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静
摘 要:古诗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地位不断提高,在教科书中所占比重也随之增加。古诗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诗词一直被看作中华文化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代诗词,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展开探讨,分析小学学习古诗词的主要优点和益处,以此作为基础探讨优化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21
相比于传统文学,古代诗词的主要优点为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词句精练,诗人在有限的诗句当中描述了万千思绪、万物百态,以精练的语言描绘了祖国壮丽河山,其文学艺术价值非常高。与此同时,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古代诗词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需要不断提高对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助力小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的养成,让其在古代诗词中感受到祖国的壮丽河山,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自觉承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一、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优点
1.增加知识储备量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小学生在古诗词当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知识力量。这一阶段,古诗词教学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古代诗词内容和题目,还需要重点了解古诗写作的背景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如此,古代诗词种类相对较多,劝学诗、惜时诗、友情诗、亲情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景物诗等,学生学习各类诗词,能够有效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在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知,学习古代诗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知识储备量,为其日后更好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理解能力
该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古代诗词内容相对吃力,教师在课堂进行授课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多重方式,传达古代诗词的内容和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升其语文理解能力。在理解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所占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需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古诗文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学习相关历史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眼界,丰富知识储备。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进行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对遇到的教学难题要及时总结,提出相关改进策略。在语文教学中,优化古诗文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以此提升其文学素养。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
1.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只有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其积极主动学习古代诗词。所以教师在课堂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教师在课堂时可以借助轻快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实际情况,打造一个气氛浓厚的古代诗词学习环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古代诗词。例如,教师在教授《静夜思》时,首先可以提出一则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这样,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师以谜底“月亮”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行朗读。在朗读古诗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可以边读边感受一下,诗人李白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如此一来,既能放松课堂氛围,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国古诗词的主要特点为意境深远、语言精练,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好奇心。例如,教師在课堂教学《绝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短片、图片,为学生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让同学们体会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感。
2.创设情境,感受古诗词的美感
诗人一般只用短短几句就可以为学生展现一幅优美的文学画卷,例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古代诗词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意境美、韵律美、语言美、音乐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无法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创设古代诗词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诗词描写的意境,进而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教师在教学杜甫《绝句》的时候,可以在学习之前播放相关音乐、图片等内容,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借助视觉、听觉效果,想象古诗词意境。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词,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3.展开丰富联想,体会诗人感受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主要特点为意境深远、短小精悍,美感非常强,诗人在创作古代诗词的过程中会融入丰富的情感。教师在进行古诗词内容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古代诗词蕴含的情绪与情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古诗词内容。受到年龄及思想认识的局限,小学生学习古代诗词困难重重。所以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古代诗词的描绘内容进行联想,充分将自己置入古代诗词场景当中,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在教学《敕勒歌》时,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描绘“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然后让学生想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场景,讓学生联想大草原的样子,深入赏析古诗诗句,感受诗人对辽阔草原的热爱之情。
4.结合创作背景,深入理解古诗词
古诗词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古代诗词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相关文化知识,以此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石壕吏》一诗时,首先需要讲解唐朝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借助多媒体将“安史之乱”完整展现在课堂中,以此作为基础引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杜甫在诗中体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素养。
5.强化朗读教学,深入体会语言美
古诗词自身带有非常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古代诗词内容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和音韵美,以此作为基础逐渐深入到古代诗词内容当中,感受其意境美。例如,教师在进行《泊船瓜洲》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大声、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诗作的押韵美感。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吟诵、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文学素养,在传承文化内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让学生爱上古诗词,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赵小燕《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中的渗透》,《课外语文》2020年第30期。
[2] 彭美会《小学古诗情境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湖南理工学院2020年硕士论文。
[3] 陈斌《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4] 王景怡《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科幻画报》2020年第4期。
[5] 穆傈枢《小学古诗文教学益处及优化策略研究》,《作家天地》2019年第24期。