素、一个音节义不明的形式。一个与音节连绵词词义有关,一个音节没有意义。即认为“仓”义不明,“卒”犹“猝”快速义。[15]根据本文的研究,“仓卒”这一双声连绵词在同一时期产生了与之同义的叠韵连绵词“仓皇”,而“仓皇”一词的产生显然不能用上述字义分训的方法加以解释。除了分训连绵词说外,《从联绵词看上古复辅音失落》等文章中认为连绵词来源于上古复辅音的分化,在文章中作者即构拟了“胥馀”(须臾)的上古复辅音。[16]若只考量“须臾”一词,那么复辅音说有其论证的合理性。但是结合上文,在上古汉语时期同时产生了双声的“斯须”,若用复辅音说便难以加以解释。且在大量的复辅音说文章中多举证叠韵连绵词为例,而忽略了双声连绵词的情况。因此,同一时期存在的既有双声形式又有叠韵形式的同义连绵词值得我们注意,这为我们探究连绵词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更多视角,有助于对连绵词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