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体素养视角下的学习性评价影响基本运动能力及其内在机理

2021-11-25 09:42代常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体育评价

摘要:进入21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体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的整体身体素养水平丞待提高,体育课堂作为改善国民体质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关切着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因此改善体育课堂综合水平是当代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居民体育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具有囊括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的发展和学习性评价的应用等特点。

关键词:体育;评价;学习动机;课堂

一、驳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差距——对学习性评价的愿景

(一) 学习性评价之内涵:评价即教学(评价基于目标、评价标准、基于证据、形成反馈)

当学习者对学习拥有自主权,能够理解自己努力的方向,有足够动力和方法获取成功时,成功的学习才有发生的可能。因此,学习性评价应当创建评价实施共同体,师、生、同伴三者围绕同一学习主线,基于学习目标,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实施基于证据的评价,准确反馈學生的学习现状,为其学习进程把握方向,为其后续学习结果提供改善的途径。

传统观点认为,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使着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与之相比,形成性评价是伴随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评价活动,通过评价衡量出学生的学习现状,将信息反馈给师生,用以改进教学。归纳上述两种评价形式,虽然学习性评价主要涉及评价的形成性功能,但是它还包括旨在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总结性评价。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均称之为学习性评价。

(二)学习性评价的本质特征:目标、监控、支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关注具体教学实践的发展,以提高和巩固运动能力,并激励学生,以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不同的运动和更复杂的技能,在掌握更复杂的技能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获得相应的运动意识。而学习性评价是唯一为体育教师提供关于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信息的过程,因此可以对课程和教育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优化未来的学习。

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与评价在身体素养中重要性

(一) 基本运动能力的地位

基本运动能力一直被认为是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包括:身体位移能力,如走、跑、跳等;目标控制能力,如投、击、踢等;以及稳定性能力,如旋转、平衡、等。这些基本简单的基本运动能力,在不同的情境和项目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构成了更为系统的动作技能,同时也为个体参与体育锻炼打下了基础。

(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那么对运动能力的感知就会随之减少。随着时间持续,较低基本运动能力的孩子久会参与较少的体育活动,并且会产生自我意识,认为自己不擅长体育活动或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天赋。就其本身而言,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需要不断的促进其不断发展,否则将会影响个人的体育活动水平,较高基本运动能力将会为选择广泛的体育活动或运动项目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人们容易走进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学生能够自然习得基本运动能力。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身体没有适当参与活动的机会,基本运动能力就不能够有效得到提高。随着我国当前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体育课则成为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上显得愈发重要。

(三) 基本运动能力的评价

对基本运动能力的感知与观察成为其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发现,对同龄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更密切观察往往揭示了每个儿童执行特定运动技能和儿童熟练程度的方式上的差异。

当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提高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直接的原因是当前缺少统一的基本运动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首先需要其相应学习效果的判断标准,即判断学生是否拥有某项基本运动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对该项能力的掌握程度等,这些都是需要有效、准确的评价工具。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性评价的关系

(一)学习性评价促进学习动机的提升

在体育课堂教学场域中,关于动机的来源与效果成为了这一领域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习惯,成为体育老师的典型关注点。当前,体育教师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科学构建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以保证学生享受运动,帮助养成体育锻炼行为的习惯。

学习性评价能够作为强化学习的关键要素,因为它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与反馈,因此,探讨如何运用学习性评价促进形成自主体育学习与锻炼行为的内在动机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二)学习性评价促进运动能力感知

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他们对运动的认知能力随之不断增强,并能够准确将自己与同龄人之间作比较。因此,运动能力与其感知也随之愈发密切。当个体认为其自身具有高度熟练的运动技能,这将与他的实际运动技能水平密切相关。

如何提升学生对体育能力正确的感知?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评价和对应的反馈来提高学生的对学习能力的感知。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评价和适量的反馈,以提高学生对运动能力的感知,此外,适当的反馈也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基于证据的评价,发现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不足,并为其提供改进的方法,能够为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的挑战。

(三)学习性评价促进自我需求满足

自我决定理论(SDT)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与Ryan Richad M等人提出的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关注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或者自我决定的,强调了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作用,重视个体的主动性与社会情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部动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关注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影响,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外部动机内化对学习效果的促进。

个体本身存在着一定先天与身俱来的发展需求,这是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它决定了个体行为的方向性和持久性,分别为自主需要、能力需要以及归属需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自主需求是指,在活动中能够自主掌控自己的行为,并实现个体的综合自我意识与体育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能力需求,即在体育活动或任务中,能够掌握一定任务,证明自己能力的需求;归属需求,即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个体有隶属于某一群体的需求,这这一群体中,希望与他人保持联系,得到他人的支持。上述需求得到满足,个体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不同的动机将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参与,个体差异反应了个体不同的自我决定水平,因此面对体育活动自我决定所产生的三种需要也因人而异;并在不同的体育活动或者项目中有所不同。但在任何体育活动中,三种需要的满足才是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的基础。因此,自我决定理论常用社会环境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预测人们需要的满足,以推断学习动机水平,并进一步预测个体的学习体验、学习行为。

学习性评价,作为一种建构主义的评估形式,以一种灵活的动态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同伴作为评价共同体,通过目标设定、过程监控、结果支架等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监控自己的学习,能够促进动机、元认知技能、自我效能、内部控制努力、意义学习等。尽管如此,在当前的体育教学种,仍然缺乏学习性评价能够促进动机提升的有效数据,这是由于在教学实验设计中,很多人依旧没有很好认清学习性评价的实质,将评价视为一种测量技术,割裂了评价与反馈之间的联系,反馈没有基于评价证据,由此产生不了学习性评价效果。

四、学习性评价的价值意蕴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形式中,学习性评价对基本运动能力和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当前,学习性评价已然成为构建和发展具有体育深度学习的新途径,以及更好的促进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掌握和内在学习动机的提升。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围绕学习动机、信心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感知等来进一步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学习性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手段,需要与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的信息反馈过程,通过目标、监控、支架,使学生对学习结果产生一个预先的感知,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纠正错误,掌握提升自我的方法;合教-学-评为一体,在教学情景中不断促进学生自主、能力与归属需求的满足,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

事实上,实践与理念总是背道而驰,实践教学中,教师并非总是采用这种支持自我决定的学习性评价方式,受学校教学压力,教师更倾向采用控制环境和观察,专注学生的考核与选拔,如此势必抑制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忽视学习性评价的过程与决策、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学习环境、以及反馈的类型,可能会阻碍运动能力较差学生的发展,导致其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势必也会因此而遭遇阻碍。

评价反馈与教学管理的本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性评价息息相关。因此,学习性评价远远不止一套观察技术和表格,以简单记录学生特定时刻的学习状况。学习性评价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作为促进学习的一个论据,是体育老师将学习性评价视为一个机会,用以培养对自主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先验的实验数据表明,学生缺乏能力需求体验以及控制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动机缺乏。

五、结论

为了促进学生不断掌握体育核心素养,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囊括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的发展和学习性评价的应用。充分强调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促进内在动机的提升。成功的学习性评价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适当的发展自身的运动能力,确保高水平的运动感知能力和学习动机。需要创建满足学生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的教学环境。还应当采取包容性和个性化的教學与评价策略,确保学生的运动能力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Deci, E. L. , et al. "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1991):325.

[2] Seefeldt, Lance, C, et al. Mechanism of Mo-Dependent Nitrogenase.[J].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2009, 78(1):701-722.

作者简介:

代常胜(1993—),男,汉族,安徽省淮北市人,助教,体育硕士,单位:黄山学院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休闲体育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体育评价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