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
摘要:目前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无法发挥师生主体性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建设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文化融通;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阶段校企文化融通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无疑给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校企合作从某种程度来说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因此很有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每个文化建设者的重任。
1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
目前,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深层精神和内涵深化等,尤其表现在和企业文化的融通方面[1]。首先,不注重塑造环境内涵。有研究表明中职院校更重视从形式上进行企业仿真,并不注重提升文化品味和内涵,仅有小部分中职院校注意此类问题。其次,精神文明建设缺乏职业感染力。学校建设校风时无论是蕴含、渗透职业/行业特点还是氛围的渲染都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学校的主流职业导向以及职业氛围熏陶,最终必然对精神文化职业感染力产生影响,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人格。
1.2无法发挥师生主体性
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校园文化,且无论哪个层面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成员的行为和思想。因此,建设校园文化时应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转变为师生自觉行动。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辅导员并不关注学生的素质;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占据课堂主体地位转变为校园文化的直接作用的客体。
2 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2.1全员融通
全员融通具体包含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融通。具体进行如下分析:
2.1.1教师要加强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指的是以特定教师群体为基础,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且得到该群体的认可[2]。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文化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引导了校园文化建设风格,必须增强教师自身文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并在教学中逐步增强自身意识。为此,教师应加大力度研究校企文化并强化理解,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合理利用到企业实践和挂职的机会,全面了解企业有关的文化要素,对相关就业岗位进行熟悉,在工作中践行所学的知识,满足企业对学生技能、知识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的需要;号召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并和学生共同参与,打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其次,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特色在于培养学生技能和意识。为了突出办学特色,教师要主动将企业或行业最新的资讯引入其中,补充优质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潜能,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开展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有关的课外活动。社团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建设的团体,中职院校可将其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阵营,保证每个社团都有一名基础扎实且热爱学生的指导教师,为顺利开展活动奠定基础。结合线上和现象等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两者的双向融通,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2.1.2发挥学生的作用
学生作用的发挥首先需要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了解,尤其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借助寒假或暑假的时间顶岗实习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对一线员工精神面貌和工作情况等进行了解,真切地体会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体会吃苦耐劳、竞争与协作意识的内涵,在实践中融入所学知识[3]。优化自身能力结构和知识体系,不仅要从心理上接受企业文化,而且要从行动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让学生回到校园后将所见所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影响,构建校企文化双向融通的校园文化。其次,提高其主动参与课外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中职院校有很多的社团,社团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奠定基础,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加入感兴趣的社团,在参与活动中,营造平等的竞争精神和理念,培养学生服务大局的意识,为其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其次,学生干部应做好带头人,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参与社会上组织的问题类课外活动,发挥自身组织、引导和管理等作用,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2.1.3发挥企业的作用
每个优秀的企业都离不开能工巧匠,他们熟悉本行业生产流程、核心技术和最新动态等,无论言行还是举止都可以流露出优秀的企业文化[4]。因此,中职院校可以根据需要聘请各个行业的精英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让学生更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促进校企文化更好的融通,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中职院校主动和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和资深人员沟通,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性化看法记录下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到校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会议,共同讨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2全程融通
2.1在课程设置中落实
中职院校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从多个方面都突出特有的内涵和特点,比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等方面。开发课程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开发与市场需求互相配合的专业课。二是与优化课程体系时以应用为特点,保证教学内容符合职业需求。三是发挥硬件条件的保障作用,加大力度训练学生技能,促进实训教学符合岗位需求[5]。
2.2在教学实践中落实
中职院校应主动和企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吸收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等,在教学中渗透企业的文化、职业道德等,将其当做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础。首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课程,以案例为依托让学生全面了解中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与内涵。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还要给学生讲解安全指导、爱岗敬业、营销售后等,以不同专业需求进行量化。
结束语
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建设校园文化时有效提高中职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因此,本文从全员融通、全程融通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策略,希望能为中职院校管理者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胜杰. 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校企文化双向融通——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 天津職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1):4-4.
[2]李玉华,周玉昌,贾海燕. 试析校企合作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 中国培训,2017(4):271-271.
[3]张凌云,朱宏顺. 基于校企合作下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 明日,2017.
[4]范五三,林文. 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通之道[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9,17(2):109-114.
[5]段建平.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 考试周刊,2014(35):17-17.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现代师徒制下的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的研究》(JZY2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