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网上网下场域协同铸魂育人的三个抓手

2021-11-26 04:22唐霞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铸魂思政育人

唐霞

(1.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由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学生网民总数近2.08亿[1];互联网已然成了高校铸魂育人重要场域,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7月12日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目前现实与网络相互渗透,将网上、网下思想政治工作单独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但结合高校步入网上网下场域融合时代新形势的协同研究较少,割裂网上网下场域消弱了铸魂育人工作实效。同时,易陷入困境:“我们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2]506因此,高校抓好网上网下场域协同铸魂育人工作至关重要,将网上网下场域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非单打独斗,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3]236在两场域的协同,才能凝聚铸魂育人合力。

一、以彻底的理论激发互动主客体铸魂育人的内生动力

在高校铸魂育人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守牢现实场域、占领网络场域,需要彻底的理论指导抓牢高校教师主体与大学生客体,以师生内生动力为发挥网上网下场域的协同效应提供用之不竭的能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5]329,运用这彻底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抓好师生主客体的协同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指明未来实践方向,破除高校网上网下场域铸魂育人孤军作战的瓶颈。

(一)营造平等互动的高校师生关系,构建尊重个体的共同发展理念

高校大学生运用即时开放的互联网与教师无差异性地获取各类知识使得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言堂,消解了高校铸魂育人工作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权威。互联网共享信息的同步性,解构了教师获取知识的优先权,冲击了传统的高校教师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呼吁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其一,互联网带来了尊重个体表达的时代,淡化了主客体边界。网上网下场域中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绝对的主体、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大学生也会对高校教师进行启发,促进教师进行铸魂育人实践反思与育人改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营造师生间彼此尊重、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其二,互联网提供了主客体互动的媒介,增进了师生间沟通的及时性。互联网上新媒体的运用消除了内向学生与教师网下场域面对面交流的不自在感,让大学生在网上场域更易打开心扉,拉近了高校师生间的彼此距离,实现了看得见的网下交流与看不见的网上交流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为高校师生间建构平等互动的关系提供了载体,有效提升了信息互通的时效性。其三,互联网畅通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脉络,推动了师生间共同发展理念的构建。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迅捷,大学生对教育的反馈也更及时、全面,也扩大了高校师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受力面,提升了其共同发展的关联度。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高校师生头脑,让师生绷紧内在价值约束这根弦,才能更好地规范引导这种双向作用,构建高校师生间共同发展的理念,让有信仰的高校教师与懂信仰的大学生同频共振,才能使交流更高效、影响更正向,达到师生同向同行的效果,让高校铸魂育人既有高校教师作为掌舵手,也有大学生作为撑船人,把准育人方向,形成育人推力,确保高校全体师生在网上网下场域积极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发展,形成强大的铸魂育人合力。

(二)发挥高校教师主导性作用,做好学生向上向善的引路人

互联网带来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主客体关系的淡化,但并不意味着这重关系的消逝;反而更突显了高校铸魂育人工作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高校教师主导性的发挥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在网上网下场域进行深刻的理论学习、全面的品行涵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其一,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网上网下学习齐发力。常态化运用个人自学、领导领学、集体研学等多样方式落实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真学真知真信;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内化,通过经典著作研读及文本对话强化,领悟其立场、观点、思维方式;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加深对最新成果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质,以强大的理论素养积聚巨大的真理力量才能主导高校铸魂育人工作。其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网上网下言行。品德是高校教师立身之本,有德之师才能实现高校铸魂育人持久而深沉的内推力。无论是网上网下场域教师都应以德行规范自身言行,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保持网上网下言行一致,不能网上网下大变样。尤其要发挥教师党员以身示范作用,教师党员的不当言行不仅会消解学生对教师群体的认可,同时也会影响高校党委的公信力。恪守师德师风的教师党员才能树立旗帜般的引领作用,带动师生向上向善。其三,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精耕细作育人“一亩三分地”。利用新媒体与大学生零距离接触、键对键互动的优势,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寝室生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毕业求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不同现实需求,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和业务服务,将铸魂育人问题与高校部门业务工作、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好大学生的操心事、烦心事,将铸魂育人实践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有效契合,实现铸魂育人的因材施教与实践转向,以激发教师铸魂育人的内生动力。

