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瑄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留下来的最后一座古代都城,也是历代都城在规划建设中的突出典范,被相关学者认为是中国都城建设之集大成者。辛亥革命后,北京城虽历经战乱,但仍然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并且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在旧城基础上进行了规划与建设。如今,它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
当我们回顾北京城在明清时期的营建与沿革,或许能在其规划思想与发展演变中窥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新时代城市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对抗愈演愈烈,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金中都、元大都选择北京地区来设立都城。到了明代初期,经过复杂的政治斗争,朱棣定都北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掌控政局,更好地实现对北方地区的控制。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改为北平府,并对其进行改建,缩小城圈,将北城墙南移2.5 千米,其余三面城墙基本不变,主要目的在于防御来自北方蒙古兵的进犯。洪武初年在把元大都改为北平府的同时,也将元代的宫室建筑全部拆毁。
北平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称北京,统治者开始利用移民手段充实北京人口,并着手疏通大运河。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在北京兴建宫殿。永乐十四年(1416年)兴建工程全面铺开,经四年时间完成。随后,在中心阁所在地重建钟鼓楼,作为全城中轴线的中点。建万岁山,作为中轴线部署的最高峰。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历时十四年。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取消其“行在”的称呼,同时把南京变为陪都。明正统二年(1437年)先后建成九门城楼、月城楼、牌楼、城四隅角楼,并挖深城濠,砌以砖石,改建木桥为石桥,用以巩固城防。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筑外城。几经兴停,最终形成了宫城、皇城、内城、外城(次序由内向外)的四重城形制。
紫禁城即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南部,在皇城内部略偏东南的位置。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50米、南北960米,面积约72万平方米。四面各置一宫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北面为神武门,南面为午门,午门为紫禁城正门。紫禁城内的建筑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采用前朝后寝的规划布局,四个城角建有精巧美观的角楼。
皇城在紫禁城外围,它在内城中间偏西南的地方,平面略呈长方形,西南处缺一角。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中部为太液池,在皇城北部和两侧等地设有内务府诸衙署和服务机构。
皇城以外的内城平面呈东西略长、南北稍短、西北抹角的横向长方形。因此,明北京城的内城是“择中立宫”的,为比较标准的三城环套的平面形制。明嘉靖时期增筑的外城,原计划是环套内城的,但因财力不足等原因改建为平面呈东西长、南北短的“凹”字形,形似内城之帽,因而俗称“帽子城”。
整体来看,全城呈“凸”字形结构,贯通南北,贯穿四重城的中轴线长达7500米,既体现封建统治的至高皇权,又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自嘉靖时期外城建成以后,都城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城,各城有所属的坊,共计三十六坊。明初因建都南京,无需漕运至北京,加之将北城墙南缩,商业中心也由原来的北部向南移动。明初的市多集中在皇城寺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钟鼓楼等地附近。随着行会制度的推广,各省士子来京考试的需要推动了行会会馆的建设,也促进了外城的繁荣。
明北京城的街坊呈开放状态,内城与外城的街道布局有较大差异。内城有南北向并列的大街、东西向并列的胡同,排列整齐。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主干道。由于外城并不是有计划建成的,而是自然而然随着发展逐步形成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其街道大多为曲折或斜向的狭窄街巷。
明北京城示意图
关于明北京城的礼制建筑,是在废除了前朝所重视的元庙后,恢复以太庙为祭祖的主要场所。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大祀殿,合祀天地,称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分祀天地,在大祀殿以南建圜丘,改称天坛,同时在安定门外建方泽,称地坛。此外,还建有山川坛、朝日坛、夕月坛。这些礼制建筑都建于中轴线上及其两侧,基本呈对称分布,反映了“左祖右社”的规划思想。
明朝时期,重点对护城河及城内水系做了改造。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加修外城,并在外城的南城墙之外开挖了一道南护城河。与此同时,将六海[六海指后三海(西海、后海、前海)和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之水凿通,又与紫禁城的护城河(即筒子河)连通,进而连通皇城的护城河(即金水河),贯通南北水道。这是继元大都之后,河流再次纵贯北京城,自西北方向流入,从东南方向流出。内城的河道基本与都城中轴线平行,这既突出了内城中心区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使得城内的景观艺术得以丰富。
1644 年清军入山海关,进据北京并定都于此,几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的建置,仅做了局部调整。清代将明万岁山改名为景山,使景山成为宫城的外延,将外朝的三大殿更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沿用明制。在宫城内还修建了藏传佛殿,以及大量具有满族建筑风格的宫殿。
清代紫禁城示意图
清代北京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将城内的行政区划改为满城和汉城的“两城制度”。在明北京城的基础上,清代重新确定了城内功能区的划分及主要配置的方位,将内城定位满城(北城),汉人则迁居至外城(南城)。
满洲八旗的八个居住区紧靠皇城四周,汉军八旗的八个居住区位于远离皇城、靠近城墙的外缘,蒙古八旗的八个居住区则分布在前两者之间。从而构成内中外三层护衛体系。此外,清代大封诸王,在内城大建王公府邸,王府几乎都不在本旗地界,大分散小集中。这也是其有别于历代都城的一个特点。这种较散乱的分布以及皇城的名存实亡,使内城的民居用地大量增加,街坊也更为开放。外城即汉城,是汉人和回民等群体的居住区,同时商业中心和市场也都在外城。
两城制直到光绪变法后才逐渐被废除。
虽然清北京城基本承袭了明北京城的配置,但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大型的营建主要集中在北京西郊,在此营建了三山五园,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营建时间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一百三十余年,投入了巨大财力,所建的园林数量、规模、范围均超过历代王朝。“三山五园”具有皇帝游憩和理政的双重功能,也改变了前朝都城外苑囿的性质。
由于明清北京城是以元大都为基础,按照唐代以来的都城传统进行规划的,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北魏洛阳城以来,历代都城规划在都城的中轴线、城内中心点和制高点、宫城皇城的位置及布局、中央衙署和庙坛配置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明清北京城的形制布局是此前历代都城规划经验的集大成者,既体现了皇权至上和封建礼制的要求,又达到了都城传统布局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严整中富于变化,在变化中又达统一,体现出均衡之美,蕴含深邃广博之思。明清北京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也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