(三)发挥大学生主动性作用,实现“被动服从”向“自我教育”的转化

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不能光靠外力的教育,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只有深刻领悟并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坚定信仰、锤炼品格、塑造灵魂,大学生才能从被动地服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到自觉主动地认同践行。其一,加强理论学习主动性,坚持内省提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4]191,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至关重要。不仅通过思政课、专业课等网下教育获取知识,还要通过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实现网上场域不断线的育人优势,让现场知识系统化讲授和网上资源碎片化学习共同推进,理论深学真信才能夯实大学生内心对国家制度的认同,规避各领域负能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习中内省,找出自身不足和差距,引领大学生主动地完善自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铸魂育人的内因,才能让铸魂育人工作事半功倍。其二,不做网上网下两面人,增强法治思维。互联网交往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在网上场域自我放纵,长此以往,易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高校教师要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驾驭能力。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骨干,不论在什么样的场域、无论身处哪个角落,大学生都不应放松自我约束,要将无形的自控贯穿自我成长始终。大学生要主动增强自身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法治思维,从被动遵规守纪变为自主地把握、分辨、取舍互联网信息,不能仅做网下场域堂堂正正的青年学生,却做网上场域肆意妄为的隐藏者。其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主观消解,利用互联网向世界发声。只有学会用抗疫等实践创造的伟大成就化解大学生内在的政治认同矛盾,才能进一步激发其进行自我教育,坚定大学生内心对党的忠诚与国家的热爱。现今,大学生人人都是移动的自媒体,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可利用互联网结合党百年来领导各项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更好地让中国故事走出国门。尤其是具有外语优势的大学生,可以借助自媒体的力量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大学生只有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网上网下场域勇敢坚定的支持者和忠诚执着的实践者,才能焕发出庚续强国建设的巨大能量。

二、以有力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打造显性隐性结合的协同介体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11。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党的创新理论如何掌握新时代大学生,化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物质力量是高校十分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378。尤其是处在无处不网络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更能发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优势,构筑网上网下场域协同合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四方联动、宏微观策略双管齐下,依托思政课程为铸魂育人保驾护航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7]。思政课是高校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和灵魂课程,高校应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高校党委、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四方联动充分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才能铸就大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其一,坚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确保思政课堂不变味。如若党的领导只是说起来重要但做起来不要,那高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就将化为幻影;如若丢弃党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领导,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会偏离正确轨道;党对思政课的领导不可放松,需着眼于大局、发力于细节。抓好党委组织领导职能,统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从制度层面规划构建保障机制,从党政协同、部门协同等多维度贯彻执行党的领导方针,并将制度公布于网络办公平台,形成师生公众监督力和推动力,为思政课发挥作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南。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是抓牢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其支部建设工作可由党委书记分管对接,突显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直接领导与全面支持。另外,党委书记应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融入支部组织生活,并通过新媒体聊天工具加强党委书记与普通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互动,拉近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的距离。接地气、不生疏的交流处事方法才能使党的领导在网上网下场域都能深入基层、抓在日常、做在经常,更快更好地收集和解决思政课建设中的难事急事,确保党的领导落实落细,使思政课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二,加强思政课教师长远建设,确保育人队伍有底气。首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5]330。不能仅顾及眼前利益,让思政课教师疲于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高校党委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指导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并配合思政课教师做好育人工作。人事部门也要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招聘力度,增强绩效激励力度,为思政课教师职务晋升开通“绿色通道”[8],减轻思政课教师的过重工作负担,解除思政课教师的生活后顾之忧,让其有更大的责任感、更多的时间精力学深悟透创新理论。其次,让教学“规定动作”与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学生学情开设选修课等“自选动作”同向同行、协同配合,同时利用专题网络培训班等校内外培训给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多的研修机会,加大教研室内部专业交流、增强集体备课力度助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通过网络平台推广优秀的思政课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存在感和获得感,让思政课教师更加自信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进一步激发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其三,勇于创新善于借力,确保思想外化显成效。思政课要取得良好的铸魂育人效果,提升其亲合力至关重要,而思政课教学手段的创新不失为亲合力提升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QQ、微信、微博、校园网等新媒体收集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思政课课堂上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等创新手段,结合大学生的现实困惑,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大学生学习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灌输注入大学生头脑的预期,但这种灌输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要科学把握灌输的技巧,有效利用大数据和每位大学生不同的学情化思政课“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而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创新理论的重要论述,让深厚的理论充分借力运用互联网的广延无限及用户粘性,将铸魂育人的触角拓展至课后更宽广的平台。目前,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受众度高,其利用调动视觉和听觉感官双重优势,融短小精悍、吸引眼球、关注度高的特点于一身,为高校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大学生课后生活提供了创新手段。运用短视频抓好诸如抖音、快手、火山、哔哩哔哩等网络新业态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达到化盐入水般的渗透式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提升大学生政治站位的高度、政治思维的新度,在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中,增强大学生政治定力,使其坚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征程。

(二)找准结合、打造思政共同体,善用课程思政为铸魂育人续航助力

思政课程的铸魂育人效果不仅和自身建设相关,同时也和其他课程息息相关,没有其他课程的育人支撑,思政课程犹如一座孤岛单打独斗、成效弱化;为解决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孤岛效应”,要找准各类课程的思政基因与专业知识讲授的结合,打造各类课程协同铸魂育人的思政共同体。其一,强化各类课程教师铸魂育人使命,做好课程思政统筹工作。高校党委需统一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一校一案,量力而行,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绩效激励体系,安排教务处等部门做好具体指导和监督工作,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校内FTP上传教案形成定期检查制度,确保课程思政方案在教学的实际环节中落到实处,改变部分课程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状。其二,有序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织就多维立体育人网络。育人元素和任务蕴藏在每门课程中,但并非每门课程都需立马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课程思政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稳步推进,先选取适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部分课程进行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后再逐步铺开。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价值引导理念,只有门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先坚信马克思主义,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信仰和真理的力量,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才不会让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作用消解。同时在网上场域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群、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铸魂育人微阵地,使所授课程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无缝对接,力求织就无人不育人、无时不育人、无处不育人多维立体网络。积极引导大学生付诸行动,在实践中检验学科知识,不断修正个人认知,并内化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用发展着的理论知识指导发展着的人生实践,实现专业学习与落地实践的知行合一。其三,开展思政课教师与各类课程教师的双向互动,构筑铸魂育人“同心圆”。提炼出“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感、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9],携手找准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握课程思政的分寸,在不刻意不经意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利用VR、AR、MR等信息技术及学习强国、超星网络资源等手段,整合零散隐性的铸魂因子,形成立体式的课程思政资源,如交通类高校在给大学生讲述路桥专业知识时,可借助VR技术呈现京张铁路途经的险恶地势和施工难度,来无声诠释詹天佑作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隐性育人效果。同时课程思政还可结合专业发展、课程发展、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学情,编制“有温度”“有情感”“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将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生发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经验嵌入教材内容中,让教材与时俱进,贴合现实;充分利用融入式、嵌入式和渗入式的育人方式,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在各类课程维度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其四,同构共建课程思政,形成网上网下闭环效应。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纯地在高校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口号式的话语或僵化地讲思政内容,而是既要保持课程原有的专业性,又要注入课程提炼的价值范式,达到隐性育人效果,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要求较高,不能仅凭一隅之力,可以更多地调动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邀请专家答疑解惑、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训,更好地破解课程思政建设中久攻不下的难题。借力全媒体,打通网上场域交流平台,培养和选树课程思政名师,加强名师示范,宣传典型案例,将网下课程思政热门课变为网上课程思政热播课,形成课程思政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各类课程扛起育人大旗,形成各类课程介体合力。同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理念亦可走出高校校园、服务社会,打破高校铸魂育人时空制约,拓展高校铸魂育人社会维度,为大中小学一体化铸魂育人提供可能,也为社会打造更大范围的公民教育介体提供借鉴,实现校社同向同行铸魂育人,为马克思主义占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至高点积聚力量。

三、以不同的优势构建现实与拟态互通的无缝式环体

“人的全部发展都取决于教育和外部环境”[4]333。高校身处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一线,高校教师、大学生、校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545。网上网下场域打通内循环的校园生态与外循环的社会生态,让校园的内部系统与社会的外部参量协同融合,塑造风清气正的“网上网下内外双向互动”的整体生态环境。网上网下场域环体建设既要强调高校铸魂育人不同场域的衔接性建设,也要强调各自场域的创生性建设,实现协同育人环体的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建构。

(一)发挥现实环体浸润优势,实现“一体两翼”隐性教育环境的价值旨归

秉承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性和特色性原则,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夯实高校铸魂育人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高校铸魂育人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高校铸魂育人源泉,实现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其一,打造立体式铸魂育人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应紧跟时代思政脉搏,充分利用传统媒介优势,依托校园人文雕塑、教室背景板、楼宇文化墙、横幅、橱窗、校报校刊等载体,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将价值培育、文化培养与校史、专业史相结合,将高校年度宣传工作与打造阵地区域群相结合,将集中的视觉冲击和长效的育人目标相结合,既相互衔接又彼此自为,专注打造体现高校专业、行业特色的育人品牌,让校园的一景一物都发挥育人作用,营造浓郁的铸魂育人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构建网上场域虚拟校园环境,利用VR技术等打造立体的网上校园,让大学在校生、历届毕业生都能全方位便捷地领略高校校园,实现接续育人终身化。构建具有衔接性的离校不离育人、毕业不断感情的铸魂育人“循环创生系统”,全程育人环环相扣,实现铸魂育人生生不息的动力。其二,抓实常态化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在开展校园文化的具体创建中,通过丰富高雅的校园实践活动,在关键的纪念时间、历史事件中,形成“国家大事有回声、国家活动有响应”的高校软环境同步打造机制。紧跟国家育人节点,将静态的校园环境与动态的校园活动联动起来,开展网上网下场域“同上一堂思政课”“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网上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活动,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寓于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中,形成具有院校文化特色的“月月有主题、个个都精彩”系列活动。在“第三课堂”实习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与校内“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延续协同作用,保证价值观念塑造的一致性。将职业精神根植大学生内心,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根基。并在网上场域拓展其育人空间,发挥“第四课堂”网络教育优势,探索大学生毕业离校后的长效育人及跟踪机制,让高校的铸魂育人工作不止步于大学生毕业,也可通过跟踪反馈促进在校大学生的铸魂育人工作方法改进。让大学生无论是在校时还是已毕业阶段都能在网上网下场域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感知价值引领力和约束力,在点滴内化积累中实现品格的量变到质变,在品格外化中积聚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动能,实现自身的全面提升与发展。其三,统筹整合育人资源。高校应实现“利益取向”向“价值取向”的转变,“被动配合”向“主动协同”的转变,消解层级管理弊端,提升部门耦合度,找到各育人环节协同的最大公约数和有效契合点,铸就校园文化无死角的隐性铸魂育人环境。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发挥环境和网络开放性优势,实现高校网站与企业网站有机对接,积极开展校企“双文化、双导师”网上网下场域育人实践,推动企业导师网上网下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深度参与高校校内班主任、辅导员铸魂育人工作。做好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定期体验式实践教学,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增长才干,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淬炼品格,在广阔的社会文化中打造产学研协同育人,不断提升现实场域环体在高校铸魂育人中的作用。

(二)发挥拟态环体时空全维无限优势,实现“实然状态”至“应然状态”的转变

互联网作为技术工具,它是一把双刃剑,激荡着泥沙俱下的信息流,高校大学生如何兼容并蓄、激浊扬清?党的创新理论为高校拨开网络迷雾,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助力网络优势的充分发挥。其一,强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融合补充,打破时空局限。两媒体间协同共生、彼此助推。现实网下场域的时空限制使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无法实现全程育人,应打破网下局限、发挥网上优势,以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载体进一步推广品牌活动,打造微红色网站,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传播其中蕴含的党的创新理论,借力网络载体,将高校铸魂育人工作向纵深推进。其二,培育大学生建设性心态下的批判思维,建构理性自我。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大潮,大学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内在思维,勤于学习、乐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辨析,懂得自我武装、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校正。身处后真相时代,要培育大学生建设性心态下的批判思维,理性对待网络传播的仿象世界,大胆质疑,谨言慎行,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破除对网络谣言的轻信,消除自我进步的桎梏。其三,开展好拟态环境的生态建设,破除“信息茧房”。网上场域的开放式拟态系统,网络中大学生容易因情绪偏好、仿象世界造成茧房效应,对于一些事物容易产生极化后果,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网络拟态环境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这是一项长期建设任务,要把握好网上场域教育引导工作的时、效、度,发挥主流媒体澄清事实、权威回应、揭示真相的作用,避免学生误读错误信息,引发圈层效应,从而避免产生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其四,做好网络监管,筑牢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法律手段,加强高校校园网的管理,过滤和净化网络不良用语和不良信息,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意见》指出要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可通过建好高校网络宣传员、监管员、评论员队伍,强化校园网和师生自媒体多端管控,让新媒体为高校文化建设所用,让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用这只无形的手抓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从实践的伟大确证可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培育践行中,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建设好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我们有足够的底气筑牢广大学子逐梦未来的思想基础,助力高校铸魂育人。

高校铸魂育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不能停下脚步等一等、放一放,需各方接续奋斗、循环接力。充分发挥网上网下场域协同优势,助推高校主客介环体协同多维共进,将铸魂育人工作与高校事业发展、国家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铸魂育人合力。

猜你喜欢
铸魂思政育人
软件“铸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何冰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坚定信念夯实党建基石 立德树人助力培根铸魂——明水县第三小学党建经验材料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